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德的学习心得(精选24篇)
三,矢志不渝地锤炼稳定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教师要从书斋、教室、学校走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观察、分析、认识问题,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动态。要从头脑想着应试题,心里盼着高升学率的禁锢中挣脱出来。与旧的、保守的,甚至是阻力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素质观念、教学方法等划清界限。寻找自我素质结构定位,并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在参加目前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践的同时,看到素质教育呈现的未来前景。一个有作为的教师,能够预测未来教师的形象,研究未来教师的素质结构和教师的类型,从而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构筑21世纪教师素质结构,以此作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其次坦诚地接受学生的挑战。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师担任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明确提出这一规律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而《学记》的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教学活动经验为依据的。这在《论语》中颇多记载:学生批评了孔子,孔子非常欣慰,认为这是自己的幸事。例如;他当着弟子巫马期欣然承认自己的过错:‚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学生子路、冉求、‘樊迟经常与孔子争执,但他们非常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颇为器重他们,将之都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他指出,为师者应‚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决不能谀者亲,诌谀我者,吾贼也。‛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给我们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师育人,学生把几年、十几年的生命时间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学校、教师就有责任去珍惜别人的生命,浪费别人的生命时间就是罪过。针对以往在教育行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改善教书育人的软硬环境、净化教育风气,很有必要,希望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发展,使我们的学校都能成为培养人材的基地,我们的教师都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合格教师。
总之,每一位教师应培养自己形成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真正体现自我价值。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德‛是赋予人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此外,教师既要善于汲取民族精华并赋予时代精神,还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做到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教书又育人,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勇于创新,既打好科技素质基础,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于师德的学习心得 篇23
第一,爱与责任
孩子的心是一张白纸,你着什么色它就是什么色,纯洁而又稚嫩。只要我们肯于俯下身来,就回发现,原来成年人眼中的错误源于我们对孩子们的误解。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只有师生心灵相通,才能奏响教育的和弦。工作中我们应该用心来爱孩子,担起一份责任教育孩子。
第二,宽容、一视同仁的关怀
把阳光播撒到每一个学生心里应是我们每个教师发自肺腑的期盼,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调: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是对天下学子一视同仁的关怀,是因材施教的智慧和胸襟。
第三,细节决定成败,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作为老师,所做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概都是很平凡的事情。可是,作为老师,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己的每一个决定,每一句评语都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一句鼓励,可能点亮学生心中的`灯塔;而一个无意的批评,可能就伤害了学生稚嫩的心灵。
案例式学习心得
王威老师的走进心灵,师德无痕报告,我看了后,感触颇多。这个报告对于一个刚从农村调入城市就担任班主任的我来说真是雪中送碳。
把阳光播撒到每一个学生心里应是我们每个教师发自肺腑的期盼,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调: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是对天下学子一视同仁的关怀。我班有一个叫阮履炜的孩子,全班就数他的成绩最差,总是班上最后一名,没有谁和他玩,每当下课总能在教室外走廊里瞧见他趴在阳台上的身影,作业更是让人不敢看,拖拉、不交是常事,好不容易把作业催交上来,写的字你一个都不认识,不是黑团就是圈,真的宁愿他永远不交作业。上学期期末考试他居然得了95分,抹掉了倒数第一,当然对于这样的孩子,他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我肯定是持有怀疑的态度,但我没有吝啬我鼓励的语言,在全班表扬了他,并评为该学期的进步学生,第二学期初学校表彰大会他光荣地走上了领奖台,我拍拍他的肩膀问开心不,他恭敬的回答:“很开心,这是我第一次领奖,谢谢老师!”然后鞠了一躬转身就走了。从此,没想到他在日后的学习中越做越好,成绩也有所提升。由此我认为,作为老师,我们要对未成年的学生有宽容之心,忍耐之心。不能看不惯有问题的学生,不能看不惯学生成长过程中易犯的错误。教育学生不能情绪化、敌对化。我们不能老抓住学生的错误或缺点不放,而要认真分析其中的缘由,做调查研究,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闪光点,再以此为突破点对学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在师爱无痕中帮助学生健康愉快成长,这是我们需要做的,需要坚持的。
关于师德的学习心得 篇24
师德八条之师心慈:爱护学生,诲人不倦。
记得前些时间一部电视剧放的很是热火朝天,我想在做的各位也是有了解,今天我不是要和大家介绍这部电视剧,我知道男同胞比我更熟悉他,热爱他。这其中的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是片中钢七连的精神,也是对军人的要求,说到军人我不得不说下我儿时的梦想,女兵和教师。军人有:“不抛弃、不放弃”有:“亮剑精神”,而做为一个人民教师也是一样。因为我们所从事的都一件有意义的事。教师有师德八条。而师心慈:爱护学生,诲人不倦;对我来说,更是深深印在脑海中,体会最深的那还是在小学的时代。在上学之前就闻听小朋友们说老师会打人的,所以刚上学的那会尤其沉默。上课时头是低着的,看到老师是躲着的。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到了二年级,那是一个雨天的放学后。我在教室门口等待妈妈送伞过来。这时班主任姚老师走过来到班上看教室里面还有没有学生。看到我,走到面前,
也许是看出我的情况,轻轻问我说是不是妈妈没有过来,我怕怕的点了点头,姚老师直意要送我回家。,然后就在老师的伞下踏上了回家的路,路上有一片积水面积很大的地方,蛮深的,我是不敢过去的,姚老师毫不犹豫的背起我,在老师的背上,看到雨水打在老师的肩上,看到老师头上和妈妈一样,有了几根银发,我想留泪,他们都还很年轻,为了我,为了我们,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就在那时我知道了什么是感动,什么是爱。第一次感受到。现在想起虽是件小小的事情,但是在我幼小的心灵,刻上深深的印记,那是感动,不,那是爱!是像父母一样慈祥的爱;真真切切。我国的现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师心慈:爱护学生,诲人不倦。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就是我们做教师之根本。“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我很荣幸我从事的是我儿时的理想,虽然我以前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但是我相信我会成为一位好教师。因他是一个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因他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因为他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