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关于读书心得1000字(精选33篇)

2024-03-23 00:05:23心得体会打印
关于读书心得1000字(精选33篇) 有人说,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但我从没这样想过,我不愿意为了某种目的去写作,正像我不愿受束缚的性格,在十几年的成长历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自由对我的重要。....

关于读书心得1000字 篇15

  初看并不觉得有多大新意,等娃大一点再翻开此书,真乃字字玑珠。我们不是带着娃长大,而是在养育的过程中,和他们一起长大。或者,换句话说,是他们教会了我们怎么去爱,怎么去放低姿态,用另一种我们不做父母一定不会体会到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的另一面。

  这是15年年底,在给看过的书写推荐书目时,我写给《带你长大》这本书的。这也是唯一一本翻阅了多次的育儿书籍,与其他育儿书相比,李坤珊老师从来都不是用说教式的,她是一个旁观者,又是一个与孩子在一起时自己就是孩子,时刻用孩子的眼光共同看待事物。简而言之,就是同理心。所以,她看到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童趣十足的孩童世界。而我们却往往被孩子折腾的身心疲惫、无可奈何却摸不着孩子的症结。

  她在书中说:爱从来都不是个问题,重要的是如何去爱?教养不必总是筋疲力尽、两败俱伤。从了解孩子开始,以“尊重孩子”为内涵的教养,是从信任、接纳,甚至欣赏孩子的能力前提出发,从孩子的“需要”来理解他们的行为,进而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成为自己。

  很多人觉得:“一两岁的孩子懂什么啊,我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其实不然,孩子的世界并不是单线的,而是和我们一样,甚至喜怒哀乐的触动更深于我们。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不会清楚表达而已。这就需要我们真的蹲下来——不光是身体,最重要的是心,蹲下来真的陪他们做一只蘑菇。才更体会到他们的所需所想。

  女儿刚一岁的时候,某天我用她玩的泡馍垫打包,做成一个坐垫,放在衣柜靠墙一个小角落里,坐在那里休息。她看见了,愣是把我拉起来,自己坐上去,还不断调整坐姿。从那以后,她便经常坐那里,有时是发呆,有时是拿本书叽叽歪歪念念有词,有时是调皮我凶了她,她在那里抹“豆子”。冬天墙壁太凉,我想给她换个地,她偏不干。直到后来我看到《带你长大》里说的:给孩子一个宁静角落,让孩子可以静下来,做自己。

  我才想起来,有时我打开衣柜拿东西,宝宝就喜欢坐在衣柜门口,靠着。某次还坐到衣柜里面去藏起来了,我却怕里面空气不足憋着她,不顾她的哭闹,强行把她拉出来了。也许,她只是想和大人一样,稍微找个角落放松一下,在那个角落里,没有妈妈的唠叨、不理解、粗暴,只有她自己,她可以想一切能想到的事物。

  女儿15个月开始时,正好是冬季,每天早上我给她穿衣服,总是异常困难。把她拉起来坐着,她立马又倒下去躺着,总是要在枕头上左右摸一摸、闻一闻、甚至有时还添几口,再伸几个懒腰,磨蹭半天才能彻底离开被窝。而我因为惦记着厨房里的事情,总是赶紧将她穿好,再塞到餐椅上,开始吃饭,这样几乎每次她都是发着脾气吃饭的,我们大人心情也被搅的一团糟。

  后来,我想着改变策略,早上她醒了的时候,我把衣服放到床边,跟她说:你先躺一下,妈妈在厨房,你想起来的时候,就来叫妈妈。我便去厨房做早餐,房间里很安静,我不放心偷偷回去趴在门边看。只见她侧躺着,小手轻轻抚摸枕头,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窗外想着什么。但也就是十分钟左右,她似乎觉得一个人睡着没意思,亦或者被窝对她的吸引力没那么大了。她在床上哇啦哇啦叫,示意我去给她穿衣服。

  其实很多大人不也是喜欢在清晨起来之前,再躺那么一会儿么?为什么我们不能给孩子那么一段小小的告别被窝的时间段?尊重、理解、包容,这些我们总是爱挂在嘴边的准则,为什么到孩子身上就很难做到?说到底,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她只是个小Baby,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来看。所以我们所有的眼光都是从上到下,而不是平视。

  李坤珊老师说:教养,不只是陪伴而已。身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去引领,教导,给孩子永不放弃的信任与爱。

