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精选30篇)
二、严抓德育
班主任工作,千条万条,德育工作是第一条,这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深刻体会。俗话说得好,玉不雕,不成器。学生的教育离不开严格的纪律约束,针对小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差,自制力不强的特点,应该制订严密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增强教育力度,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促进行为规范。就一个人发展的辨证关系来看,德、智、体、美、劳五者是不可缺的基本因素,它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其中德育又是最基本的。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主要特点,又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点。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一方面,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制订相应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班级学生遵纪守法的行动指南。上好思想品德课,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制订了《班公约》、《卫生评比》、《红花中队评比》、《操行奖扣分条例》,通过全面的强化性的管理,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思想行为,而又用奖励措施,促进学生严格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勇于与不良的现象作斗争,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记得我在接一个四年级班的时候,小学生处于中年级,争强好胜,加上在村中陆陆续续地开了不少的电子游戏机室,本班有不少的男生迷恋上去,造成无心向学,思想品德极差,直接影响了班风,整个班都陷入了黑洞之中。这时,我不失时机制订了《争当文明学生,从我做起》,及时给学生敲响了警钟,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方面是按章办事,强化管理,严格要求学生。要工作中,抓好班级制度的建设,强化各项规章制度,针对小学生的过错行为,按照不同程度进行教育,做到一视同仁。如有的学生喜欢睡懒觉,不肯起床,这必须引起重视,及时进行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使学生认识到怎样才能做好,对那些迟交作业、抄袭作业,必须毫不留情地要求他们改掉,不能出现任何不良的苗头等等。这样,不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后进生,同等对待,从不手软,使学生增强了纪律观念,为创建良好的班风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其次,另一方面是学习时事,参与各项活动。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如教师孤立的把学生放在一个笼子,长大后他们又会成什么的样子。作为班主任应该多指导和帮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多留心周围的一事一物,处处做一位有心人,还要多参加必要的活动。如元旦文艺表演、法制展览、春游、秋游、捐款等,把自己的学习和实际联系起来,成为未来建设的有用人才。
三、抓好智育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到学校里来,就是为了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本领,为以后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没有现代的科学文化,不论有多大的雄心壮志,也只不过空有一腔热血,无法实现。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而教师是言传身教者,如抓不好学生的学习质量,那也谈不上完成工作。现在社会上经常讨论的什么素质教育,减负减压,班主任如把握不好学生的学习,就很难完成本职工作。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的家长比教师具有高得多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水平,但他们却取代不了教师的教育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全面指导学生学习的条件,他们只是专才,而不是通才,而班主任应该是通才,才能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所立足,也教育下代,培养下一代如何面对世界。还有,到了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存在偏科现象较为严重,不喜欢写作,说到底就是学生不想开动脑筋,不看课外书,少观察引起的。我在教学中采取情景教学,熏陶学生,在不知不觉教会他们多观察,积极动脑;对于看课外书,我让学生在每节语文课课前五分钟请一位学生讲故事,使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也促使他们多看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班主任不仅要做好学生的工作,还要从各方面统一、协调好,避免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四、班风建设
对于班级管理来说,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全班同学,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以实现全班同学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达到学校所规划的教育目标。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一个优良的班风是班主任、教师辛勤劳动的成功回报,是智慧的结晶,它具有自我教育功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是班主任、教师强有力的助手,在实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在保证良好的教育教学效率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班和一个“坏”班在实施教育、教学时,则可谓有“天壤之别”。作为班主任,个个都想自己教的是一个“好”班,那么,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组织成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集体呢?我非常欣赏全国特级教师毛蓓蕾老师的做法,我在工作中无意地把其做法渗透进去,先给全班每个同学都分配一项合适的工作,并建立服务员制度,使全班每个同学都轮流做值日----学生们自豪的称之为“小当家”,值日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处理班级一天中经常性的事务,如上课时喊口令,带领全班同学向老师行礼,课间领做眼保健操,课后带领值日生打扫教室等工作,让每个同学都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这样,一个健全良好的班风建设起来了。
总之,作为一个班主任,只有做好以上四项工作,才能调动各种教育力量,协调一致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做好班主任的本职工作。
高校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篇27
小学班主任,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的角色。当孩子们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他们细心的体贴和温暖;当孩子们有了缺点,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严肃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帮助他限期改正。于是,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发展以至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咨询健康等情况。在一年级的讲台上夸过了近4度春秋,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于是,我经常利用班会、夕会、课前、课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的及时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守纪律。
二、细处关爱,亲近学生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七、八岁的孩子们整天在妈妈的怀里撒娇,都不讨厌妈妈,为什么?因为妈妈疼他们,爱他们。毫不吝惜地把一切献给他们,所以孩子们也深深的爱自己的妈妈。我常想,一个低年级的班主任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要当个好妈妈,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要拿出自己的爱心去“哄”他们,“骗”他们。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跳绳,我帮他们剪指甲、整理衣服等。这样,孩子们跟我亲热起来了。我还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每天表现好的小朋友我会口头表扬,奖励红花,给评比栏里上贴
红花,有时会摸摸孩子们的头等。虽然这些举动在成人眼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可是在孩子的心中却能产生巨大的涟漪。
三、具体要求,指导到位
心理咨询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能熟知轮廓,但不注重细节。我常听一些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听不懂大人说的话。”我在工作中曾经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没讲清或学生没听明白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学生们只能是瞪着眼睛看着你,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或者其行为往往事与愿违。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而且不利于他们掌握做事情的技能。那是当班主任的第一年,那时对孩子的认知能力缺乏研究与分析,再我眼里,扫地、拖地这种没有难度的事吩咐下去让孩子们自己完成,应该是一件及其简单的事,这个还要教吗?当我一味地叫孩子们认真扫地时,结果可想而知,非常地不尽如人意,检查员来我班检查卫生时,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开始时还认为是孩子们打扫卫生不够努力,后来才意识到,并非他们不努力,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