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实习心得(精选6篇)
但是《联想1+1俱乐部》是一份内部发行的刊物,祥子当时已经知道如果要评职称的话是需要在正式的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当时正好省内的《大众日报》出了一个副刊《电脑特刊》,里面主要刊登一些电脑使用方面的知识,祥子就开始向这份报纸投稿,当时这次不象向《1+1俱乐部》投稿那么容易了,没有第一次投稿就发表,祥子就一篇篇的投。终于有一天,在和同事在打扑克牌时,突然发现地下铺的一张报纸上,有一篇文章的作者就是祥子的名字。就这样,祥子第一次在正规报纸上发表了文章,从此开始了向正规报刊、杂志投稿的历程,这些年来发表过文章的报纸和期刊有:《电脑特刊》、《电脑爱好者》、《电脑时空》、《电脑报》、《中国电脑教育报》、《网管员世界》、《中国有线电视》。反正每次向一个新的杂志投稿时,开始都很困难,总要投很多篇稿子后才能发表一篇,好在发表一篇以后就相对容易多了。
现在祥子投稿也早以不再是为了凑评职称用的论文了,而主要是为了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为自己留一份纪念。要说起来向杂志投稿有什么心得呢?那就是增强了祥子的信心,因为每次向一个新的杂志投稿,都相当于进入一个新的未知领域,而随着稿件的发表,说明我已经进入了这个领域,还有呢?
那就是激励祥子要不断的超越自己,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祥子每次都是在一份杂志上发表稿件很顺时就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虽然这个过程很难很累,没有了以前的成就感,但是如果祥子只是停留在一份杂志上,水平也就不会有所提高了,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四)如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祥子稿件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但有一个原则没有改变,那就是源于工作实践,源于对于问题解决过程的总结和反思。“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工作中不断出的问题、工程施工中需要掌握的新的技术都是祥子写稿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祥子并不害怕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相反的有一种勇于解决问题的欲望,因为这又是一盘很好的素材。如何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有了互联网以后,资料的获取更加方便,祥子经历了以下阶段:
(一)提供分类链接的网站,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内容还比较匮乏,分类链接可以让我们在一个网页上获取相对较多的信息。祥子当年就是在一个介绍169拨号上网能够访问的网站的帮助下,申请了第一个免费邮箱、登录了第一个BBS、拥有了第一个个人主页。
(二)专业的BBS,祥子很在就在网易的BBS里泡了,当时学什么软件,就进网易相应的论坛里看,经常发求助的贴子,当然也回复别人的问题。从此祥子知道了问题不是周围的人不知道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了,网上有众多的高手,他们有可能知道问题的答案。npsp;
(三)专业厂家的网站,比如我们使用了CISCO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祥子遇到问题后首先会登录CISCO的网站查看相关的资料,毕竟厂家对于自己的设备是最了解的。
(四)反思:在一位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找到了学习的自信
提示:虽然祥子已经工作多年,但学习却时时在进行,而学习能力也放在了首位。在此,详子想回忆一下以前一位老教师的言传身教。
祥子在山师大学习期间,初期学的很吃力,就在祥子对自己的能力开始产生怀疑时,《汇编语言》这门课却让祥子找回了自信。教这门课的老师是位老教师,他的一席话让祥子很受鼓舞,他是这样说的“我大学是学物理的,这门课我是自学的,我这么大年纪都可以学会,你们当然也可以”。正因为这位老师不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所以他讲课很有特点:不是将按部就班的将知识一股脑的灌给你,而是选择重点的几章教深教透,而且习题是当堂做的,布置下一道题,老师会巡视一圈,看看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接受情况,再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这种教法让祥子很适应,就跟着老师拼命学,慢慢的就入门了,有一次祥子正埋着头做老师布置的一道题,听到背后说“很好啊”,这时祥子抬起头,才意识到自己是班上较早做出这道题来的学生。
这种朴实的学风让祥子受益匪浅,意识到只要用心,再难的课也可以学的会。另外,计算机知识不再是高深莫测、高不可攀了,特别是跟别人介绍时,祥子总会用一些浅显易懂的话讲出来。就这样,不论是学习还是与人交流,祥子始终是一个好听众,虚心的学习别人的经验和优点。子曰: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作一个好听众,不仅在学习,特别是在工作中,是很有帮助的。这不,祥子的函授本科还没有毕业,就赶上了一个很好的应用所学计算机知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