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寒过冬安全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5篇)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尽可能避免不理智的行为和意外事故发生,
防寒过冬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篇34
今天,化学学院的教授给我们讲了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他讲到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实验室越来越多,但由于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实验仪器和设备的增多,实验项目与实验人数增多,使得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验过程中会经常涉及到触碰危险物品。与此同时,由于实验设备使用频繁,一些贵重设备使用不当很容易受到损坏,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导致人员伤亡。
在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虽然知道许多化学药品易燃易爆,一些化学药品对身体有害,但是每天都要接触这些东西,安全意识也就逐渐淡漠了。有因人员操作不慎、使用不当和粗心大意而引起的人为责任事故;有因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而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有因自然现象酿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爆炸性事故的发生,多为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或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易燃爆物品泄漏,遇火花引发爆炸。
在20xx年5月31日,浙江中医学院实验楼发生火灾,随后发生轻微爆炸,实验室内堆放着乙醇、丙酮、食用醇等化学危险物品,周围其他实验室也有不少化学危险品,食用醇就有250kg左右,要是大火引爆这些化学危险品,后果相当严重。还有在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室感染事件中,28名师生被发现感染布鲁氏菌——一种乙类传染病(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炭疽病等20余种传染病并列)。这些案例都可以警醒我们,安全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在开始实验之前,要先了解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电气等方面的潜在危险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在使用危险化学品、危险机械设备、激光设备、生物试剂时,要佩戴适当的防护镜;平时我们在实验室要禁止吸烟、喝水、饮食;实验室的地面要应保持干爽清洁,若有化学品泄漏或水溅湿地面,应立即处理并警示其他人员;要保持走廊进入楼梯通畅,严禁阻塞安全通道、消防通道和到达紧急用具、电源开关、气瓶阀门的通道。
我们水利工程在进行测量勘测时,必须按规定配戴安全防护用品,在进行作业时避让机械,躲开坑、槽、井,要选择安全的路线和地点;在高处作业时必须要走安全梯或马道,临时作业必须采取防坠落的措施;需要在河流、湖泊等水中测量作业前,必须先征得主管单位的同意,掌握水深、流速等情况,据现场情况采取防溺水措施;冬季施工不应在冰上进行作业。
通过这堂讲座,让我深刻的明白了在安全的问题上,容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生命是惟一的,是宝贵的,世界因为有了生命而变的精彩!
防寒过冬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篇35
快乐充实的寒假已近尾声,现将寒假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假期工作的组织领导。寒假前,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意见,对各项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召开专题会议,任务明确,强调落实。
二、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假前和假期中对库房、财务室、微机室、电教室、图书室、实验室等重点区域进行防火、防盗措施的全面检查,建立问题和隐患台帐,评估风险,加强整改。
三、全力维护校园平安和谐。假前与家长签订安全公约,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切实承担起校外学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假期加强了安全宣传教育,通过致家长一封信、校讯通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进行防意外伤害、防火、防盗、防溺水、防煤气中毒及交通安全、燃放烟花爆竹、文明上网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特别注意安全,严禁私自或结伴到结冰的河、池塘、水库等危险场所玩耍。不得自行到野外或人口密集、场馆集中的地方用火、玩火,保证了学生的假期安全。
四、完善假期值班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带班和工作人员值班工作,完善门卫登记、校园巡逻和值班制度,做好值班记录,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遇有突发情况及时上报。
五、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家长会时,校长和班主任再次强调假期学生的安全工作。
(1)进一步向学生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要求学生规范骑车,规范行走,不乱穿马路,不开电瓶车与摩托车,及小轿车等,切实遵守交通法规;
(2)严禁玩火,不燃放烟花爆竹;
(3)用电安全、燃气使用等家居安全教育,提高防火、防灾、防盗等自我保护意识;
(4)文明上网,远离网吧、游戏机房等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娱乐性场所;
(5)未经父母允许严禁留宿他人家中或擅自结伴外出游玩;
(6)不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不擅自举行小团体活动;以及其它各类相关教育,使学生在假期中真正做到了自尊、自爱、自护、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