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10分钟详细版5篇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说课环节对展示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为助力体育教师在10分钟内精彩说课,我们整理了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10分钟详细版5篇。这些模板紧扣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及过程等关键要素,为教师梳理说课流程,提供清晰框架,助其在说课中充分展现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效果。
高中体育说课稿篇1
一、课的内容
大众锻炼标准一级、二级套路
二、教材分析
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它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有氧练习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的体育运动,它是健身美体、陶冶情操的大众健身方式。本次课通过对大众锻炼标准一级、二级套路的学习既可以练习音乐的节奏又可以巩固提高动作的质量。是在前面所学内容的基础上的一个提高过程。同时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提高兴趣。
三、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1)一级套路的“V”字步
依据:学生做这个动作容易不协调缺少弹性,所以要加强她们脚下动作的练习。
2)提膝时腿的动作
依据:这一动作中容易出现提膝腿过于紧张和身体后仰等错误动作,这样作出的动作缺少美感因此有必要强调腿部的动作。
3)二级套路的摆髋动作
依据:同学易出现顺拐现象,动作很不协调幅度不明显。
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及与音乐的配合
依据:学生往往很难把握上下肢协调配合做的动作看上去非常僵硬并脱节;另外由于是初次学习很难掌握音乐的节奏,跳起来感觉很乱。所以,对于音乐与动作的配合是比较难掌握的故将其作为难点加强练习。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三女同学。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女同学相对来讲是比较喜欢健美操这项运动的。另外高三女生已经有了一年的学习基础所以在内容的安排上根据她们的学习水平安排了本次课的内容。针对她们学习比较紧张的情况尽量让学生完全投入到课中。
五、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次课的学习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2、运动技能目标:改进提高大众锻炼标准一级、二级套路的动作质量大部分学生基本都能随音乐独立完成。
依据:成套动作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提高阶段,所以能基本掌握简单的成套动作是
学习的基础。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等素质。
依据:柔韧、协调等素质是身体的基本素质,是学习动作的前提,故要加强练习。
4、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自信心,具有良好的心态。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规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生活充满自信。
5、社会适应目标:在学习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依据:现在的学生缺少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本次课通过分组练习来增强学生的这种意识。
六、教法设想
1、课的常规
(1)常规导入:集合队伍、检查人数、着装。师生问好,处理见习生。
(2)宣布本课内容任务,注意事项,导入教学。
2、愉悦热身:根据主教材的特点,主要以游戏的的形式进行,并由各小组自定(选)活动内容,可上课做过的游戏,也可学生自己创编的。
3、温故知新:对已学的健美操动作进行分组练习。目标:促进参与与协作
4、新授知识:学习健美操新动作。目标:提高运动技能
重点:动作准确,规范化。难点:动作连贯、协调有力、节奏感强。
5、协作性学习:分小组进行自练与创编。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各自的做操风采。目标:培养自信与个性。
7、快乐体育:主要安排了四个项目的活动内容——篮球、足球射准、健美操、羽毛球。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锻炼项目,并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有序地进行。
重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难点:使学生快活起来目标:促进身心健康
8、恢腹身心:应用轻音乐,简单的舞步放松。
七、预计效果与负荷:通过课的周密计划,采用合理的教法和手段。85%以上的学生应能较好地掌握动作,全面完成教学任务。预计最高心率可达到165——175次/分,平均心率为130次/分,练习密度为50%,强度指数为1.63。
八、场地器材:篮球场、录音机、篮球2个、羽毛球5付、足球4个、哑铃3付,跳绳5条,小垫5块、挂图。
高中体育说课稿篇2
各位评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教材。正面双手垫球。
本课设计的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以团结友爱,积极拼搏为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对于提高身体机能,培养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