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个人心得感悟(精选35篇)
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作风的一项重要内容。
家风建设人人有责,党员干部更要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坚定理想信念,追求高尚情操,守规矩、慎交友、去陋习、尚节俭,做到自身清正廉洁;一方面,要对家人划出底线红线,加强思想道德、法律法规教育,特别要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细察家人异常之举,关注家人社交圈子,对于家人身上苗头性的问题,要早教育、早制止、早纠正,以有形的“铁家规”涵养无形的“好家风”,教好、管好、带好配偶子女,做到自身清、家人清、身边清,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家庭清廉维护一生清誉,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个人心得感悟 篇19
论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风家训,“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家风家训是什么呢今天我就谈一谈我家的家风家训吧。
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里的风气,家里的风气好不好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我们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团结向上,孝敬父母。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勤劳节俭,懂得持家,邻居之间和睦共处。自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把勤劳、节俭的作风来规范自己的行动和价值观。我会努力去做,同时也会影响周围的人,让他们也做到。我现在还能主动向长辈们问好,同学之间搞好团结,有时和同学闹点小矛盾,是我的错一定主动向同学道歉,不是我的错也不追究,退一步海阔天空吗!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能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要运动,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家风家训能让我更加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让我们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长大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我希望我家的家风家训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家风家训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要从每个家庭做起,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个人心得感悟 篇20
人生需要良好的家风来照亮指引,家风的内涵很丰富,但这两点不可少。
第一个是“善良”。
有了善良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有一颗关怀体恤之心,才会爱这个世界,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生命。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过是向人世借几十年光阴而已,要在有限的时光里成己达人,才对得起自己的一生。善良可以说是我家的第一个家风。爷爷奶奶就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曾这样谆谆告诫子女:“做人千万不要去做恶事,作恶多端,会有报应。”这样的家风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无论在哪里无论和谁打交道,我都与人为善,不做违背良心之事。
第二个是“勤俭”。
父亲教育我,端正勤俭,是居身良法。“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能不为息患挫志,自不为学习无止境,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不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父亲常对我们兄弟姐妹说:“知识从哪里来,就是从学习中来。”父亲只读了两年私塾,后来他能够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是因为刻苦学习,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现在老父已经80多岁了,还天天坚持读书看报,可以说“活到老,学到老”。
心灵的家风也是生命的家风,心灵的家风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长,生活的道路越平坦。为此,我要不断为家风加油加薪一代一代相传,千万不能让它们熄灭了。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个人心得感悟 篇21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父母责无旁贷。近日,聆听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高级讲师李建军教授关于家庭教育的精彩讲演,对我感触很大,受启迪,我认为家庭教育孩子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环境上下功夫。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应耐心地给她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我们因不了解实情而错怪孩子时,我们应真诚说一句“请原谅,爸爸妈妈错怪你了。”并告诉孩们犯错误不可怕,关键是要知错就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今天的很多行为,不论是好还是坏,都直接和家长的行为有关。我们应努力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在家里要热爱劳动,多学习、孝敬老人,遵守社会公德,团结同事,不随意发脾气,不嘲笑挖苦。
二、要在习惯上下功夫。
好奇、好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应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观光,到大城市体会乡村与都市的差距,与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去共同得出结论。为使孩子养成爱学习、爱提问的习惯,家长应告诉孩子,问题都有答案,有的问题是孩子自己能弄明白的,有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家长应坦然地说:“爸爸妈妈也不知道,等会我们一起去查资料吧。”有些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远远重于答案本身。例如孩子问:“蝌蚪怎么会长出腿?”“蚕为会么会长大后不见了?”如果这类问题家长不能回答,就应买回蝌蚪和蚕,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得出结论。
三、要在赏识上下功夫。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现代家庭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很重,认为“严师”出高徒,往往只注意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批评多于表扬。这样往往会使得其反,使孩子性格孤僻、自卑、缺乏进取和自信心。作为家长,对孩子的赏识至关重要,应是用“放大镜”多角度去寻觅孩子在各方面的“闪光点”,并加大表扬肯定。在孩子取得成功时应鼓励,与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孩子遭到挫折时,家长更应给予爱抚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爸爸妈妈相信你做得最好。”
四、要在配合上下功夫。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密不可分。家长只有和学校老师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孩子上学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与老师一起度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作为家长应积极和老师联系沟通,参加学校举办的“家校联动周”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及其他方面表现,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愿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探究家庭教育问题,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孩子们铺设一条健康的道路。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个人心得感悟 篇2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风家教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对于孩子我们一直秉承开心、健康、顺其自然的成长理念。在生活中把孩子当朋友,以平等的身份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意见,在生活和学习习惯上细心观察和培养。下面简单谈几点我的心得体会:
一、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我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从育儿书中了解男孩子普遍存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性,我们就比较侧重于这方面的培养。首先从饮食上小儿缺钙易引起多动,平时多食坚果,适度补锌,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其次从生活中只要是孩子独立在做的事情,比如:看电视,看书,自己做手工,都做到不打扰让他安心的做任何一件事,,看到他做完停下来后,再进行交流,慢慢的就形成了做事不分心的习惯,其实这方面的培养不光是男孩,女孩也应该是一样的,就是做为成年人的我们可能也会感同身受,看电视剧正看到精彩入迷的时候,家人突然打断让去干家务,心里也会特烦,结果情绪低落两件事情都会做不好。
二、让孩子有一个恬静祥和的家庭氛围,不在孩子面前争吵,关心孩子的喜怒哀乐,及时排解不良情绪,给孩子一个心无旁骛的学习环境。在这给大家说一件小事,每天放学后爸爸都会问:“今天在学校开心吗?有什么开心的'事?”这一句话看似没什么,时间长了,我就发现孩子学会观察,懂得描述,而且开心的事情印象也特别深刻,写作文的时候平时发生的事都可以利用起来,真人、真事、真感情,写起来真是下笔如有神啊!
三、对于生活习惯的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影响孩子一生,就说提前准备吧!看似很麻烦的事,却可以提高做事时的速度和效果,拿睡前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说,之前是晚上脱了乱丢,早上起来乱刨,耽误时间不说还影响心情,一天之计在于晨,这怎么行呢?于是就教他把脱下来的衣服放在固定的地方,他觉得很麻烦,但第二天早晨,他告诉我,确实比之前方便了,过了一段时间,他会按穿衣服的顺序摆放好,第二天穿得更快了,还骄傲地说:“妈妈再也不担心我吃不上早饭了!”哈哈,从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学到了甜头,在学习中他也一定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方法的,你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