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医生医院实习感受(精选33篇)
就这样,一次一次,一天天,慢慢的我掌握部分护理操作技能,不过这是跟老师们的鼓励与帮助是分不开的,如今我已可以根据一些简单的病情作出相应的处理,而面对一些临床操作我的手已不再颤抖,反而鼓励患者不要紧张,要放松心情,这种种的变化,都在点点滴滴的成长中,我温暖的感受着老师们对嗯的关怀,不管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在人民医院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受益匪浅,是我从一名护生到“护理人员”过渡的重要过程,也为我们今后的护理生涯打下更好的基础,好让我这刚刚出海的鱼船能早日顺利到达“实践”的彼岸。在这段时间里,我得到患者的第一次称赞,同时也接受了患者的第一次批评,第一次体会到了救死扶伤的神圣,也是第一次眼睁睁的看着生命从身边流逝,这些快乐的,悲伤的,激动的,感动的点点滴滴将会在我生命中留下深刻的一道。
本次见习的第一个科室是针灸科,虽然见习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周,我却收获良多。
首先便是锻炼了动手能力,这是我第一次跟针灸老师见习,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来做针灸的大多数为面瘫、脑瘫、颈肩腰腿痛等。面瘫选用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翳风、合谷为基本穴,阳白为足少阳、手足阳明之会,可舒调额部经气,以翳风、合谷祛风散寒,疏经通络,地仓、四白、颊车同用,以疏导面部经气,备用穴以攒竹、地仓透穴为主,增强舒经活络作用,以太阳舒调经气,加温针灸时需用纱布保护眼睛,电针取四白、地仓、颊车、瞳子髎等穴,用疏密波15分钟,以面部肌肉微微跳动为宜。取针后用梅花针扣刺,以皮肤发红发热,患者可以接受为宜。
颈椎病患者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中医学认为,颈椎病是年老体衰,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或久坐耗气,劳损肌肉,或感受外邪,客于经络,或扭挫损伤,气血瘀滞经脉瘀阻不通所致,一般取穴夹脊穴、大椎、曲池、肩中俞等,得气后接电针加温针20分钟。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也是姚主任的擅长领域。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后发育一个月内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因小儿不易留针,所以以头针留针,体针多为针刺刺激穴位,头针主要选四神聪、颅息、脑户、神庭、本神,留针30分钟,10分钟行针一次,平补平泻,体针选用曲池、合谷、外关、风市、伏兔、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第二周见习的科室是肛肠科,因蔡而玮主任很忙且周三三伏灸导致缺少一天跟诊,所以大部分学习都是靠蔡主任给的陈民藩老先生的《陈民藩学术思想和临证特色一书》,书中总结了陈老的经验方,清解饮主治肛旁炎,用银花、黄柏、土茯苓、鬼针草、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苎麻根凉血止血,白芷消肿止痛,紫苏、苍术理气健脾。消毒饮主治肛周脓肿,用鬼针草、银花、土茯苓、连翘、黄柏、白鲜皮清热解毒利湿,丹皮凉血止血,白芷消肿止痛,苍术理气健脾。陈老治疗肛肠疾病时常兼顾脾胃。
陈老重视“内外并治”,其中外用敷药最为常见,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起效快,使用方便,易为患者接受。他运用“酸涩收敛”的理论研制了紫白膏,消炎生肌膏,消痔洗剂等一系列外用剂型,应用于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有独特疗效。
陈老在治疗内痔长期便血,出现气血虚弱之证时,在清热利湿的同时,兼顾滋阴补血。陈老在益气补血用药上,主张运用药性相对平和之品,如桑葚、黄精等。治疗内痔出血,辨大便情况也很重要,便硬往往加剧内痔出血,在通便药物上以润通为主,不宜用峻猛的泻下药物,避免过度刺激加剧出血。
因痔疮存在复发的可能性,所以嘱咐病人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很重要,主要有加强锻炼、妇女节制生育、妊娠期注意卫生、分娩时注意会阴保护、防止撕裂。做到饮食有节、不偏食、不过饥过饱。保持良好排便习惯,积极治疗便秘等等。
见习的时间只有短短六周,但是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也了解到,虽然我们是中医院校,但是作为一名新世纪的中医,必须同时精通西医学问,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两种医学完全可以相互扶持,为人类健康谋福利。
