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干部培训心得感想(精选32篇)
另外,有人说大学中的班干部是吃力不讨好的,或许有他一定的道理,因为这确实是份苦差事,但是正是应为它的特殊性才能体现出它的重要性。所以,不要只看到它艰难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那样奋斗才会有动力。
总而言之,要当好一个好的班干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我也会认真的去实践,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也会向各位学姐学长那样,成为一名优秀的班干部。
关于班干部培训心得感想 篇31
XX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总行举办的“XX年第二期中级职称干部(经济类)培训班”。这次培训在郑州培训学院举行,自1号到10号,为期10天,在这次培训中,在知识、能力和方法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培训的主要内容梳理
本次培训日程包括了人事职称相关政策讲解等政策知识,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历史背景、反洗钱、征信体系建设、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当前国际局势热点透视等我行的核心业务知识,新形势下开展金融研究工作的方法论知识,以及履职能力与创新思维、国家公职人员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等心理学知识,并进行了挑战自我,发挥潜能的拓展训练,还考察了历史悠久的中原文化。
在从事职称政策的知识讲解中,总行人事司的李中红处长的讲解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人才政策和人才发展环境。在这一部分,李处从人才政策和人才发展的历史环境入手,雄辩的指出,我行人才的发展环境正在越来越好。二是国家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在这一部分中,李处长向我们详细讲解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xx)》、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xx)》,让我们对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有了明确的认识。三是人民银行人才发展状况和方向。在这一部分中,李处长让我们更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并增强了发展信心。四是人才发展的核心——能力建设。在这一部分中,李处长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有效方法论。
在专业知识的培训中,我们系统学习了总行征信局黄慕东副局长为我们讲解的征信基本范畴、我国征信业的发展及现状、征信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系、征信法制制度建设、征信管理的任务等征信的相关知识,从而对征信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经济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工作了,有了全面系统而较为深刻的认识;系统学习了总行反洗钱局鲁政副处长为讲解的洗钱概念的理解与变化、金融反洗钱工作机制的演变、国际反洗钱工作发展现状、目前金融反洗钱执法常见问题等反洗钱的相关知识,深化和拓展了对反洗钱的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的领会和认识,对不管是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识别和避免一些误会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系统学习了金融出版社张红地副总编讲解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的理论和实践相关知识,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在我国的重要性、与西方不同的独特性路径和制度设计、法定存款准备金在我国经济中进行流动性对冲和日常货币管理的功能和效用几个部分,对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一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萌发出来的新生有了更为深刻和符合中国国情的认识;系统学习了广东金融学院代院长陆磊教授为我们讲解的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面临的变局,包括当前金融稳定面临的巨大压力、前期体制性红种消失、我国需要转型与变轨,确定新的发展方向和切换长期增长引擎,及相关的政策预期等问题,对我国宏观经济有了深刻的整体性把握;系统学习了郑州大学周文顺教授所讲解的当前国际局势热点透视,对全球政策经济与军事问题有了全面而较为准确的把握。
在研究工作的方法论方面,系统学习了总行研究局王宇副司长为我们讲解的如何做好金融研究工作,认识到了研究工作需要热爱并不断清晰自己的思路,也需要用认真的态度去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和思维能力,还需要回归到常识中,对常识有正确和持续的把握,要锻炼自己的逻辑框架,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为我们做好金融研究工作提供了有效而可操作性极强的方法论,对培养五型干部的人民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关于班干部培训心得感想 篇32
20xx年11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教育系统第二期中青班干部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并认真听取了两位专家的专题讲座。这样的学习和培训对于刚刚走上德育工作岗位的我像一场及时雨、一座加油站,使我开拓了思路,增长了见识,还使我结识了很多同行,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当天学习结束后,我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今后的德育工作展开了很多的设想,思维和理念上的进步使我对自己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大的自信,脚下的步伐更扎实了。
一、做一名有“执行力”的德育主任
学习了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张志永博士讲授的《领导者执行力建设与提升》后发现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学校的德育工作面对领导、面对教师、面对学生、面对家长,他的工作范畴是非常广的,但是德育工作的指向性又非常的明确。这无疑对于从事德育工作的我来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学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首先,工作思路要体现一个“细”字。“细”就是一项任务、一件事情需要协调到位,监督到位,反馈到位,总结到位,确保工作开展和任务落实;对任何一件经办的工作,都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敷衍和虚假。德育工作无小事,要把每件事情作为大事来看待,力求做到零失误,坚决不让上级下达的任务在我手中延误,不让教师和学生的待办事项在我手中积压。
其次,工作节奏要把握一个“勤”字。“勤”就是不拖不等不靠,及时向上衔接,向平行沟通,向下督促,加快工作节奏,使上下左右形成强大合力;对职责以外职责不明的工作,不推诿、不坐视不管,要积极沟通协调,做到工作不留空档,保证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
第三,工作作风要狠抓一个“实”字。“实”就是要力戒形式主义,讲求实效,不漂浮,不图形式,沉下心来干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重视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努力构建温馨的对话场景,用智慧的方式和有效的技巧,与学生进行一种平等的沟通,一种平等的探讨。
二、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张志永博士在讲座中提到了“破窗理论”,我觉得这个理论就是学校的德育工作一个体现。而作为教师的我们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又要怎么样面对呢?我们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我校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窦胜功教授的幽默风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他主讲的内容是情商,但是我学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做人的道理和方法。讲座过程中他讲到了一个小故事,是关于控制力的。一个老师让他的学生戒烟,学生说您都吸烟?我怎么戒烟?老师听到后毅然的戒掉了自己的烟。我很感慨,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师我更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将粗话,要讲文明礼貌,要求学生不乱仍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