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精选31篇)

2024-04-16 19:37:45心得体会打印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精选31篇)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就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坚持贯彻落实十八大就业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全市经济中心工作,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以开展“十百千亮点工程”、“一网五点建设”、“基层平台建设”和“千名干部下....

  六、强化卫生领域执法力度,在法治保障上补短板。一是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执法力度。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二是要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三是加强公共卫生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卫生健康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四是要在法律框架内严格执法,一方面对不依法履职人员必须严格问责,另一方面切实把握好执法尺度,依法防疫,做到主体适格、措施适度,防止出现借疫情防控之名、行违法犯罪之实的行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篇10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xx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市卫生局推进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正在实施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项目,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城市、农村居民提供统一、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1654”发展战略,即建立一个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六个县级数据中心,形成“一总六分”的信息化建设构架,开展五项业务应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构建纵横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互联互通,区域共享,实现全市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统一管理。

  二、阶段目标。

  (一)20xx年6月30日前,扩展完善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搭建6个县级数据中心,在全市范围启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20xx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20xx年底,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50%以上。

  (三)20xx年底前,全市实现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免疫规划九项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四)20xx年6月30日前,扩展平台功能,开展双向转诊、在线培训、绩效考核、信息发布、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等试点建设。

  (五)20xx年底前,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多系统集成,功能扩展,接口开发,建立统一的集成交换标准和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等现有数据资源的整合,形成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五项业务应用于一体的`基层公共卫生管理信息平台。

  三、实施范围。

  全市六县(市、区)。

  四、近期工作任务及职责分工。

  (一)市卫生局。

  负责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设计规划、安排部署、培训、督导与考核;负责在省卫生厅的支持和指导下,联合省、市、县信息技术人员对各县(市、区)数据中心搭建、系统安装、调试、升级和维护进行协助和指导。

  1、成立德阳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行政协调组和技术专家组,成员组成如下:

  (1)行政协调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行政协调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组织专家对各县(市、区)、各市直单位上报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评审;依据国家统一数据标准和业务规范,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培训、指导、评估和考核。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办公室主任由兼任。

  (2)技术专家组。

  组长:XX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

  成员:

  特邀专家:

  1、专家组主要负责对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进行审议;对各地各单位上报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评审;参与全市重大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设计、研发、培训、指导和考核等。办公室设在XX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办公室主任由兼任。

  2、开展应用培训(20xx年3至4月)

  市卫生信息中心在省卫生信息中心的指导、支持下,组织开展对各县(市、区)系统应用培训,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到各县(市、区)开展现场指导;XX市卫生局负责承担具体培训任务和技术支持。

  3、开展督导检查(20xx年6至11月)

  市卫生局组织开展对各县(市、区)区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应用情况督导,确保系统使用的规范性、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顺利完成今年医改目标规范化电子建档任务,推进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

  4、完善市级管理平台(20xx年12月底前)

  在现有的德阳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补充、完善搭建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和区域协同平台,逐步实现对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统一管理。

  (二)各县(市、区)卫生局。

  负责本地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实施,安排部署、组织协调和督导考核;建设县级数据中心及运行网络环境(网络带宽、服务器、交换机、安全设备),有条件的地方可配备移动数字处理机;在省、市技术人员指导下,负责对县级数据中心进行搭建、管理、维护和升级等;开展辖区内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

  1、建立工作机构(20xx年3月)

  各县(市、区)成立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落实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科室和人员。按照省、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安排和要求,争取政策和经费保障,积极推进本地区信息化建设工作。

  2、制定工作规划和方案(20xx年3月)

  各县(市、区)卫生局在省、市推进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计框架下,根据各地信息化建设现状,制定本地区的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3、配备系统所需软硬件(20xx年3至4月)

  各县(市、区)卫生局对照新系统启用要求,着手配备完善相关设备、设施,保证区域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尽早启用。

  4、组织开展培训(20xx年3至4月)

  各县(市、区)组织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有关人员参加区域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集中培训,并组织分级培训和指导。

  5、安装调试系统上线(20xx年4至6月)

  各县(市、区)启用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尽快将原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纸质数据录入新系统,实现统一信息化管理。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篇11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现就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奉行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 ”和“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建设,市人大常委会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支持,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市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医疗服务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截至 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x家,医疗机构床位总数x张(其中重症医学科床位X 张),医疗卫生人员总数x人(其中卫技人员x人);按户籍人口测算,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x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 人,每千人口床位x张。全市人均期望寿命81.71 岁,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 170.08/10 万,孕产妇死亡率3.17/10 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X‰,婴儿死亡率 X‰,主要健康指标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医疗卫生战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受住了空前严峻的考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誉。

  (一)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共设立乡镇卫生院x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X 家,村卫生室x家,“20 分钟医疗服务圈”基本形成。投入流动社区卫生服务车 X辆,偏远山区、海岛群众实现“家门口就医”。坚持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模式优化。率全省之先建成x个县域医共体,实现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全覆盖, 市医共体省级试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区在医共体建设中探索慢病分级诊疗试点等特色做法,获国家、省两级卫健委领导点赞;苍南县在全省率先实现与辖区 4 个医共体的一次性谈判、集体签约,得到省政府 副省长批示肯定。启动实施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年基层基本建设投入x亿元,新改扩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x家,改造提升村卫生计生室 X个。全省首推“全专融合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设,组建队伍x支,建立基层健康管理服务基地x个、服务点x个,完成x万户低收入农户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签约服务率达X%,其中十类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 X%。推进 -全科医生培养合作项目,每万户籍人口全科医生数同比提高X%。全市累计招录定向培养基层医生x人,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现场会在 召开。探索开展慢病医防融合试点,基层糖尿病防治项目通过全国唯一专项评估。 年,全市县域就诊率平均增幅达 X%,基层就诊率达 X%,居全省前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