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心得550字(精选34篇)
有评论家这样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
红楼梦读书心得550字 篇28
深夜,一时兴起翻起了枕边的《红楼梦》,将自己沉醉于书中那纸醉金迷的世界。我仿佛在朦胧中醉了,醉得深了,醉里几世轮回,仿佛置身其中。
忆黛玉
朦胧中,仿佛走来了纤纤瘦弱的少女。她站在船头,风吹起了她的发稍,带着几分柔柔的感伤。心绪因忧虑而飘零,化入绵绵的江水解不开,解不开那深锁眉睫的愁,泪顺着她的面颊无声的滑落,滴落江中,溅起几许些微的波纹。她想到了自己的母亲,那早早抛下她独自哀伤的逝去的人,泪又一次滑落。你一定也早已猜到,她便是那林黛玉了吧,这便是她随贾雨林去荣国府的一幕了。
千年绛珠,降临人世,只为报那滴水之恩但却因此流尽了此生的泪。郁郁而终,不得善缘。回首红楼,辈兮,梦兮,忧兮,叹兮。
品宝钗
如果说黛玉是一种茶那她必定是一杯不染俗尘的清新的菊花茶,而宝钗她属于那种浓郁的苦丁茶,让人一口难忘,只有品过后的丝丝回味才能令人领悟她的真谛。
她,一个富有心机的女子,因哥哥犯事得贾家周旋,又因要进宫选秀而来到了这繁荣杂乱的大观园,值得庆幸的是她,好似一茱出水的芙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没有将自己埋没在一群俗不可耐的庸枝俗粉中,她,心思灵巧,用她独特洞明的眼光品评着这个繁荣沉辱的世界,但她并非似林黛玉般的流于外表,将自己的感时伤怀流露在外,她只是深埋于心底,也许正因为她比黛玉更深谙世事吧,因此她深得大家喜爱。
但大观园中的女子,总逃不过悲伤的命运,黛玉因情愁饿香消渔陨,而她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她嫁给一个并不爱的人,贾宝玉。
当她看着自己所爱的人为了别人忧伤心碎,日渐消瘦时,她又是何等凄哀,终究宝玉因思念而遁入空门,而她,独自留下,流泪悲伤。
闭上眼,合上了书,我的眼角禁不住泪水的肆意漫延。自古多少的爱恨离愁,自古多少的悲情恨意,任留下多少的泪水,亦无法掩饰伤感的情愁。
《红楼梦》,一本好书,一段情愁,一席好梦……
红楼梦读书心得550字 篇29
如果说《水浒传》表达了中国人的豪情壮志,那《红楼梦》就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作品内容情节跌宕,加上作者细致的笔调,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社会贵族的生活,玉宇琼楼,山珍海味,贯穿整篇小说,让人们都爱不释手。
《红楼梦》说了一个富家子弟贾宝玉的故事,传说女娲补天的石头掉下了凡间,贾宝玉出生时就带着那块通灵宝玉,所以又名《石头记》。《红楼梦》说了一个贵族从繁华昌盛到家道中落的过程,同时反映了古代官员的贪污行径等社会不良制度习惯。是一部反封建的小说。
《红楼梦》情节优美,让人始料不及。先是一块通灵宝玉令读者遐想连篇,然后看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故事,让人有些愤然。“有情人却不能眷属”暴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风气,让许多人无奈于封建社会的制度。如果封建社会是一片土地,那贾宝玉与林黛玉就是湖中的莲花,终是不适应这片土地,所以有不少学者认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生活在封建社会。
红楼,在古词意上是指富贵人家女子的住房。我想是的,人生不就是一座红楼,宏伟精巧,富丽堂皇的事物,到头来终是一场梦。梦境散去我们还是当中的人,要面对无数的问题,就像一个普通的百姓。红楼散尽终是梦,能让人迷失在梦里,能让贾府家道败落的梦。
红楼梦读书心得550字 篇30
“秋花惨淡秋草黄, 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题记
一沓黄纸,滴滴墨痕,不知浸透了多少血泪,几十年的艰苦创作,血与泪终于凝聚成这千古流芳的著作――《红楼梦》。它阐释了那些被封建统治扼杀的少男少女们的悲惨命运。
