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心得(通用30篇)

2024-06-26 20:48:47心得体会打印
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心得(通用30篇) 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作为一个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就应该有博大的爱民情怀和坚实的责任担当 ,要做到“身到更要心到,不能辜负组织和人民的期望。....

  最终,“脱贫攻坚”成为我未能参与的遗憾。20__年3月,是我在贵州德江上班的最后一个月,也是从那个月起,每个单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职工必须每天下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而那时的我,由于快要离开,所以并没有承担和这项工作相关的任何事情,我依旧是一个旁观者。看着同事每天发的照片,小到为老人换灯泡、大到组织群众到某基地参观学习技术,听着扶贫干部们述说被群众误解时的委屈和被认可时的自豪。20__年4月,我带着遗憾离开了德江回到了家乡工作,遗憾着和我那群仗义的同事们相处太短,更遗憾着没参与过任何和脱贫攻坚相关的事。后来,在原同事们的朋友圈陆陆续续看着他们发的动态,那是关于他们不畏酷暑严寒在脱贫攻坚路上的辛酸和喜悦。

  这是我眼中的脱贫攻坚,会因坚持不懈地付出过而倍感,也会因未能参与而倍感遗憾。后来,我回到了家乡工作,成为了乡村振兴办公室一员,“脱贫攻坚”这个词语出现的频率不再像德江那般,取而代之的是“乡村振兴”。我想,乡村振兴或许就是接上了脱贫攻坚的接力棒,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补互助,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利条件。或许,在这个新岗位能弥补我未能参与脱贫攻坚的遗憾。

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心得 篇12

  一场围棋比赛,对弈者殚思极虑、大显神通,目标在于取得胜利;如果局部善战却各自为战,浴血奋战却盲目应战,“战果”也就大打折扣。同样,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与脱贫攻坚战,就要把准作战方向,念好“联、畅,准”三字经,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情为机遇,以全胜之势夺取“防疫”“脱贫”双胜利!

  念好“联”字经,紧靠人民不动摇。“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亿万万中国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用汗水铸就了守卫生命的钢铁壁垒;无数医务人员、党员干部、人民子弟兵、志愿者逆行而上,星夜驰援,在无数个黑夜里忠诚职守,在无数个天亮前负重守望,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什么叫做“团结一心”的中国力量,什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传统。“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强大法宝,是党永远不可移易的生命线。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旧严峻,想要吹响疫情全面胜利的嘹亮号角,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继续走群众路线,汇小流成沧海,聚星火为燎原,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念好“畅”字经,畅通渠道不折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脱贫攻坚战正面临着“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等现实挑战。当前正是群众复工意愿浓烈,企业复工需求强烈的重要时机,必须畅通渠道,让经济社会的摆钟不再停摆。一是要畅通外出务工渠道,优化“健康证明”申请流程,加强与务工企业的对接联络,采取“点对点”的方式,集中精准输送务工人员安全返岗;二是畅通产业扶贫渠道,要找准路子、想好法子、挖到金子,活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供给顺畅、产销平衡,让扶贫产品出得去、卖的好、能长效;三是畅通扶贫物流运输渠道,增设扶贫热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妥善处理,加快物流审核,做好物流保障,实现扶贫物流零滞碍。

  念好“实”字经,紧盯问题不放松。“花开偏逢暴雨,叶嫩更兼冰霜。”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脱贫成果的巩固难度很大,因疫致贫等问题亟需死守;余下的脱贫任务又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没有哪一块是好啃的。“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走好脱贫路上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数据筛、实地看、群众提,找到问题的症结;通过梳理分类、甄别辨析,把准解决的脉络;通过立足当地实情,科学研判,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扶方案;通过派遣行家里手,把扶贫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脱贫攻坚,不是只可远观的水月镜花,不是一旦而摧的沙堡蜃楼,脱贫攻坚必须干实事、成实业、结实果。

  造化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中华民族是历经苦难的民族,苦难让我们成长,苦难让我们奋进。有党的领导,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取得“战役”“战贫”双胜利。

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心得 篇13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的重要文章。文章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这篇重要文章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高度,这块木板就是这只桶的短板。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短板和不足,尤其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际,还要花大力气抓好“补短板”这项工作,为完美收官“铺路搭桥”。

  补齐“精神短板”,在疏通思想上发力。脱贫攻坚越是深入,就越要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补齐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当前,一些人等靠要思想仍然较为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一些人存在畏难情绪,出门嫌远、打工怕累、搬迁怕生、发展怕赔,这是都是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精神短板”问题。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首要的就是立起奋斗之志,补齐“精神短板”,始终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克服焦躁情绪、懈怠心理。要不断加强价值观引导,宣传好、解释好党的政策,弘扬劳动光荣、奋斗光荣的时代新风,走进贫困群众心里去改变他们传统保守的思想,让他们转变观念、鼓足干劲,鼓励他们自力更生,树立起他们自己也能站起来的信心。

  补齐“感情短板”,在真情实感上出招。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是锤炼党性的内在要求。脱贫攻坚道路上需要我们的帮扶干部真心投入,也需要我们的困难群众真诚接受,共同绘制感恩、奋进、圆梦的“同心圆”。一方面,要把贫困群众当亲人。关心贫困群众的生活点滴,将他们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把亲情体现在细微之处,在群众困难时送去及时雨,跟困难群众一起干农活、一起过节气、一起学政策、一起唠家常;另一方面,把贫困群众当朋友。戒掉官腔、放下架子,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尊严,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跟困难群众一起核查问题、一起抓好问题整改、一起抓产业、一起圆心愿,通过与群众真交心、交真心来加深感情、赢得支持。

  补齐“实干短板”,在一心为民上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容不得半分虚假、注不得半点水分,必须不折不扣地兑现。聚焦脱贫攻坚短板,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始终干在工作第一线,砥砺奋斗、大胆实践、锻炼作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优先方向,紧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锲而不舍抓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补短工作,用“牵牛牵鼻子”的准劲、“蚂蚁啃骨头”的韧劲、“人之一我之十”的干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鼓作气、连续作战。“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只有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才能让人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短板”是通往全面小康路上的关卡,不打通补平,就会影响小康成色。任务紧迫,时不我待。必须用好大气力、下好真功夫,咬定目标、实干苦干,补齐脱贫攻坚短板,跑赢“最后一公里”,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答卷更圆满、更精彩。

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心得 篇14

  贫困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长期以来,我党在团结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依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特别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有效措施,支援老少边穷地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千方百计造福贫困群众,注重培育造血功能,广大贫困群众更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安于现状,不破罐破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挑起了农村党建的大梁。今年7月,县共从县乡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63名干部奔赴到贫困村、后进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任期为1年。半年来,第一书记们肩负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践行抓党建就是抓发展,身居一线,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摸清村情想法子,发展产业出点子,依靠单位铺路子,办成实事收面子,打破一潭死水,激活一江春水,赢得群众口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