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医院见习心得体会(精选35篇)
虽然我是大一的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多的临床知识,对很多东西都很懵懂,但是这一个月的见习使我对临床知识,对书本的学习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为以后的临床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以下是我这次见习的几点体会:
一, 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首先要熟悉它。在医院首先要弄清各个科室的分布及主要责任,特别是影像室和检验室。这样当病人向你问路时你就不会显得很白痴。 你也好去帮你的带教取一些东西。然后你要适应这个环境,懂得每个科室的规 矩,然后去按他们的规矩做事。
二, “勤”这个字不仅是勤学还要勤劳,在医院见习的这段时间,我争取每天都比 带教早到,在这段早到的时间内我选择了帮带教整理病历以及清洁下科室的卫 生,然后看一些骨科有关的资料,解决自己知识的不足,因为我的带教们都是 爱学习的人,他们有很多的资料都放在科室里,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 医学知识。
三, 积极主动,敢于面对。作为一个见习生,如果想轻松,你就可以当作什么事情 也没看见,什么事情也不用想。作为一个见习生,也不只是光跟在带教后面到 处跑,到处看看就行,要把自己当作一名实习生,当作一名工作人员,主动要 求做一些事情,一开始去的时候,由于对医疗纠纷看的太多了,还有在医院接 触的都是病人,我害怕一不小心就出了事,不仅给自己带来麻烦,也给带教带 来麻烦,所以我选择了只看,什么都不敢要求做,那样学到的东西真的很少。 还好,我的两位带教很合格,也很负责,一位带教会启发和鼓励我去做一些事 情,另一位带教会要求我去做一些事情。于是后来我会帮病人清洗伤口,换药, 处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带教会带我去做手术,甚至有时候还让我做助手。 并不是所有的带教都会尽责,所以你还要主动去要求做些事情,这样你才会学 到更多,掌握更多,大胆的去尝试,去练习,见习遇到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 按规章做事,配合度好。医院是一个很讲究无菌操作的地方,做什么都要达到 无菌操作的要求。所以按规章做事是很有必要的。在手术时,能很好的与其他 医生配合,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挑战,但是要想有更多的手术机会就得做到, 要不带教以后都不喊你上台了。由于我只能帮提提拉钩,剪线等小事情,所以 在剪线时,要注意剪线的长短及部位,还要有正确的剪线方法,这个在以后的 外科书上会有讲到。再有还要认真的看,认真的总结,看看医生之间是怎样配 合的,以后遇到相同的情况就知道怎么处理了。
五, 把握空闲,认真学习。我的带教老师下午一般都不忙,所以在这个时间内我会 经常向带教请教一些问题,因为在忙的时候,带教都没有时间好好的回答你的 问题。在这段空闲的时间内,带教会教给我一些推拿手法,怎样扎针,拔火罐。 只要你想学。抓住时机勤学多问,肯定会有收获的。
六, 记好常规,学好本科。对于科室的常用药物最好都记得,一般一个科室就几种 常用的药物,记起来应该不难。几号见习科目的各种基本操作和诊疗手段,在 见习的时候要注意及学会带教的各种检查手段,操作步骤及定位要点。记得如 骨科入院的常规检查,术前的常规检查,术后的常规护理及术后的康复治疗。 对于骨科常见的一些病术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跟我所学专业相关,所以 我很重视这方面的学习。
学有所悟,学有所记,学有所得。以上就是我这一个月的体会。这次的见习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像,也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这次见习,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医生这个职位的职责,这次见习也开启了我以后见习实习生活的大门。
寒假医院见习心得体会 篇7
冬天,为了让自己的医学知识丰富,我选择了到医院实践。
对于我这个只有一年半学医经历的学生来说,来到医院,我对于一切都感到新鲜和畏惧。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走进病房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见习,是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的一种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患梦想的期前准备。2月初,我来到龙陵县人民医院医务科报名,被分到外二科,我们外二科主要是泌尿系统,骨伤和一般的外伤外理。在科室里面,我的指导老师为人很好,医术也很精湛,许多病人都很喜欢找他们看病。刚去的那几天在医院里面见习,很多方面的东西都不明白,特别是医院里面的整个工作的运作和流程。很多东西我都帮不上忙,我现在只有大二的水平,还有很多的专业知识都还没有学,不过,得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因为我们以后的职业就是医生,救护病人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会随时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学习专业知识。