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4人物王娅事迹学习心得(通用32篇)
缔造于上世纪80年代的女排精神,不仅成为了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因契合时代需要,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整个国家锐意进取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女排精神渐渐受冷,有人说女排精神过时了,那个靠拼搏精神取胜的时代过去了。这无疑是对女排精神的曲解和误读。
20__年,重新执掌中国女排的郎平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奋斗精神永不过时》,文中称:“在实现自己梦想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应发扬永不放弃的精神去战胜它。只有具备这种为梦想而努力拼搏的精神,才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成就。”两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排再次傲视群雄,重返世界之巅,凭借的不正是这种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永不过时的奋斗精神,和对这种精神一直以来的坚守和传承吗?
经过一代代中国女排的传承和发扬,今天,新一代中国女排正以新的姿态展示和丰富着新时期的女排精神。除了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这其中还有求新求变的不断创新、开放包容的博采众长、淡定自若的成熟心态等闪烁着科学化、职业化、国际化光芒的科学精神。这些都将成为中国女排新的瑰宝。
岁月轮回,精神永驻。新时期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所焕发出的持久魅力,已成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贵精神财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动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大力学习弘扬女排精神。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四大难题”日益凸显,行业发展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困难,迫切需要我们学习弘扬百折不挠的女排精神,坚定信心、奋勇拼搏,勇敢面对困难与挑战,汇聚起磅礴的力量,在实现行业“十三五”“两个略高于”发展目标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要学习女排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越是在困难面前,越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气神,“一分一分咬牙顶”,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克难关、创佳绩。学习女排团结奋斗、共创佳绩的协作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发挥集体力量,共谋发展之策,同做添砖加瓦之事,聚焦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实现行业“十三五”良好开局。学习女排脚踏实地、苦干实干、追求卓越的专注精神,努力发挥潜能,激发创造激情,保持战略定力,努力把挑战变机遇、压力变动力,将行业“十三五”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学习女排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举措、创新的手段,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的增长点,不断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时代精神是绵延不绝的文化血脉,是发展创新的兴业之魂。让我们以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为激励,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实现烟草行业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感动中国2024人物王娅事迹学习心得 篇8
感动中国20__年代人物揭晓,在这个获奖名单当中,有这么一位科学家在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统计物理和场论四个领域拥有13个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他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华人学术实力的天花板,被公认为理论物理学史上的顶级大师。
他为中国科学事业默默奉献五十余载,他说,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
他就是代表着华人世界里最高科学成就的杨振宁。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些无良的媒体对他的科学成就,和对中国的贡献选择性失明,却故意去放大他的生活和隐私。这就使得不少人不了解这位科学家的科学成就以及对国家的贡献。实际上,杨振宁所做出的科学成就以及对于中国的贡献已经远远超乎了一般人的想象。科学家颜宁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杨振宁先生,你是我们的‘爱豆’。我可能毕生也无法达到您的高度,但从您可以看到华人可以到达怎样的高度,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
1956年,杨振宁和另外一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名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的论文,正式提出了“宇称不守恒”,这是一个什么级别的科学成就呢?
当时两人找到有着“东方居里夫人”之称的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希望她用实验验证了这个发现。吴健雄等物理学家还真的成功证明了“宇称不守恒”。于是,就在第二年,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授予了杨振宁和李政道,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宇称不守恒”的成就对于99%以上的物理学家来说是无法企及的高度,更不要说能拿一次诺奖都够一个科学家吹一辈子的,毕竟一共不到1000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可是你不知道,“宇称不守恒”对于杨振宁来说,不算是顶级的科学成就。如果把他一生做出的科学成果排一个顺序,在四大领域有13项诺奖级别的成就,而“宇称不守恒”顶多能排到第三位。那他最大的成就到底是什么呢?
感动中国2024人物王娅事迹学习心得 篇9
感动是一种特别让人期待的感情,因为哪里有感动,哪里就会有勇气,就会有信守,更有情也有爱。
看完了《感动中国》,我的心中五味杂陈。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排雷战士——杜富国。
在边境扫雷行动中,而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受了重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同组战友则被他掩护在身后,只有脸部受了轻微擦伤。
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示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已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在看到视频中那个曾经拥有明亮如炬的双眸,对镜头扬起快乐的笑脸的男人,如今却被洁白的纱布蒙上了眼睛,两个空荡荡、看上去极其不自然的袖口提醒着我他的遭遇。我的眼睛湿润了。可他在舞台上站着,神采飞扬地回答着主持人的问题,透过那洁白的纱布,我仿佛看到了他自豪坚定的眼神。
舍生忘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我从杜富国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的存在,而这恰恰体现出了人性的光辉。那句“你退后,让我来”,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回放,回放,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想着想着,我不由落泪了,暗暗发誓自己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善良勇敢的人,为身边的人带来温暖。
以前的我,无论出了什么事都只知道一味地逃避责任,不懂得奉献,也不理解奉献。而杜富国,却在最危急的关头,选择了保全战友,还说出了那样的话,对自己可能会面临死亡这件事,毫无畏惧。也许在那一刹那,他会想到自己的伴侣,想到自己的父母,但是他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护住了身后的战友,这个决定既是为了战友的安危,也是为了他所热爱的这个国家。
“你退后,让我来!”这短短六个字,铁骨铮铮。一个缺了手臂的军礼,让亿万人为之一振,为之流泪。残存的臂膀演绎了最神奇的誓言,消失的双眸飘扬着最鲜艳的旗帜,用青春书写了永恒。
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感动中国2024人物王娅事迹学习心得 篇10
1979年8月,三机部发出《关于对歼8飞机实现全面技术改装可能性论证的通知》,要求601所组织力量进行研究,提出一个歼8大改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技术可行性论证和性能估算。之后,顾诵芬和601所领导班子毅然调整了方向,以主要精力投入歼8大改。
1981年5月18~26日,三机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歼8Ⅱ飞机方案论证会,国防工办副主任邹家华在会上宣布了国务院国防工办任命顾诵芬为歼8Ⅱ飞机型号总设计师的命令。随后,三机部下发了《国家重点型号总设计师系统和行政指挥系统名单》,何文治担任歼8Ⅱ行政总指挥。
此后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歼8Ⅱ改进的重点是突出低空机动性和超视距作战,并对与之相应的分系统进行更改。要实现超视距作战,最主要的是将原机头进气改为两侧进气,以便安装高性能雷达。歼8Ⅱ飞机作为歼8飞机的改进型,具有全天候拦射攻击能力。采用两侧进气,外压式二元三波系超声速进气道设计;换装增大推力的发动机;改进武器、火控系统和电子设备,火控系统的第一步为雷达和光学瞄准具,第二步为雷达和平显火控系统。
歼8Ⅱ飞机的研制,是我国首次在型号研制任务中运用现代系统工程管理方法。作为项目总设计师,顾诵芬根据我国航空工业当时体制的实际情况,在创建歼8Ⅱ飞机总设计师系统和相应的一系列工程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他自己的一套思路和办法,并在初建的几年中认真检查和总结经验,使之成为根据国情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随后由航空工业部相继建立了行政指挥、研制经费和工程质量的管理系统,结合我国航空工业和科技的实际现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这些管理制度,也为我国各个飞机厂所在以后设计、研制新一代飞机提供了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