  因为爱,所以让她们有个单独可以享受孤独的角落有何妨?让她们醒来后在床上再赖床一会儿又有何妨?这点时间,对我们是毫无意义,对她们而言也许正是能量的释放与蓄积的时刻。

  李坤珊老师身兼老师与母亲的角色,使她不仅深刻体会到为人父母心中的焦虑,也让她在实践中不断验证自己的理论,才有了这本呕心之作。爱,却有度;信任,要有方法;陪伴,要身心都在。这样看来,这其实并不是一本育儿书,同样需要从中汲取力量、改造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关于读书心得1000字 篇16

  我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曾经也经历过传统的中国教育,十二年寒窗苦读只为高考,最近在网上看到高考加工厂毛坦厂中学的纪录片,看的我心惊胆战,就算时光倒流我也不愿意再回到那些个让我噩梦连连的备战高考的日子。

  我和本书中主角之一金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当然这肯定是和我们所在国家的环境和父母的影响有关,这里的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教育体制以及一切有可能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和金不同,我从小就被老师和父母安了个“帽子”—脑子不聪明,肯干。我不曾想到,这个观点影响了我十几年,学生时代每当我遇到学不好的科目我都对自己说:“我不聪明,就不要指望做数学试卷上最后几道题,我只要多花点时间把基础题做好就行”,就这样,高考的数学试卷上,我连最后三大题的第二小题看都没看,因为我已经惯性的认为我肯定会做不好,与其浪费这个时间我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做检查。从小我就没有探索新事物的欲望,我从来没有因为能和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探讨和交流而兴奋,与金相比,我怕的就是在众人面前说出自己标新立异的观点以及对新事物的提问,更不用说参加各种挑战性的竞赛或者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现在的我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初老师和父母没有一贯的说我不聪明,而是鼓励我去挑战我不擅长的东西,那么今天的我会不会就不是现在的我?当然,现在说这些都已经迟了,我只想说,以后等我有孩子了,我要尽可能的多多鼓励他们尝试一些他们不擅长的东西,多多表扬他们拿手的事情,至少成长的道路上曾经有未某个挑战努力过,而不是像我一样自暴自弃。

  相信有许多国人和我一样都曾吐槽过中国的教育体制,“填鸭式”教育让我们被迫成为一一只只张着嘴等待教师填充各种知识的鸭子,对于这些知识我们是否能消化或者以后是否能用的上,鸭子们不用在意,老师们也不会在意,因为他们明白几年后会有一场名叫高考的战争等着他们不得不消化这些知识。几年前我看到有关中国教育体制和欧美的教育体制对比的文章,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中国的知识点是围绕考试大纲,欧美国家的考试大纲是围绕知识点。关于各国的教育体制我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解读,只是当我在文中读到埃克里在韩国南山中学的所看所感之时,我有太多的同感。韩国和芬兰一样是世界上最聪明孩子的地理分布区之一,他们在国际上获得的教育硕果差不多,而差的多的是,韩国学生为学习付出的时间是芬兰学生的几百倍,当芬兰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时候,韩国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当芬兰学生在排练话剧的时候,韩国学生在参加课外辅导课。仅从这本书里我看到的韩国教育体制和我所经历的中国教育体制是一样的,我们的家长对我们都抱着无限的希望,读书是普通家庭孩子的唯一出路,于是我们身边就出现了一系列疯狂买彩票的家长,给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不惜重金买学区房,为的就是能让自己的孩子挤进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接着顺其自然的进入最好的大学,然后就能获得体面且高薪工作的机会。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家长,于是我们都成了教育体制下最无辜的小铁人,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将玩耍视为可耻,我们没有自己的时间做感兴趣的事情。每当我看到临近高考的孩子因为考试没考好或升学压力而跳楼结束年轻的生命时,我真的很痛心,因为我曾经也有因为一次模拟考试没有考好就想轻生的念头。我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为参加高考而对扭曲了正确的价值观。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应该是最符合当前国情的,毕竟十三亿人口大国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只能通过这个看似比较公平的途径来竞争。所以,以后我也会为人母,我希望自己能够理智一点看待孩子的教育。

  “日益丰富的数据从各个学校和国家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孩子们自己也试图告诉这个世界他们的潜力究竟有多大。”教育问题我们个人无法去左右,但我们可以做到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一点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说不定他们会还我们意想不到的奇迹。

关于读书心得1000字 篇17

  光阴似箭,日月若梭。时间冲淡了一切,惟独冲不走我对书的情有独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爱上了读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