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读书心得800字(通用30篇)
女主人公的遭遇是当时社会的代表,被人抛弃,失去亲子之后被主人撵走。走出那个“家”后,正如书中所说:“她遇到的一切人,凡是女人都把她当作摇钱树;凡是男人,从上了年纪的警察局长到监狱男看守,个个都把她看作玩乐的对象。对于任何人来说,除了寻欢作乐,除了肉体上的淫欲,世上其它一切都是无关紧要的。”她在这样的社会压迫下,自暴自弃,吸烟喝酒,从中可看出,当时社会作风的糜烂,似乎当时的女人充当的角色就是玩物,阶级分层是那么的明显,低层的女人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脆弱!
看了这本小说,结合其背景,让我觉得当时俄国的沙皇专制与我国的封建制度有几分相似之处。生活在这样制度下的人变得冷酷无情,阶级性强,面对他人悲惨的遭遇无动于衷,或是应该的。
《复活》书里所提到的牢狱里的许多人,都是被那些权势的人随便安个罪名,就要忍受身心的折磨,浪费光阴甚至是生命。在官场上,人人趋炎附势,戴上极其虚伪的面具;而低层的穷苦人民只能更加贫苦,社会如此的不公平,又有多少人能站起来反抗?没有,大多数人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他们认为他们应有的宿命,甚至失去性命也只能默认。其中,小说里提到的一个人克雷里卓夫----南方一个富有地主的儿子,让我钦佩。他成绩优异,本是一位科学家,偶然的他接触了革命宣传,目睹革命者受残酷刑法,他因此参加了民意党,四处奔波,被捕做牢后还患上了肺痨病。
在生命即将结束,他不后悔,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为的是尽自己的一份力,毁灭那个充满罪恶的社会制度,他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背景,受家庭思想的熏陶,还有如此正义,明智,勇敢的行为!试问:在当时又有几人能做到?我想托尔斯泰创作《复活》也许就是希望我们读过之后,更加真实地去了解社会,同时,对生活有所感悟,能够更加理智地生活。
复活读书心得800字 篇9
人类最初没有太多复杂的情感,可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人类大脑的进化,人类的思想变得复杂,产生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并出现了贵族压迫农民的种种卑劣行为。
而《复活》这本书便是一本痛斥人类黑暗的一面的书,同时又是一首歌颂人类的同情的诗。
全书以两位主人公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之间的爱为线索,讲述了在沙皇的统治下,社会的黑暗贵族的恶行人民的痛苦……而两位主人公之间的爱却不是所谓的“爱情”,而是人类最珍贵的“同情”。
聂赫留朵夫,全名德米特里·伊凡内奇·聂赫留朵夫。是一位典型的在黑暗社会中成长的贵族,曾经变得花钱十分大手大脚,无耻,还破坏了马丝洛娃的一生。直到后来看清了自己的丑陋,恶习,才明白了社会的黑暗,农民的辛苦。他为伤害了马丝洛娃感到罪恶感,为了能够消除这罪恶感,他不辞辛苦帮助了一个又一个被冤枉的囚犯。并为了陪伴马丝洛娃度过余生,将自己的大量财产留给姐姐,把土地分给农民,毅然前往西伯利亚。在他赎罪的这个过程中,他的心灵得到了解脱,在精神上成功的复活,不再是一个卑微的罪人。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异常沉重,一直在强调贵族们天性骄傲,内心的黑暗,令大量读者包括我都感到心中难受压抑,这样的风格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书中通过语气,外貌,形态,生动地将法官律师包括监狱长等人心中的黑暗描写得无比生动,彻底揭露了沙皇统治时的黑暗腐败。
其实,全书最令我感到震撼的并非聂赫留朵夫的正直善良,而是农民的反应。当他们听到聂赫留朵夫决定将土地划分给他们时,他们就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欢呼,感谢。而出现的是种种猜疑,愤怒,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思索了很久才明白:这是长期以来贵族对农民压榨的结果。他们当了一辈子的农民,连续几代人都被欺骗,使唤。这是他们不敢去相信这世界还有这样的人,眼前的这一片利益在他们眼中也变成了陷阱。这样出人意料的行为更令我领悟到社会的黑暗。
这本书在让我明白了人类最黑暗的一幕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人们同情的高贵,伟大。
愿现在的社会的人们能够都明白:富贵,权力,并不是一切。只有拥有爱心,博爱他人的人,才是真正活着的人,成功复活的人。
复活读书心得800字 篇10
突然的心血来潮,读了一本厚厚的名著,也懂得了为什么它能成为名著。
黑幕重重的政府机构,腐朽的上流社会造就了荒唐的法庭、黑暗的监狱、苦难的农村。人性:上流社会的人性。在这环境下,堕落,昏睡。
聂赫留朵夫作为一名公爵穷奢极侈,荒淫无耻的生活再正常不过了。精神的空虚使他无所作为。也许在他心底的深处有着一颗被深深隐藏的追求正义的种子。
年轻的时候他抱着“正义不允许土地私有”的观点把一块自己从长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如今继承了大量土地的他,既不能放弃产业,又不愿否定自己年轻时的观点。
年轻的时候他玩弄和抛弃了喀秋莎之后,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内疚。为了使自己快乐,他迫使自己不去想她,努力忘却。表面上他成功了,但内心深处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哪怕是他知道了喀秋莎生性放荡,自甘堕落之后。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在陪审席上认出喀秋莎后如坐针毡,内心展开一场复杂而痛苦的斗争。
聂赫留朵夫精神上尽管还有健康的因素,“精神的人”与“兽性的人”常在他内心发生冲突,他还几次进行“灵魂的净化”。他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后,主动上监狱去求她宽恕,并愿意与其结婚,以此来赎罪,可他正真地觉醒了吗?