护士医生医院实习感受 篇10
通过与以往在三级医院的就诊与见习经历的比较,我发现一级医院与三级医院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医患关系的不同。在三级医院就诊的时候,由于人数很多,而且大部分人的病情比较重活比较复杂,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每个走廊里会有很多病人在等待就诊,而且通常一等就要等很长时间。所以就造成了有很多人为了排队的时间少一点而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到医院排队挂号。但是真正到了看的时候,又由于医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么多的病人全部看完而造成了就诊过程的仓促,往往等等几小时,看看几分钟,病人们怨声载道,医生们也并不轻松。而通常我们所说的看病难、治病难的矛盾就体现在这里。但是一级的街道社区医院及其下属的社区卫生站点就截然不同。在卫生站点的时候,虽然每天的病人总数远没有三级医院的一个医生要看的多,而且也多集中在上午特定的时间段,有的时候也会出现较多的人排队等待的现象。但是可以明显的看出,在这里等待的病人没有大医院里那种焦躁的感觉,他们更多的是一种邻里街坊之间谈笑风生的悠闲之态。而且在看病的时候,也由于和医生比较熟,所以常常能够得到一些细节之处的关照,使看诊之时不再只有冰冷的求助与被求助关系,更多的是一种融洽的朋友关系。三级医院虽然也不是不愿意做,但是人数方面的限制决定了他们不会有这个时间,也就只好加快速度草草结束了。
同时社区卫生中心对于居民来说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便利性。一些不方便的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他们通常都是一些常见的慢性病,需要维持治疗但是病情又不是很严重和复杂,这时候卫生站点就可以就近解决他们的医疗问题,同时又为二、三级医院的分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大致熟悉了一级医院的运转模式以后,我们接到了老师安排的调查高血压患者以及独居老人的任务。通过这个任务,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社区医院的运转方式及其在居民间的影响力。通常我们在医院做调查的时候是不太会有人拒绝我们的,那些我们自己都觉得繁琐的调查,那些病人们却能够耐心的一项项做完。后期我们以上门访问的调查方式为主。虽然上门访问的时候确实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态度很不耐烦,但是一旦我们讲明了情况,并且具体说明是社区卫生站的某某医生让我们上门的以后,他们通常都会很客气的回答我们的问题。虽然拒绝的也有,但态度上就没有那么粗暴了。由此可见,那些站点的老师们在是一名医生之前,首先是一名病人的朋友。更让我佩服的是,有好多站点的老师,她们都不用看病人的相关资料,只凭借记忆,就能对病人的病情状况、性格脾气甚至家庭状况都能一一道来,为我们的调查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首先是调查问卷本身。我们发现,高血压的那份问卷缺少多个正常状态的选项,而且对于面色观察的选项也太少,建议改成像舌脉象一样的开放式填写。还有独居老人的那份调查,虽然它是国际化量表有助于调查结果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但是我认为这样的一份量表并不适合我们国家的国情。上面的很多问题最多只适合于老人自己看了填写,而并不适应于调查者直接开口问,尤其是在还有第三方或更多人在场的情况下。我认为这些问题中的相当一部分,不但现在我们国家的老人不能理解,而且它们的尺度也不是现在我国的老人们可以接受的。除了一些问题太直接回给采访人造成不礼貌的感觉之外,也有些问题过于开放,比如对于老人关于与异性接触的看法之类的问题,我不认为那些老人愿意回答。再比如有些像“您是否觉得自己对于别人是个负担”之类的问题,我们都不是很问得出口,基本上都是用别的一些问题来旁敲侧击,那么必然最后的结果会呈现相当的误差。总之,我认为,如果要调查我国独居老人的状况的话,最好那些量表还是要做一定程度修改。
回头看看,这短短一段时间的见习使我们对社区医院的体制及其运转方式有了更深更透的认识,对于医院的分级制度也有了进一步的体认。但这些都只是一些感性的认知,而真正的理性程度的理解,我想还有待于我们以后实践过程中的操作与锻炼。
护士医生医院实习感受 篇11
还记得第一次踏进我即将实习的地方,突然有一种肃穆而有庄严的感觉,我所实习的地方是一家医院,是不能出任何错的地方,如果出了错有可能就是一条生命的代价,所以我对自己无比的担忧自己出错怎么办,自己做不好怎么办,自己没经验怎么办,脑海里出现的都是对自己的否定,脑子一片空白,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