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二年级语文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通用33篇)

2024-06-20 00:27:28心得体会打印
二年级语文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通用33篇) 作为一名一线的普通教师,经过努力,渐渐地对新课标从陌生走向了熟悉,从战战兢兢走向了从容应对。对我来说,新课改是一场对话,一座平台,更是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我想随着我们课程改革的推进,老师们也会提出一些非常重要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水平的分级这方面,虽然做了一定的检验,但是是否合适?我也相信,随着我们的课程改革的推进,还会有一些新的成果会出来。

  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关于学业质量这部分。

  六、语文课程实施

  1、教学建议

  从课程实施这个角度,主要和大家分享两大部分的内容。一个就是教学建议。因为前面的每个学习任务群都有了具体的学习建议,因此在课程实施这部分的教学建议都是一些原则性和导向性的一些建议。

  我是从“目标确定”、“内容选择”和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能够充分地运用一些科技技术来推动我们语文教和学的方式变革这四个方面来表述的。

  2、教学建议的突破

  在教学建议这方面呢,我的理解是立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追求“少而精”、“实而活”,就是要更多给老师们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也要重视信息技术与线上资源,创新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

  具体呢,我想和大家从四个方面和大家进行简要地分享。

  目标确定:第一个就是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方向。我想在这里非常重要的就是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特别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明确体现出我们教学目标的育人立意。那就是目标的确定要以人作为我们的立意,引导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运用过程当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体会、弘扬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这里,非常重要的就是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我们希望老师们能够把握这四个方面是整体交融的特点。在确定目标的时候,既有所侧重又要融为一体,注意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避免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简单地罗列。我想这是在教学建议这部分非常重要的一个提示,也是一个建议。就是希望老师们要注意在识字、写字、阅读的建构与梳理过程当中整体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内容选择:第二个就是内容的选择,内容的选择更主要的是体现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从而来规划语文学习的内容。特别强调,要注意语文的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地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这方面呢,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特别是新教材的使用,老师们肯定是对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有了一种把握然后才知道教材怎么使用,再落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在这里,我们要综合地考虑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然后注重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还有就是凸显出6个不同的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同一个学习任务群在三个学段的连续性和差异性。

  实际上这方面对于我们小学的语文老师来讲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我想我们如何整体把握三个学段的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和6个学习任务群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三个学段之间的内在的连续性和这种差异性呢?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意幼小衔接,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特别是幼小衔接,在这次课程标准里面强调在一二年级要处理好幼小衔接的问题,注重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降低难度,要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减缓坡度,增强学生的趣味性和这个吸引力,以上是内容的选择这方面。

  活动设计:从活动的设计来看,强调的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当中来学习语文,运用语文。那么情境呢,是源于生活当中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它也同时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所以在这方面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述,我们希望它本身就是源于生活中的语言文字运用,又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要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学习经验和学生的学习,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整合语文知识,用关键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体现出这种典型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这样,才能够真正凸显出情境的价值。同时在这里还强调了学习资源。特别要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然后倡导学生在开放的语文学习的空间当中来学习语文,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实践活动当中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一些场景和活动当中来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这是从活动设计这个角度谈我的理解。

  互联网+:那么最后一点就是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这种变化,探索语文教育学方式的变革,现在可能我们所有的在线的老师都能够感受到,包括今天有这么多人来参与我们的这个活动也说明信息技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别是这个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当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新特点。

  那么,我们要把握住信息技术和语文教育教学的这种深度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功能,那么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一些优势,比如说在丰富学习资源这方面,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这方面,还有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和诊断学生的学业表现这方面,以及现在我们因为疫情,很多地方又是不能够到学校去上课,如何发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如何扬长避短?在这里还有个提示,就是要避免网络沉溺,当然,现在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了,但是,我们要从正面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的一些变化,我们要充分地利用互联网变化的一些优势和长处,我想特别是在这两三年的疫情的防控的状态下,我们也深刻地体验到了我们的互联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产生的重要作用,在这里我就不再多啰嗦了,因为我们每个人现在都还或多或少的,可能都在做线上的教学。但是我想,我们如何充分利用这样的一些优势,特别是在资源的丰富,个性化的学习,学生的学业的诊断这方面能够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但是同时又避免太繁琐给我们老师和学生带来的更多的沉重的一些负担,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这是我想关于教学建议这部分和大家分享的。

  3、评价建议

  关于评价建议呢,主要是从过程性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这两部分提出来。

  4、突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价值

  那么在过程性评价主要提出了过程性评价的原则,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评价,作业的评价和阶段性评价这方面。那么在过程性评价呢?我们主要来理解“评什么”、“怎么评”和“如何用”。

  评什么呢?大家知道我们要关注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那么怎么评呢?我们希望有多元的主体参与,多种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如何用呢?更多的是这种过程性评价,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来改进我们教师的教学。

  5、突出评价和命题的导向性

  在水平考试这方面,也提出了非常明确的一些要求。特别是突出评价和命题的导向性。这个导向呢,就是从命题的原则坚持素养立意,也就是说我们命题要素养立意,全面考察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第二个,要坚持一标命题,体验课程标准的理念,严格依据学业质量要求命题。保证命题框架,试题情境,任务难度符合学业质量要求。大家知道学业质量是我们命题的依据,再一个就是科学的规范。还要同时要做好命题的规划,命题的要求在这方面的一些安排,特别是在具体的命题这方面,提出来了一些要求。

  6、推动考试命题内容与方式变革

  比如说命题的情境,如何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的学习来设置,也可以从个人、学校、社会等角度来设置。每一种情境都有设置的建议,命题材料的选择,题目的主体部分如何呈现,还有题干的设计如何规范,在这些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一些建议。我们知道,这个课程标准是我们未来学业水平,包括考试这方面的依据,因此,这次的课程标准在考试评价这方面,特别是在命题这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我想在这方面,我就简要的和大家分享到这儿。

  7、教学研究与培训建议

  最后再说一下关于教学研究和培训建议。这部分,比20__版的课标增加了很多的内容。因为教学建议还有教学资源这部分在未来的教材编写和修订方面,以及教材培训这方面,肯定有很多老师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在这里我就不分享我的一些理解了。

  我想在教学研究和培训这方面再和大家分享几句,从教师的发展来看,是坚持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立足教学实践,提高教研水平,适应时代要求,提高信息素养。这是从教师的发展的角度提出的,这样的三条建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