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火力发电厂实习心得感言(精选31篇)

2024-04-09 23:54:45心得体会打印
火力发电厂实习心得感言(精选31篇) 早就希望能有机会走出校门进行一次学习体验,去学习一下我们将来工作性质和环境,现在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20xx年3月26日,早上我们准时乘坐学校校车在学校出发大约用了一个半小时我们顺利到达了这次校外实习的目的地--铁岭电厂。....

火力发电厂实习心得感言 篇18

  这次实习我们选择去位于九江的旭阳雷迪,为期九天;参观企业的生产工艺,了解旭阳的企业文化,亲身体验员工的生活,在实践中检验、巩固自己的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并将自己的所学运用于实践中,培养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工作铺平道路。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旭阳雷迪企业文化缔造者——骆鸿,通过由中央电视台的《财智人物》栏目了解旭阳公司董事长骆鸿的创业史,充分感受到了创业的艰辛和快乐。在 1988年,骆鸿先生创立深圳凯隆电子有限公司,拥有资产4000万元,收音机月生产能力达300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随后在 20xx年,骆鸿总裁投资400万元成立深圳市迪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锂电池。凭借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仅用三年时间,销售量进入全球锂电池生产基地深圳的三甲,资产增值至4亿元。看到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以及传统能源日趋紧缺的大背景下成立旭阳雷迪进军光伏行业。

  他们的企业精神是踏实、严谨、有毅力!企业目标是像普及收音机一样普及太阳能!旭阳雷迪的每块硅片都经得起太阳100%的考验!企业的方针是可靠、优质、持续、发展——阳光照耀我们,我们点亮世界,以稳定可靠的质量,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以持续改善为动力,打造太阳能新天地。可靠:以稳定可靠的质量,在追求高品质质量的同时强调质量的稳定性;优质:通过公司上下共同的努力,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让客户感到超值;持续:以持续改善为动力,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不断改善内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努力创造出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发展:我们以高品质的产品,稳定可靠的质量,并坚持内部管理和技术的持续改善,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用我们的新能源产品造福人类,并为此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二.实习见闻

  1. 旭阳雷迪生产线简介

  (1)多晶硅铸锭工艺

  多晶硅铸锭工艺过程首先是要对石英坩埚进行氮化硅喷涂,以防止硅料与坩埚的直接接触。随后就是装料,装料也有一定的讲究,就是首先把大块的好的硅料平铺在坩埚的底部和贴靠在坩埚的四周壁上,一方面起到节省空间和碎的硅料对坩埚壁的破坏,另一方面是起到引晶的作用。再就是铸锭的工艺流程:加热、熔化、长晶、退火、冷却。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安装长晶棒、叉车上料、坩埚放置到DS-BLOCK上、测量、坩埚放下确认、清洁炉体密封处、涂真空油脂、放置隔热条、合炉、合上安全夹、选择配方、机械泵油位检查、抽真空、主参数检查、检漏、加热、熔化阶段、熔化结束报警、长晶过程、中心长晶报警、边角长晶结束报警、退火、冷却、程序结束报警、充入氩气、开炉前确定、开炉佩戴防护用品打开夹子、打开下炉体、出炉前准备、晶锭出炉。

  本次的铸锭过程是利用热交换法,就是硅料首先在坩埚中熔化,坩埚周围的加热器保持坩埚上部温度的同时,自坩埚底部开始逐渐降温,从而使坩埚底部的熔体首先结晶。同样通过保持固液界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并逐渐上升,使得整个熔

  体结晶为晶锭。其铸锭的要点是石英坩埚逐渐下移,脱离加热区或隔热装置上升,使坩埚与周围环境发生热交换。铸锭工艺过程中,加热阶段的温度是设定为1435度,当温度上升到1500多度时跳到熔化阶段,这时硅料熔化,次阶段热电偶TC1温度按一定斜率上升到最后的熔化温度1535度,TC2的温度控制在1388-1394度。硅料熔化后炉体下部开始降温,即坩埚下移或加热装置上移,晶体从坩埚底部开始结晶,但在熔化时,坩埚底部有一层硅料并未熔化,以用作引晶作用,省去了长晶时的困难。当晶体从底部中心开始长晶后,也自下向上长晶,且固液界面保持一致,温度差别也不大,最后长出从底部到顶部的柱状晶粒。

  在铸锭过程中很多细节或差错是值得注意的:一、铸锭时石英坩埚周围加石墨挡板的作用是防止石英坩埚爆裂时外部冷空气直接与坩埚和硅锭接触而使铸锭好的硅锭破裂;二、铸锭时加溢流棉的作用是防止炉底烧穿和起到报警的作用;