一滴泪珠,一曲柔肠,一段痴情也掩遮不了这颗炽热的心。“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转卷得均匀。”薛宝钗是牡丹花的象征。沉稳又不失才情,也正是她的沉稳和严酷的封建教条深深地印烙于脑海中,在她“待选人才”的梦想破灭之后,想在“白玉为堂”的贾府内爬上“宝二奶奶”宝座,虽然她实现了,不幸贾府被抄,却失去了荣华富贵,是她的无情逼害了多愁善感的林妹妹。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丰泽的肌肤。她鲜艳妩媚,艳冠群芳的容貌曾让宝玉倾呆“任是无情也动人”正是此意。鉴于“孔孟之道”的她,又很快被宝玉厌恶。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乱红阵阵,百花凋谢的悲悯与同情中,我不免为黛玉伤怀,身得芙蓉般貌美,如姣花照水,似弱柳扶风,她因情生情,触景伤情,她却处处让人诽谤。但她不失竹子坚贞不屈的高洁品质。她是诗的灵魂,柔情似水一般的灵犀;她把自己的一生献于诗词;她不畏封建正统的残暴,投入火海中,将悲痛、愁绪转为诗的乐章。残酷的现实,政治上的残暴,经济上的剥削,生活上的空虚,道德上的败坏。贾探春远嫁,湘云父母早逝,妙玉带发出家,惜春误嫁中山狼……这样的悲惨命运,更是封建贵族的衰败。演绎这场“三春去后诸方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结局。这一切恍若一帘秋梦,但是这场梦魇终于苏醒了。一阵春意拂过,欣欣然张开了眼,“大自然”又重新开始长出新的绿芽,一步一步茁长成长,生机勃勃。
今天的改革开放,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让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快乐和繁荣,摆脱了“红楼”的噩梦。秋逝春归,现在人们的生活虽然美好,社会上仍然存在斗殴等不良现象。这份纯纯美意是脆弱的,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正是我们的中国梦。让我们发奋图强,汇聚正能量,梦圆中国!
红楼梦读书心得550字 篇31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的一本《红楼梦》,讲述了多少儿女情,又让多少人沉醉?而此书中那位多愁善感、牙尖嘴利的林妹妹,又使多少人为她感叹?要是林黛玉的情商高一点,会不会改变什么呢?
我们不难发现,书中的林妹妹一直是个刀子嘴,豆腐心,说话刻薄,得理不饶人的姑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情商有点低。记得有一回薛姨妈叫周瑞家的给姑娘们送些宫花去,可是黛玉偏偏又在宝玉房里。因为顺路,黛玉是最后拿的,这下可得罪了她。黛玉抬眼说道:“所有姑娘都有,怪不得,我就是个外人,别人挑了剩下的我拿着。这玩意我才不稀罕!”说罢就起身,气冲冲地走了出去。要是换成宝钗,她一定会喜笑颜开的收下。爱使小性儿的林妹妹,也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宝玉闹的不可开交。元春省亲时,她以为贾宝玉把自己送给他的荷包给了小厮,哭哭啼啼的把正在给宝玉做的香囊给铰了。最后还是宝玉以千万遍“好妹妹”收场。
虽然贾母、宝玉都护着黛玉,无论她怎么说都会想办法哄她。不过林妹妹的“伶牙俐齿”却带来了不少麻烦:王夫人对她的偏见逐渐增大,就连贾母后来也对她不那么疼爱。丫头们也在背后对她说三道四的。书中还有一位和黛玉相像,也有着刀子嘴的姑娘――晴雯,就因为说活不留情面被撵了出去。如果黛玉是个丫鬟,说不定会和晴雯一样陷入悲惨的漩涡。后来贾母一归西,林妹妹后面的靠山倒了,也就更加没人疼她了。
不过,林妹妹生来就是这样情商低吗?其实并非如此。她虽说是林家的掌上明珠,但是林家的家庭背景远远没有金陵四大家族――贾、史、王、薛那么富裕。来到贾府她不肯多说一句话,不愿多行一步路,时时在意,步步惊心,生怕让人耻笑了去。她去了没多久父亲便过世,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觉得对于那些少爷,大小姐来说,自己只不过是个外人罢了。这份自尊、敏感才让她变成了别人眼中爱使小性儿的林黛玉。
若是黛玉真的情商高一点,说不定一切都会变:她会成为一个八面玲珑的王熙凤,或是温柔娴淑的薛宝钗,再也不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初次见面却觉得久别重逢,“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妹妹了。那么《红楼梦》这本流传至今的古典名著现在还会存在吗?
红楼梦读书心得550字 篇32
总是一度认为名家之作是深奥的,是难懂的,看起来是枯燥的,是乏味的,自从看了《红楼梦》后,我不说看透了曹雪芹,但至少他的品性或者是精神世界,我应该还是可以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