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腐倡廉心得体会(精选26篇)
因此,更应该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发挥教育、监督、检查、处理、保障等职能作用,切实维护党的纯洁性,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这包括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中,我觉得人民的监督很重要。唐太宗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建设者,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才能做到真正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正如中共代表、公益律师佟丽华对记者说的,人民参与了、机制透明了、权力制衡了、党带头了,依法治国就能有效推进僠▁就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嫠葑杶政地位就将更加牢固。只要全国上下一心反腐败,一定能成功。
关于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篇14
精神,反腐倡廉,深刻反思自己,认识到自身在理想信念方面、在政治生活学习方面、在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尽快克服和纠正,做到“三个始终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党委的领导干部和纪委书记,我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党委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做好我县的反腐倡廉工作。因此自己将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结合xx大精神,深入理解“三个代表”理论精髓,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言行;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同时,自己要按照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确保不出任何违法违纪问题。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进一步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判断、检验是非功过。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心系组织重托,心系群众冷暖。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
王怀忠、肖作新、孙孔文等被绳之以党纪国法的事实,再次昭告世人: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作为纪委书记,我深刻地认识到反腐倡廉的任务艰巨性,认识到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处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紧迫性,更好地推动我县反腐倡廉工作迈上新台阶。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将以此警示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牢牢树立执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思想观念,以党风廉政建设和个人廉洁自律的实绩赢得上级领导和全县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做到常思贪欲之祸,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为德,常漠公仆本色,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于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篇15
10月14日晚,参加学习了网络课堂《讲廉洁从强党性做起》。本次大课堂由天津设计公司纪委副书记郑新玉主播。她由“廉洁”一词的含义和由来,讲到了不正之风的分类及反腐工作的意义,进而讲到如何明德守正,最后结合其公司内部做法进行了系统交流。她通过运用多个典故、列举典型的违纪案例、阐述简明深奥的道理,使我耳目一新,并对反腐倡廉工作有了重新的认识。
深刻理解基本内涵。廉洁的确讲廉洁不只是说说而已,更不能当成一种形式。这关系到党的政治生态及民族威望,是攸关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的确一个政党如果失去了民心和政治诚信,那是非常危险的事。“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如果对一个人的不正之风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味迁就,那就会助长不正之风蔓延。如果国家出现这么多的“蛀虫”,不仅败坏了风纪,还有损国家形象。
一致提高政治站位。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不仅站位要高,还要带头抵制违纪行为,要比常人看的长远一些。如何因一己的利益而开“顶风船”,损害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名誉、地位、利益、家庭。坚持党性观念,做到自我加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塑造党员形象,一心为企、勇于担当、无愧于党、忠诚于民。
共同筑牢安全防线。呼吁全党领导干部,要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争做讲党性、重品行、敢作为、勇担当、强作风、守纪律的合格党员。做到明底线、守戒惧、知敬畏,共同遵循“三不腐”机制,坚持忠诚、干净、担当。贯彻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自查自纠,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杜绝歪风邪气。同时勇于揭发和监督身边不正之风,共同维护党规党纪,筑牢反腐“堤坝”,营造风清气正环境,确保反腐倡廉工作取得实效。
关于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篇16
第一,坚定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正确认识形势,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我们必须看到两个方面:一是成效比较明显,必须坚定信心。通过这些年来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党员违纪案件有所减少,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提高,要继续坚定反腐败必胜的信心。二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形势仍然严峻,必须坚定信心。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消除。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既要树立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又要坚定信心,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关于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篇17
根据县纪委的要求,我认真收看了由中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该片分《承诺与期盼》、《正风肃纪》、《狠抓节点》、《党风正民风淳》4集播放,通过观看,纪实情节将我带到众多第一现场,感悟不少,使我了解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深刻意义。
一、专题片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近年来,贪腐、作风等问题已经成为群众关注的重中之重,但是就一定程度而言,此前某些领域的反贪腐工作并不是特别给力。回首过去,等“大老虎、小苍蝇”纷纷落马,海外追逃取得优异成绩,整治“裸官”效果显著,公款吃喝得到有效遏制,三公消费的账单不断缩水。更可喜的是,这一次的反贪腐巨浪一浪接着一浪,丝毫没有“退潮”的迹象。不管多大的官,不管是谁,违法违纪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这让一些公职人员放弃了“风头一过又该如何”的侥幸心理,也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官场风气彻底好转的希望。
正如专题片的片名,“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摒弃了风暴式行动、运动式执法的思维模式,变“专项治理”为日常工作,让每一项必须的行动都保持“永远在路上”的状态,反弹、复发的情况才不会发生,好的制度、好的作风、好的习惯才能固定下来,最终取代既往的陋习或者“潜规”。
对公职人员来说,观看这样的纪录片将成为一次印象深刻的警示。此外,影片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披露官员贪腐、作风建设的各种细节,这既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一种满足,也可以助推大家的反贪信心,重塑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同时也让国人看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的决心。
二、专题片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中央政治局从自身做起,以上率下,自觉、认真、坚决贯彻执行。无论是轻车简从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坐在农家炕头了解真实情况,还是远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无论是顶风冒雪看望边防线上巡逻官兵,还是直接约谈作风建设重点单位的领导同志,中央领导同志言必信、行必果,对于端正党风政风,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八项规定直指党内长期存在的作风顽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规范性、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