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实习心得感言(精选31篇)
三、铸锭过程中抽真空和通入氩气的作用:抽真空是防止空气对硅料的氧化污染,而通入氩气一方面是通过氩气流动带走炉内的杂质气体,另一方面是开炉前保持炉内的大气压与室外一致,以更容易打开炉子;四、铸锭时出现溢流的原因是熔化长晶时坩埚出现破裂或温度控制不到位等。
(2)切片车间的相关工艺
包含的工艺有:开方、检测、截断、磨面、倒角、粘棒、切片、清洗、分选、包装。
开方过程是利用开方机切除硅锭四周的杂质污染层,并把硅锭切割成25块小的硅锭。开方具体工艺如下:喷胶、粘锭、布线网、对线槽、上晶锭、调整晶托、设零点开机前检查、15%停机检查、开始切割、切割结束。开方所用的钢线线长为135Km,线径0.3mm;开方出的晶锭要求是小晶锭四周面平整,不可歪斜,边角不可崩边。而开方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切割过程中钢线断裂,可能是由于切割过程中钢线切割到硅锭内部的硬质点或钢线切割速度过快或浆料浓度影响导致的;切割时出现斜面,可能是由于硅锭摆放时出差错,又或是浆料浓度影响,亦或是钢线切到硅锭内部硬质点出现滑移而切出斜面等。
本次检测是利用少子检测仪检测出硅锭中的少子寿命和利用红外探测仪测出硅锭上下面的杂质层。少子寿命是硅电池内的重要指标,少子寿命的长短关系到电池的转换效率,当少子在硅片内复合的越快即少子寿命短,次电池片的品次就低。另外,用红外探测仪来检测杂质层是方便后一道截断工艺的处理,以去除硅锭上下表面的杂质层。
截断是为了切除小硅锭上下面的杂质层,其具体工艺如下:开刀前准备、检查锯条、安装锯条、启动机器、硅块安装、硅块对刀、开始截断、完成、收工。截断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有硅块出现崩边、磨损、锯条出问题等,主要是由于在进刀和快结束时切割速度过快或锯条切口处的金刚砂掉落和磨损等。而截断出的产品要求是:截断后硅块的长度不得大于有效长度可小于有效长度最多2mm;截断断面边缘崩边、缺角等不良不得超过2mm;截断面端面表面光滑、无较大波纹。 磨面工艺是将硅块四周面磨平并使硅块边长达到一定的规格,其对产品的要求是:硅块四侧面均光滑平整、无线痕;磨后硅块边长为156.0(0.5mm)mm。其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开工前准备、检查硅块、安装硅块、硅块对中、开始磨面、检查效果、合格(不合格返工)、磨面完成。硅块磨面过程中经历了粗磨和精磨过程,且其磨面的速度也各不相同,要适当控制。另外,在磨面工艺中磨面机内部有红外探测其边长规格。而磨面中出现的很多线痕可能是由于硅块四周出现斜面造成的。
硅块倒角是利用倒角机对硅块四周边角进行磨倒角,其作用是为了防止切片过程出现崩边,对其产品要求是四侧面光滑、平整、无线痕。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开机前准备(检查水、电、油、气)、参数设定、硅块安装、压紧、自动运行、开始倒角、填写表单、倒角完成、松开压紧件、取下测量。最后的测量是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倒角后硅块的对角线长度(219.2mm(0.5mm))和倒角长度(1-2mm)。
粘棒工艺过程是用金属垫条当底板,利用AB胶把准备好的磨砂玻璃板粘黏在金属垫条上,再用AB胶把硅块粘黏在玻璃板上,最后在硅块上贴上导向条,完成这道工序。粘棒所用的AB胶有两种,且配比也不一样:第一次用的AB胶是国产的,其配比为1:1;后一次粘硅棒用的AB胶是进口胶,配比为1:0.87。粘棒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是:温度22度,湿度55%。开始粘棒前用酒精檫洗金属垫条和玻璃板,以防止外来的污染 。
切片工艺是在以上步骤的基础上进行的,用钢丝带动切割液把硅锭切成片。然后是脱胶,脱胶是用乳酸,之后是清洗切片,要经过碱洗和超声波洗。再后就是拿去检测,检测机能自动检测出切片的等级,并把他们分到不同的槽去,最后就是包装了。
三.光伏行业的现状及自我认知
1.产业规模大、技术薄弱、发展不协调
目前,中国已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重要生产基地,并逐步形成了高纯多晶硅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以及光伏系统应用等环节的产业链,产生了一批领先国际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虽然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目前居全球第一,但产业链发展不协调,有的产业供大于求,有的产业供不应求。加之产业整体技术薄弱,在整个光伏产业链技术壁垒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中,国外的主要厂商采用的是闭式改良西门子方法,而这项技术在我国尚属空白。中国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使用的多为直接或间接引进的俄罗斯多晶硅提纯技术,其生产成本高、耗能高,在整个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2.设备靠进口、产品靠出口、发展受制约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设备、市场需求、原料均来自国外。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高端设备仍需进口,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生产设备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太阳能电池用配套材料有超过五成要依赖进口,目前国内光伏发电的总装机量仅有全球装机总量的1%,与国内光伏产业的强大产能差距甚远。我国太阳能电池约90%还要依赖出口。由此,造成了原料、产品两头在外的局面,致使制约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
