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培训心得体会(通用24篇)
寒假培训心得体会 篇19
2月6—7日,为期二天的寒假培训停止了,凝听了校长的《改变必有新前途发展才是硬情理》的讲演。我受益匪浅,感想至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彩的名称,怎么才能实现党赋予的造就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看待并要用实际作出答复的问题。我以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力,要终生虔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意识教师工作的意思,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古代的时期是一个竞争剧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重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育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详细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常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请求教师应存在“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辟学生的知识视线,丰盛学生的知识贮备,并在此基本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与此同时,教师要有高尚的幻想,完美的道德情操,动摇的信心,坚强的意志品德,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陶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须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局势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需酷爱自己的教导对象——学生。先生应当是一位雕塑巨匠,能将一块坯材,用本人的思维与情感,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实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起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足的开释罢了。来自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重大约束学生内在潜能的施展,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阻碍。正因如斯,我们老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庇护。在他们身上,咱们要倾泻全体的爱,去发明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提高,去寻找他们生涯中,品格上每一个闪光点,而后应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确定跟鼓励,恢复觉得暖和,加强自负,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间隔,使他们发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途径上有一个质的奔腾。
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非常器重“言传”外的“言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使学生从教师身上理解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而,教师的教养,待人接物,行动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当真、慎重、标准、得体,切不可马虎、草率、率性、不负义务。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常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能够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获得的可贵教训,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然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触到你不仅是良师仍是益友。
经由这次师德师风学习周,我受益很多;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一个学校是十分主要的组成局部,只有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学生才干健康茁壮成长;老师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结果。
寒假培训心得体会 篇20
为期三天的寒假培训悄悄落下帷幕,这三天,让我终于有时间细细咀嚼自己在黄鹤的这半年时光,我发现,在这里,我成长了。但是,成长总是伴随着伤痛,成长总是伴随着挫折,成长总是伴随着自我剖析后的蜕变与飞跃。正是伴着各种坎坷与机遇,我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在学校,我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学校的卫生老师,承担二年级的语文、校本、大队,五年级的音乐,一年级的校本课的教学任务,对于一个只有半年初中语文教学经历及半年托管老师经历的我来说,这些工作对于我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一开始,我感到很慌乱,做事情也没有效率,所以加班加点是常事,每天都很累,但却总是“卖力不讨好”。班级管得有点散乱,自己制定的班规自己都很难执行;讲解课文和课堂练习时,教法及课堂语言不够生动,难以吸引低年级的学生;面对学生犯的错误,缺乏耐心的引导;卫生管理不到位,常常出现大片垃圾未及时清除的现象。一开始,我还不以为然,总为自己的失职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混日子,后来,在校长、周主任、师傅余老师、语文教研组长黄老师的耐心开导和指引下,我渐渐找到了一些
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如多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学生多一点耐心,少一点冲动;组织各班卫生委员,成立卫生检查小组,每天安排值日生检查卫生,并在群里及时公布各班卫生情况。这些方法不仅使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也让我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更有信心,所以在这个学期的最后两个半月里,我的一切工作都走上了正轨,自己的成绩也得到了校长和老师的认可及鼓励。
成长,就是告别昨天的自己。昨天的自己,也许还很稚嫩,还很怯懦,还很不懂事,但是,只要我们有改变自己的决心、勇气和行动,我们就会在时间的洗礼下渐渐成长。
寒假培训心得体会 篇21
2月26—28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通过学习收获很多,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我认为爱心是师德的根本,博爱之心是师德之魂。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几载风雨,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因为:
一、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不把其视为亲人,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说,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二、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从教二十载,我是这样热爱学生的。
理智公正。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无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坚持“三不”。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我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我的要求去做的,我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而是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不心罚。“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比如,有的教师说学生“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还有脸往这儿坐。”“灌铅的脑袋!”“死榆木疙瘩!”……这种心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他们的情感,损伤了他们为人的尊严。大家想想,学生真的遇上这样的老师日子该多难过。所以,我们应爱护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有关对教师以及教师职业的赞美之词确实不胜枚举。但我们应常常进行一些反思,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是否与那些赞美之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