没有!在法庭上他心惊肉跳,并非因为谴责自己的可耻行为,而是担忧自己名誉扫地,“目前他说考虑的只是这事不能让人家知道,她或者她的辩护人不要把这事和盘托出。”
但他又迈出了一大步,因为他鼓起了勇气去监狱里探望喀秋莎。这个充满空想的精神探索者终于采取了切实的行动……
就在他见到多年未见的喀秋莎时,他还没有在内心承认自己的残酷卑鄙,而是居高临下地审视被他蹂躏的不幸女子。只有在玛丝洛娃的精神完全觉醒下,他的心灵才受到正真地触动。“直到现在,他才了解自己的全部罪孽……发觉自己罪孽深重……感觉到他害了她到什么地步。……以前聂赫留朵夫一直孤芳自赏,连自己的忏悔都感到很得意,如今他觉得这一切简直很可怕。”
聂赫留朵夫自此才开始正真觉醒,背离了上流社会:否定了贵族(包括自己),分送了土地,为平民奔波。
复活读书心得800字 篇11
一场关于思想的深刻探索
听很多人说过,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这句话,让人没有一丝反驳的借口。他确实是个伟大的作家,在我看来,他也更是一个探索者。探索着人们的内心,在面对某种事情时的内心。一个作家,把那么多人的心理剖析得如此透彻,除了人物本身,他本就是一个神话,一个如同神祉一般的存在。
从他的这本书中,涅赫柳多夫的心理活动无处不在,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去说它是一个人,一个充满生气的人,新世界需要的人。他本是一个纯洁的少年,后来又成为了一个庸俗的中年人,再后来,遇上玛丝洛娃,她的出现如同太阳一般,顿时照亮了他心里的牢笼,把纯洁的他从黑暗中解救出来。自此,他跨上了一条光明大道。路途艰辛,不时冲击他大脑的东西让他头晕目眩,可是,这扎了根的男人,认定了要走的路,要给许多人带来幸福,尤其是玛丝洛娃。
玛丝洛娃,她的内心,她的生活与岁月,仿佛用着这笔墨描绘不尽,却也深深埋葬其中了。一个女子,能想到的只有安逸的生活,这不怪她迷入歧途,并习惯于那样的生活。对她来说,救赎和忏悔也是困难的,她贪图享乐,却因为涅赫柳多夫的坚持以及内心的颤动而把在迷雾中的自己拉了回来。后来,让人震惊的是,她说要与西蒙结婚的事。西蒙是个善良的男人,他愿意用自己将玛丝洛娃拉离苦海,而玛丝洛娃也愿意和西蒙在一起。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多夫伯爵的负担、愧疚以及痛苦。她爱这个男人,却并不是为了占有他以及她的享乐,她就只是爱他而已。
玛丝洛娃容颜老去,再没有以前的鲜艳美丽,并不是因为时间才这样。只是因为,她的心苍老了,憔悴了。但这样的她,却让人更加疼爱。因为这样的她,充满着慈爱与包容。
书中每个人都是可圈可点的,那些农民,仆人,大官,一个个人的想法都不同,但也无非是利己主义。而作者大概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次复活,足可以影响他们一生的复活。只有这样,世界上每个人才会与人为善,到处洋溢着欢乐和平的气氛。这种世界,却也只能存在想象中,涅赫柳多夫在努力着,却也遭到农民的猜忌与挖苦。人之间缺少信任,却也需要多点信任,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才能走得稳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