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实习心得报告(精选35篇)
二、正确进行职业分析。现代职业具有自身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性。职业区域可能是城市,也可能是农村,可能是经济发达的特区,也可能是经济一般或贫困落后地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职业区域的具体特点,比如该地区的特殊政策、环境特征;职业角色的发展与职业所在的行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职业生涯规划时,不能仅看重单位的大小、名气,而要对该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比如人才供给情况、平均工资状况、行业的非正式团体规范等;不同的职业岗位对求业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在职业生涯规划时,除了解所需要的非职业素质要求外,还要了解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除了解所需要的一般能力外,还要了解所需要的特殊职业能力。
三、确定职业目标。职业目标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确立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因此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关键是要确立好目标。任何人的职业目标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现实的制约,凡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利益的职业都是正确的,因此,大学生制定职业目标时应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有现实的可行性。目标又分短期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短期目标则一般是近期素质能力的提高等。
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除了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某些专业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般来说,大学生应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
五、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在确立了职业目标后,行动成了关键环节,没有行动,目标无从实现,因此,要指导大学参与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我职业的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等内容。当前,大学生进行的职业训练较少,其实高校可以利用许多机会,如组织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大学生校园创业活动等都是职业训练很好的形式。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邀请成功的校友、校外知名人士等回校与大学生座谈交流经验;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形式,让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工作;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的职业实践活动,开展职业意向测评,开展职业兴趣分析测评等。高校要指导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更早更多地了解职业,掌握职业技能,以便更好的开展自己的职业规划设计。六、评估与反馈。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在高科技信息时代,变化更是永恒的主题。由于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是无法预测的,因此,要指导学生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从而不断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和事业,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会努力的去按照计划行动,克服自身的缺点加强对社会的了解和深入,让自己早一天适应当今社会,在失意、落魄的时候,决不伤心气馁。古人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想,只要我们真诚地去面对生活,生活也必将给我们一个真诚的结果!
大学生实践实习心得报告 篇25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是为了获真知,我们这次的社会实践定位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的探究,我们正是带着想要至少获得目前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一个掠影的心态来投入到实践中。
实践过程虽辛苦,实践过后,队员们却都感慨颇多。
【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首站中国人民大学,途径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到末站对外经贸,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到此就要暂时告一段落了。回首短短一周的实践,感慨良多。
一路上,有雨水为我们洗涤焦躁的心情,有烈日为我们提高低潮的士气。忘不了外校老师无情的电话拒绝的语气,忘不了热情的同学认真填写问卷每个问题的专注神情,忘不了食堂里大家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团聚在一起吃饭的happy。不必责怪遭到的冷漠,但要感激受到的帮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带给我们太多在校园里收获不到的东西。与外校老师沟通做采访,与外校学生交谈和互动,让我们更加懂得如何去沟通,让我们收获了意外的友谊,也让我们克服了胆怯。随着实践一天天开展,我们的效率越来越高,进展得越来越顺利,这不论是对于今后的学习,还是更长远的职业生涯,都是我们重要的财富。
【二】
特色团队中成长,实践磨砺中收获
在这次实践中,我们成功走访了四所北京高校。历经酷暑暴雨、最终王者还是胜利归来,整个社会实践中,我收获颇多。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作为一个团队所表现出的精神:团结、协作、互助、友爱,这是我们组成团队时的初衷,如今,这次社会实践将它们呈现出来了。实践前期准备中,我感受到来自于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甚至是不同国籍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的不易,维护好一个团队和睦友爱地相处之不易,但每个人一点点努力之后,我们的团队在慢慢成长,我们的友谊在一点点积累,我们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在烈日下我们相互打趣,将炎热消融在一个个幽默的玩笑中。遭到拒绝时,我们互相加油鼓劲,越挫越勇,胆怯的心理一点点消磨掉。
实践是一次历练的过程,一点点的'小事让我们一点点成熟,实践对我们的影响渗透到方方面面。它同时也是一个感受和经历的过程,我们走进不同的高校,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息和氛围,了解了贸大的优势与不足,实在是一次精神盛宴。
【三】
观六路,看各校教育国际化发展;听八方,闻欢声笑语随夏光荡漾。
国际逐梦队历时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结束了,在这段夏日,我们收获了感悟,也收获了友谊。
我们的选题决定了我们足迹将印在北京几所著名学府。在往返于不同高校,我们有机会短暂地浸身于高校不同的文化中,感受着不同的高校气氛。或大气,或灵动,或活跃,呼吸中,比较中,也更加明晰贸大自己的特色。
令人愉悦的是,各高校学子老师们的配合和友善,加快了我们的调研进度。我们的对内分工明确也提高了效率,实践过程的磨合也渐渐提高我们的默契。虽然实践总体比较顺利,但我们也遇到过困难,获得校方支持的难度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不过我们转而通过邮件发放问卷、邮件采访等形式来获得所需资料,也算是弥补这一缺憾。
暑期社会实践让我看到了许多不曾看到的风景,期待着更多地实践活动,去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拥抱社会,领略不一样的视野。
用一幅对联来总结这次实践:观六路,看各校教育国际化发展;听八方,闻欢声笑语随夏光荡漾。
【四】
入京城高校探国际化,知惠园国际化优与劣
暑期社会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机会,去走近北京的一流大学,感受它们或大气或精致或深厚的校园文化。对每一所大学的探访都是一次难得的经历,通过批量地发问卷、做采访直面其中的学子、老师,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们扎根于校园养成的独特气质,人大的渊博与匆忙,清华的进取与包容,UIBE的自由与独立……
当我们以一队探访者的角度重新看待惠园的国际化建设的时候,与其他学校对比我们也客观地看到了学校在发展国际化这条路上的优势与不足。我们暑期课堂的开设情况非常好,对外籍教师的采访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学校、学生的真心的欣赏,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诸如学生英文水平难以跟上等等问题,暑期课堂的大规模开设可能实际效果不会太大,但这确实是我校国际化路线上的重要一步,我们应当理性看待。
【五】
实践而获真知,反思而知不足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相信大家都收获不少,我也不例外。不做不知道,尝试吓一跳。收集数据的渠道,制作问卷的技巧,采访和沟通的方式,处处可都藏着大学问呢。除此之外,实践中的阻力也历练了我们的意志,激发了我们的斗志,让我们尝试了许多以前不敢去做的事。收获一言难尽,而实践的不足却也值得深思。调研方式单一,范围局限等都对我们的实践造成了制约,这是我们团队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也是我个人需要提高的地方,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一个反馈:要结合所学,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