  三、铸锭过程中抽真空和通入氩气的作用:抽真空是防止空气对硅料的氧化污染,而通入氩气一方面是通过氩气流动带走炉内的杂质气体,另一方面是开炉前保持炉内的大气压与室外一致,以更容易打开炉子;四、铸锭时出现溢流的原因是熔化长晶时坩埚出现破裂或温度控制不到位等。

  (2)切片车间的相关工艺

  包含的工艺有:开方、检测、截断、磨面、倒角、粘棒、切片、清洗、分选、包装。

  开方过程是利用开方机切除硅锭四周的杂质污染层,并把硅锭切割成25块小的硅锭。开方具体工艺如下:喷胶、粘锭、布线网、对线槽、上晶锭、调整晶托、设零点开机前检查、15%停机检查、开始切割、切割结束。开方所用的钢线线长为135Km,线径0.3mm;开方出的晶锭要求是小晶锭四周面平整,不可歪斜,边角不可崩边。而开方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切割过程中钢线断裂,可能是由于切割过程中钢线切割到硅锭内部的硬质点或钢线切割速度过快或浆料浓度影响导致的;切割时出现斜面,可能是由于硅锭摆放时出差错,又或是浆料浓度影响,亦或是钢线切到硅锭内部硬质点出现滑移而切出斜面等。

  本次检测是利用少子检测仪检测出硅锭中的少子寿命和利用红外探测仪测出硅锭上下面的杂质层。少子寿命是硅电池内的重要指标,少子寿命的长短关系到电池的转换效率,当少子在硅片内复合的越快即少子寿命短,次电池片的品次就低。另外,用红外探测仪来检测杂质层是方便后一道截断工艺的处理,以去除硅锭上下表面的杂质层。

  截断是为了切除小硅锭上下面的杂质层,其具体工艺如下:开刀前准备、检查锯条、安装锯条、启动机器、硅块安装、硅块对刀、开始截断、完成、收工。截断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有硅块出现崩边、磨损、锯条出问题等,主要是由于在进刀和快结束时切割速度过快或锯条切口处的金刚砂掉落和磨损等。而截断出的产品要求是:截断后硅块的长度不得大于有效长度可小于有效长度最多2mm;截断断面边缘崩边、缺角等不良不得超过2mm;截断面端面表面光滑、无较大波纹。 磨面工艺是将硅块四周面磨平并使硅块边长达到一定的规格,其对产品的要求是:硅块四侧面均光滑平整、无线痕;磨后硅块边长为156.0(0.5mm)mm。其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开工前准备、检查硅块、安装硅块、硅块对中、开始磨面、检查效果、合格(不合格返工)、磨面完成。硅块磨面过程中经历了粗磨和精磨过程,且其磨面的速度也各不相同,要适当控制。另外,在磨面工艺中磨面机内部有红外探测其边长规格。而磨面中出现的很多线痕可能是由于硅块四周出现斜面造成的。

  硅块倒角是利用倒角机对硅块四周边角进行磨倒角,其作用是为了防止切片过程出现崩边,对其产品要求是四侧面光滑、平整、无线痕。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开机前准备(检查水、电、油、气)、参数设定、硅块安装、压紧、自动运行、开始倒角、填写表单、倒角完成、松开压紧件、取下测量。最后的测量是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倒角后硅块的对角线长度(219.2mm(0.5mm))和倒角长度(1-2mm)。

  粘棒工艺过程是用金属垫条当底板,利用AB胶把准备好的磨砂玻璃板粘黏在金属垫条上,再用AB胶把硅块粘黏在玻璃板上,最后在硅块上贴上导向条,完成这道工序。粘棒所用的AB胶有两种,且配比也不一样:第一次用的AB胶是国产的,其配比为1:1;后一次粘硅棒用的AB胶是进口胶,配比为1:0.87。粘棒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是:温度22度,湿度55%。开始粘棒前用酒精檫洗金属垫条和玻璃板,以防止外来的污染 。

  切片工艺是在以上步骤的基础上进行的,用钢丝带动切割液把硅锭切成片。然后是脱胶,脱胶是用乳酸,之后是清洗切片,要经过碱洗和超声波洗。再后就是拿去检测,检测机能自动检测出切片的等级,并把他们分到不同的槽去,最后就是包装了。

  三.光伏行业的现状及自我认知

  1.产业规模大、技术薄弱、发展不协调

  目前,中国已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重要生产基地,并逐步形成了高纯多晶硅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以及光伏系统应用等环节的产业链,产生了一批领先国际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虽然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目前居全球第一,但产业链发展不协调,有的产业供大于求,有的产业供不应求。加之产业整体技术薄弱,在整个光伏产业链技术壁垒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中,国外的主要厂商采用的是闭式改良西门子方法,而这项技术在我国尚属空白。中国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使用的多为直接或间接引进的俄罗斯多晶硅提纯技术,其生产成本高、耗能高,在整个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