每天早上我都会像医生那样按时来到医院。早上,在医生上班的时候都会召开一次会议,首先由当晚值班的护士详细地说明一下当晚病人的情况,然后就由当晚值班的医生说明他们当晚查房的情况。接着,医生们就开始巡查各自的病人。了解病人的病情是医生巡房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一方面,可以及时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另一方面,医生慰问病人及其家属,让病人有一个乐观的心理,使病人的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紧接着医生就开医嘱,写病历,看病等等。下午一般没什么事,我就借老师的书看,多了解外科情况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跟随指导老师一起巡查病房多了,自然接触病人的机会也多了。我逐渐了解到:泌尿系统的病人大多数都是一些肾结石,而且骨折的患者相对会比较多一些。在这些病人当中,来自农村的占据了大多数。现在政策好了,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时光流逝,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里,我看到了许多,也感受到了许多。这一个月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临床是理论知识的巩固基地,临床的实地见闻,实地操作,让我重现在校那枯燥又顽固的知识时提出的种种问题。例如:每天面对老师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只有怨叹,怨自己无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我们只能获得短暂的记忆,不能成为此时对抗疾病的材料。书本上所述的那些疾病的症状只是听说,可是来到医院,可以走进病房,亲眼看见患者的临床表现。外科要求医者有特别细致的观察能力,要有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如第一个病案,你只有通过对患者皮肤的触诊,感受皮下小硬结的体征,才能对这种病有深刻的体会和了解。第二个病案,患者来就诊之前就已经在别的科室看过,只开了化验单,没循医嘱做化验就直接看别的医生。其实,在医院里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在如今这样的医疗环境下,很多患者都对医生抱着警惕的心态,在病人与医生没有足够的交流沟通之下,双方建立信任关系比较难。这种情况下,作为医生就应更多的与病人耐心沟通,解除病人的担忧,说明疾病情况,做检查时跟病人说明检查的必要性,这样就可以减少上述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有的病人患有内科病,但出现的外科症状比较明显和严重而来外科就诊,此时要善于辨证,看清本质。带教老师提醒我们,学医打好基础十分重要,应该在基础扎实前提下再从事专科研究与突破,否则你只会懂专科的病而其他病种、学术的其他层面则缺乏认识。
这一个月当中,主任及科里医生对我都挺不错的。每次跟着主任去查房,他都会提问我,对于我不会的内容都会耐心的给我讲解,尽量让我多学些知识。当提问时我好紧张,十几个人看着我一个人,听我一个人讲,回答时声音都在抖,生怕会出错,我就边想边回答。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胆量还是挺小的。回到办公室老师说挺棒的,没关系以后不用紧张,我们刚开始也是这样的,锻炼的多了就好了。时间虽短,但收获却很大。见习期间我学会了外伤清创、包扎、缝合及石膏固定等,还多次进入手术室及参加远程会诊,还知道了一些简单的药品使用,跟着带教老师值班我学会了问诊,会开化验单,写住院病历,出院总结……对以后的职业和岗位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对医疗器械有了初步的认识.使我认识到学习专业知识和打好扎实基础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首先要做到将心比心,用一颗博爱之心,一种换位思考的思维去想象病人的疼与痛,矛盾与徘徊,将病人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用心去体会病人的茫然与不知所措,只要你及时伸出一双温暖的手,病人就能感受来自你手心的力量,也许他们就会获取一份战胜病魔的决心和信心。病人的肯定是医生最大的成就;病人的称赞是医生最大的光荣;病人的痛惜是医生最温暖的宽慰;病人的微笑是医生最好的回馈……在这里,我不仅真正学到了知识,还明白了一些道理,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提高自己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理论联系实际。感谢这一个月主任和带教老师,是他们给了我锻炼的机会,教会了我这么的知识。老师还告诉我,要珍惜每次的实践机会,多问,多看,多写,多想,多动手,实践中可以学习很多的知识。非常期待每年都有这样的机会,通过这次见习活动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如此重要。还发现了做一名医生简单,可是想做一名好医生真的好难。经过此次的见习,我对外科病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的思考。虽然书本上还没讲到这部分内容,但经过预习也略有了解,将见习所见到的皮损以及症状、检查等与书上的知识对比起来学习,让我印象更加深刻。在以后的见习中,我会更加主动思考,把临床和书本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