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精选31篇)

2024-04-16 19:37:45心得体会打印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精选31篇)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就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坚持贯彻落实十八大就业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全市经济中心工作,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以开展“十百千亮点工程”、“一网五点建设”、“基层平台建设”和“千名干部下....

  三是创新服务机制,推进担保体系建设。按照省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要求,我们积极支持金融部门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专门印发了《灵宝市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灵政办〔20xx〕16号)。今年以来,已开发运用新型信贷产品13个,其中,林权抵押贷款、仓储抵押贷款两个信贷产品得到省人行向全省推广。各金融机构运用新型信贷产品增加贷款2亿元以上。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分别成立了服务中小企业专门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快捷、高效的信贷服务。积极推进担保体系建设,组建了财政控股,民营资本参股,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华炜担保公司;依托志成金铅公司,成立了金利小额贷款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途径。目前已为企业提供担保7000多万元,为民间融资担保1.5亿元。我市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效果,在20xx年7月16日信阳市固始县召开的全省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

  (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确保金融运行安全

  一个地方的金融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安全。近年来,我们不断增强金融安全意识,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加强领导。按照“政府主导、人行参谋,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要求,专门成立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经济金融运行分析会议制度,及时分析研究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信用体系。扎实开展了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改善信用环境,建设信用灵宝,构筑资金洼地,推动经济发展。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创建信用村81个,评出信用农户80607家、信用工商户900多户,农户信用贷款余额达2833万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4004万元;为100个重点项目及企业争取授信81.7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32亿元。同时,由于我市金融环境明显改善,吸引了中信银行、广发银行、民生银行、洛阳交通银行等域外金融机构,为我市企业及项目拟授信额度24亿元。三是依法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成立了以纪委、监察、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的依法清收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协助金融部门清收各类不良贷款。截止目前,共清收不良贷款245万元。三是支持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去年以来,我们先后帮助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8700万元,有效化解了金融风险。

  三、建议

  在省金融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的金融工作有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与上级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政府、银行和企业的沟通与协调,支持金融改革,建立健全信用体系,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和谐健康发展。同时,我们真诚希望上级金融部门及各位领导继续关心、支持灵宝的金融工作,在信贷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加大授信额度,增加信贷投放,帮助我们更好解决企业发展、项目建设融资难问题。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篇26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县卫计局的坚强领导下,我院按照公益办院的宗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得到较快发展,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下面,我将中心卫生院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镇位于x县东南部,版土面积x平方公里,辖x个村和x社区,总人口x万。中心卫生院始建于x年,占地面积x㎡,业务用房面积x8㎡,担负着全镇人民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周边四个乡镇的部分医疗急救服务。现有职工91人,开设病床x张,年出院x人次,门诊xx人次。打造了完备的现代化医疗信息系统、远程会诊平台,具备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诊治能力。全镇下辖x家村卫生室,在编村医50人。

  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基础建设卓有成效

  我院于x年新建了行管公卫综合楼,x年又耗资x对业务综合楼进行了重新规划布局与装修,住院部分科设置,达到“四化”标准,病人诊疗更加舒适方便。分年度对全镇x家村卫生室进行了优化建设,均达到了“五化”标准,卫生室服务环境大为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我院通过“外引内修”,不断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素质,夯实发展内涵。一是加强人才引进,近三年共引进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9名,为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增添了强大动力。二是与上级医院签订人员培训协议,三年来选送31人到县级以上医院进修,214人参加市县级短期培训。每年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授课10余次,每月均请上级专家来院指导手术、会诊。三是强化院内培训。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每年组织院内培训30余场次,举办技能操作竞赛、业务技能考核不低于4场次,不断强化医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

  (三)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一是完善质控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对全院各科室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对日常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全面贯彻落实18项医疗核心制度,不断优化就诊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近几年无医疗事故和大的医患纠纷发生。二是强化急诊急救,护佑生命安全。加强院前急救和急诊工作的管理,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对急、危重病人畅通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后付费。“120”年接诊病人xx人,急危重转诊xx人,未发生因急诊急救处置不力而引起的矛盾纠纷。三是加强特色专科建设。今年在“国医堂”的基础上,单独成立了中医康复理疗科病区,形成了以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现代康复理疗相结合的特色诊疗科室;成立了烧伤治疗专科,填补了区域空白,社会反响良好。

  (四)惠民政策有效落实

  一是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覆盖。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治未病”意识,规范开展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开展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实施健康管理,打造健康小屋,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与危害,不断提高全人群的健康水平。二是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专人负责药品网上采购,基本药物使用率100%,运行已经走入正轨。三是严格执行医保政策,提高参保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近三年,全镇参保率均在99%以上,三年来共为群众报销医疗费用1427.2万元,惠及群众7.9万人次。四是是开展保障基本医疗服务改革试点,自20__年x月x日起实行按床日定额付费,通过控制药品、耗材、辅助检查费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最大限度控制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呈现出“三下降一提高”(例均费用下降、例均床日下降、患者例均自付费用下降,实际报销比例提高)的良好局面。

  (五)医院文化引领发展

  我院始终把建设自己的医院文化,打造“区域诊疗中心”作为“内功”来修炼。确定了院训、院徽,愿景,创办了院报,目前已发行48期,开通了医院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了与辖区群众沟通的桥梁。通过经常性举办演讲竞赛、文体比赛、岗位练兵等活动,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和事业成就感,凝集人心,积聚合力,增强了干部职工团结协作、争先创优意识,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六)健康扶贫精准有效

  一是开展精准扶贫对象慢性病门诊免费医疗工作。对贫困对象身患高血压、糖尿病需长期服药的逐人建立台帐,免费发放日常治疗药品,进村入户开展健康体检,为贫困对象提供了健康保障。二是全面落实我县健康扶贫“三提三免三兜底”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切实解决贫困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三是开展结对帮扶助力脱贫。经常性深入挂点扶贫村,开展入户调查走访,帮助完成帮扶工作计划,为贫困居民提供医疗援助和健康保障,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医疗业务发展不匹配,服务能力提升遭遇瓶颈。现有业务综合楼建于xx年,使用已达30年,且多次维修改造,已成危房;上级编制床位数仅64张,实际开放床位146张,仍时常需要加床,病区负荷已达极限。

  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同时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是基层医疗队伍人才不足。因基层医院和县直医疗机构待遇相差较大,县级绩效工资为基准线的1.6~1.8倍,乡镇卫生院才1.2倍,目前医院仍有临聘人员54人,编制无法解决,人员经费不足,高水平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人才流失严重,基本每月都有流动人员,致使医院服务能力萎缩。同进村医养老保障问题未解决,导致老村医退不出,新培养的村医安置不了,村级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三是医疗设施设备落后。特别是缺乏CT等大型诊疗设备,每年有大量患者因不能明确诊断赴上级医院诊治,加重患者就医负担,贻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