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精选30篇)
五、亦师亦友拉近关系
亦师亦友,是用来形容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但我认为,师和友的侧重点还是师,而师区别于友的最大特点在于严肃和权威,在教室,在课堂上,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你就是老师,你必须坚守你的严肃和权威,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原则性问题时,不允许学生嘻嘻哈哈的,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控制局面的魄力,比如说自习课的时候你进教室,里面吵吵闹闹的,你一声“安静”,教室里要立马安静下来,你在处理一个同学的问题时,他和你嘻嘻哈哈,你一声“严肃点”,他立马规规矩矩,如果这个时候还和他讲什么“友情”,那就是你班主任的无能。当然这样的权威和严肃不是靠自己吼出来的,而应该是学生敬出来的,在关键的时候他怕你服你,是因为他敬重你,这就不得不谈到友,我认为师生之间的友主要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学生对老师信任上,这一点的主动方还是在于老师,只有老师真正的关心了他们,在生活中接近他们,学生才会对老师有足够的信任感,他们才愿意和你交流,这种交流就是一种友谊。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向自己的学生示弱,想在学生面前充当神,我觉得这恰恰是在远离自己的学生,其实,要学生愿意接近你,首先得让你的学生认为你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有自己的弱点,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老师在生活中是完全可以接近的。亦师亦友,多么好的一种境界,但要到达这样的境界,真的还有很多去体会的,我觉得我在这方面的尺度把握上还远远不够,我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也希望各位给予我帮助。六、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很不爱干净,成天在泥地里摸爬滚打,一身脏兮兮的。家长用过许多的办法——打过、骂过、哄过,都无济于事。一位退休女教师知道这件事后,送给女孩一件非常美丽的连衣裙。这个女孩再也没有在泥地里玩过,因为她怕把这件美丽的连衣裙给弄脏了。实际上,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美丽的连衣裙,那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美。在班级管理中,给学生以适当的赞美往往能收到奇效。无论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辞。
总之,在班主任这个工作岗位上,我们都付出了自己的辛劳,曾经烦过,累过,但同时也收获过,收获过学生的成绩,家长的表扬,同事的赞许,领导的肯定,当然更多的是收获了和学生共同成长的那份快乐!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我们在创造的同时,也在享受着,我想这正是班主任的魅力所在吧!
高校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篇17
魏老师管理班级主要靠两大点,一小点。两大点,一是民主,二是科学;一小点就是引导学生强身健体。
班主任主要是在学生的广阔的心灵中耕耘。人们常说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那么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以一种神圣的态度去对待。在这个神圣的花园里,我们要用我们的热情与爱心去浇灌每个花朵,要对得起每位学生。
班主任工作辛苦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更辛苦。对着刚进入小学大门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班主任老师要领着孩子参观新的校园,了解小学生活,尤其要抓孩子的安全问题。孩子毕竟小,好奇心又特强,孩子的安全问题成了班主任老师的最关心的话题。我刚跨入教育这一神圣的职业,对着那每一张可爱的笑脸,我充满了激情,一上班我就担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工作之后才知道做老师有多么的辛苦,后来我读了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收获很多。
一、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埋怨、灰心、等待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难教,自己的脾气也变得更槽糕,一事当前,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战胜困难,而是先指责埋怨一番。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这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
我体会到,比较有效、比较实际的做法,还是先从改变自己做起。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责环境,可能一丝一毫也不见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助长别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蛮。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气中的一分,用来改变自己,就能使自己发生变化。
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二、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
在火车上对乘客而言.我是挤火车者。对全人类而言,我只是五十亿分之一,微不足道的一粒沙子。换个角度,有什么不微小呢?地球在太阳系还算个东西,太阳像西瓜那样大,地球毕竟有豆粒那么大。到银河系呢?还有豆粒那么大吗?不也成了一粒尘埃了吗?
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
三、多互助
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咱们不要埋怨学生难教,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理怨患者难治一样,医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给治了,那他的医疗水平不会高。班主任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后进学生帮助了咱们,帮咱提高了教育水平。当然咱们也帮助学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所以咱们这个组织叫互助组。
四、多学习,少批判
如果总是忙着去寻找别人的缺点,自然无暇顾及人家的长处.自然就失去了学习吸收别人的优点长处.吸收营养的机会。
与人交往时,从吸收的角度出发,益处也很多。一位班主任有什么样的观念,常常影响到学生。
五、.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平时多枪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多干活,少闲着,这样,体力就好,适应能力就强。
人的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
为了适应明天的需要,我们今天就该储备能力,增长能力,而增长能力的有效途径便是: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即使不是为了明天,仅仅为了使我们今天活得有价值,活得少一点懊悔,多一分自豪,我们也该多抢桃重担,少推卸责任。
六、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
人在一件又一件地不断做实事的过程中,心里会产生自豪感,快乐感。至少在忙着做实事的时候,没有时间烦恼忧虑。
能助人时且助人。没有能力相助时,也决不贬低人,决不嘲笑人。
人生苦短,人好不容易才获得一次在地球上生活七八十年的机会,人生值得高兴的事情又这么多,如果不学会笑对人生,那真是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
高校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篇18
“我认为一个人首先要适应环境,享受美好人生。生活不能没有理想,但人类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目光苛求生活。”这是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所谈到的,我认为挺有道理。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尤其是那些成长中的孩子更是如此。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班主任就不必为学生的诸多缺点而烦恼,我们要少埋怨学生,多调整心态,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作为一个小学班主任,每天要面对四十多个学生,努力的、听话的、淘气的、顽皮的,应有尽有;学习、生活、身体、品德,样样都要管。在学校的每一分钟要管,上学放学路上要管,在家表现还要管,哪天要是没有十件八件的烦心事等着你处理,那可真算是过节了。工作劳心劳力还不一定能让你体会到多少成功的喜悦,要得到快乐那更是难上加难。可是魏书生老师却让我感受到当一名班主任也许是苦的,但更多的是一份快乐。你看他从不抱怨环境如何,总是积极地适应环境。在《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一篇中,魏老师讲到了自己挤火车的经历:人家踩他脚,他冲人家笑。再踩,他连说没关系。说得人家不好意思,只好来一句:“对不起。”再想,他明明是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都有座的人,坐火车连个座位都没有,他却能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在火车上对乘客而言,我是挤火车的;在沈阳市,我只是五百万市民之一;对全人类而言,我只是五十亿分之一,微不足道的一粒沙子……就这样他一下子就把事情想通了,自己心情也顺了。我们就应该多学学他那平和的心态,那样,班主任工作不再是烦恼的,而是快乐的。
魏老师喜欢笑,他把笑作为处理问题的法宝。在《笑对人生》一节中举出了十种提高笑能力的方法,如做感兴趣的事,唱几首歌等等,虽然谈的只是方法,但是何尝不是魏老师豁达心态的体现呢?如果没有好的心态,怎么能笑得出来呢?所以在学习魏老师提高笑能力方法的同时,我们应该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平常心对待工作。平日里一忙起来,自己便忍不住抱怨学生、抱怨学校、抱怨家长,一个“累”字常挂在嘴边,这个时候想想魏老师的方法,笑一笑,唱首歌,是不是能立即忘却烦恼那倒不能肯定,心情应该会好很多吧!自然我不可能达到与这位大师级人物的境界,也不可能与他相提并论,但为了生活得更快乐,我们或多或少可以学到他的一些快乐生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