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关于师德建设的心得体会(精选34篇)

2024-03-16 20:12:08心得体会打印
关于师德建设的心得体会(精选34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李叔同先生的为师之道。他就是把学生当做人来看的,当做平等的人,堪与尊敬的人。....

  我始终坚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方面,对学生我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通过这次学习我也有了新的努力方向:

  1、不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表面,屏弃“师道尊严”更多的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2、克服心理失衡,避免偏激行为,如训斥学生,向学生发火,体罚或变相体罚。

  3、注意“尊师爱生”师生关系的定位,作为教师应重点关注“爱生”的一面,爱护学生,平等待人,尤其对差生,更应给予较多的关怀。

  4、放下架子,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来影响、感化学生,平等交流,善于包容学生的缺点,因材施教,让学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

  5、以诚相待,交换心理,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善于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6、言传身教相结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举止文雅。善于通过多种渠道、方式,灵活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标。

关于师德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6

  新《规范》对教师既有底线的要求,又有较高的标准。通过对新《规范》的学习,我再次感受到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的分量,也使我充分认识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重担。

  从教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学习,我认为师德至少有三个层次,首先有爱,然后是德,最后是师德。

  爱究竟要爱什么?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爱学生,这也是新《规范》中提到的两条。不爱教师这个职业是很难有教师特有的那种奉献精神的,而爱学生更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这次新《规范》也明确规定“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又要学会宽容,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的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其次是德,也就是品德,换一句说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因为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但是我觉得为人师者光有人格还不够,我们师范学校大多有一句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光身正是不够的,身为人师无学既是无德!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所以作为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甚至终身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性的教师。正如我们的先哲孔子所说“学不厌,教不倦。”这也是新《规范》中对教师提出的一个较高标准,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

  以上是我学习了新师德规范后的一些粗浅体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易经里的两句话自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用德行修业,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教育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师德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7

  一、认真组织,加强领导为了搞好暑期集训,做人民满意教师、创人民满意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学习党的教育教育方针政策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师德标兵事迹,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传达县校长集训精神,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我校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学校成立了以王习刚校长、陈子良书记为正副组长的集训学习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集训学习工作,制订了集训学习方案,对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要达到的目的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并将集训的安排表印发到各年级教研组,让教师心中有数。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校委会决定从8月19日至23日进行为期两天三晚的教师集训学习。

  为了保证学习质量,严肃集训纪律,不让学习流于形式,每次学习都实行点名制,制订了暑期集训学习“四条硬规定”:教师要按规定时间参加集训学习,不得迟到早退,否则重新安排时间学习;完成规定的师德反思和改进方法,不得缺少字数;学习期间按上班上课的要求,不得带小孩,不得看与会议学习无关的书籍报刊。各位校长、书记在集训期间都带头学习,并到各蹲点教研组参加讨论,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起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创新方法,拓宽内容我校暑期集训学习,积极创新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内容。采取集中学习与分组讨论相结合,领导讲话、专家讲座和教师发言相结合,讲成绩与找问题相结合,学习身边典型与学习外地先进事迹相结合的“四结合”方式。我们观看了教育局郑局长《做一个有境界的老师》的报告,学习了王习刚校长带回的校长精神,学习了学校其他领导作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解读》报告,聆听了心理辅导专家皮斯李作《做一个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的讲座,收看了有关师德礼仪课改录像,对新课改实践进行了认真探讨和反思,对20xx届高考备考工作暨教学管理工作展开了反思、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汪金权感人事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己师德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联系学校工作实际,对照先进找差距,找准差距挖根源。每个人既找自己问题,写出一份有针对性的师德反思,也向学校领导提出学校发展建设建议和意见。

  三、真抓实学,务求实效为了真正使这次集训学习达到剖析问题,查找差距,学习先进,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的目的。真正使广大教师铸师魂,树师德,练师能,正师风。

  学习一方面集中学习有关师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法规文件,师德礼仪教育录像,另一方面将整个学习分成七个大组,由七位校级领导到场,组织围绕重视“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幸福感”“新课改实践探讨”等五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大家讨论激烈,提出许多宝贵意见。通过集中学习,广大教师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教师进一步增强了学习主人翁意识、育人意识、法制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改革意识,并对自己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写出剖析材料。

  大家一致表示,一定做一个“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好教师,树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意识,以饱满的热情,昂扬斗志投入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加强师德修养,注重安全教育,努力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争当人民满意教师。

关于师德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8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十四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每年暑期的师德集训都让我收获很多,以往的困惑在培训中慢慢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也让懵懂中的我明白了,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也是从培训中我明白了开展师德师风活动的重要性。

  今年的集训不一样于往年,教育局组织了师德集训讲师团来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两位教师图文并茂的给我展示了他们在武汉市育才小学培训时的所见、所闻、所获、所感,虽然我无法身临其境,可是从他们的报告中我还是明白了自我和育才小学教师之间的差距,他们的自信、风采是我望尘莫及的,他们的敬业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想到那里,我不仅仅得要自问,他们做到的,难道我就不能吗是的,我必须能,只是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感觉自我迷失了方向,今日我突然明白了,不要再觉得自我的工作太平凡,也不要抱怨自我的待遇有多差,仅有我们自我的努力才能改变我们的形象、提升我们的价值。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