3.产业迅速崛起、发展显现、竞争激烈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已呈现区域化、集群化,临近企业之间形成产业链互补和经济合作,产业竞争力实现了整体提高。从光伏企业的分布区域来看,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五大板块。长三角以江苏为产业增长极,主打中下游的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产业规模占全国一半;环渤海以河北为核心,主打上游材料生产加工,产业规模居第二,主要聚集区为河北宁晋、保定和廊坊;珠三角以深圳为核心,主打下游应用产品生产;中部地区主要是江西、湖北、湖南;西部地区主要是四川、内蒙古、青海、陕西等省,重点利用能源、矿产等优势,主打上游多晶硅原料生产,可提供全国10%的原料。由于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光伏产品制造成本的快速下降,推动了全球光伏应用的发展。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下降,电池转换效率的提高、光伏发电在全球
推广应用力度的逐步增强,光伏产品的价格呈现快速下滑趋势。
4.企业盲目上马、质量难保、造成供求假象
由于光伏行业发展前景好,致使一些小的投资者上马了一批小型的光伏产业企业,他们忽略了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形成了所谓的竞争,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形成了临时的光伏低谷,但据国内的众多报道已证实,当前的光伏低谷已经对二三线光伏企业带来致命打击,去年市场那么好,小公司也要等大公司把货卖完了才能把货卖得出去。尽管今年的光伏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但如果将小公司的份额从总的市场供应中去掉,大品牌的厂家对于市场依然是供小于求的。当前的“供远大于求”是一个短暂的产能相对过剩的阶段。但该阶段将是二三线光伏企业的“严冬”,当然“严冬”不远处是“暖春”,但二三线光伏企业很难具备过“严冬”的耐力,将有好大一部分小公司、小企业会被淘汰,即使有一些小企业在竞争中能勉强挺得住,但还应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体能,还需要有一个复苏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国的光伏产业现状大致是:产业发展迅猛、企业倍增,技术力量薄弱、质量各异,原料、产品两头制约,供求关系紧张、竞争激烈。但是由于光伏产业是个新兴的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他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都是前所未有的,前景光明,空间广阔。
四.实习感想
经过九江的九天实习,感受颇多;对自己和对社会企业有子更深的认识;对自己的作为一个准工作人员有了更清晰的要求。把自己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扎实的专业理论是基础
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第一看重的是你的专业技能是否过硬;现在大学生比比皆是,文凭在这个社会里越来越不是你能力的代名词,所用用人单位更看重的你是的技能。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有条件去胜任自己所上岗的职位。
其次,工作中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
自己要有一套学习知识的理论系统,遇到问题能通过相关途径自行解决。因为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种各样,并不是每一种情况都能把握。在这个时候要想把工作做好就一定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从而掌握相关技术,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每个问题。这样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来自向师傅们的学习,向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学习;另一方面,就是自学的能力,在学有别人的帮助的情况下自己也能通过努力学习,寻找相关的途径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