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假实践心得体会1200字(精选26篇)
我们此次三下乡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分三天进行,第一是:由带队老师领着同学们在乡村街道上努力开展调查工作,为了纪念我们的建党九十周年,调查我们的群众对党了解的知识有多少,我们在三教镇进行了知识问答活动。第二是:关爱留守儿童。了解他们在生活或者学习上存在什么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帮助解决的一定会尽力解决。第三是:给乡镇儿童讲课开展支教活动,让儿童们更好的吸收了解知识。在“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只有真正的融入其中去,才能够领略到其中的道理。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互帮互助互爱,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开展活动。不论是活动的之前还是之后,大家都怀着一颗善良的心,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开心的心情,对突发事件能够保持冷静,队员之间也保持了良好的联系,外出都会实现报告给队长得到批准,我们每个队员都记日记,记录着当天的生活点滴,每天都进行工作小结。
在这里我得郑重的表示感谢。感谢学校给我这次机会可以去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但是我所学到的东西却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道得尽的。虽然三下乡已经结束了,但是回顾那几天难忘的日子,我知道留给我的不止是感动,还有成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了。现在我将自己这三天的感想总结如下:第一,珍惜。是缘分,让我们这十个同学能够一起参加三下乡活动,机缘难得,唯有珍惜。第二,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一次活动都需要去精心策划,精心准备,未经过深思熟虑肯定会忽略了很多细节,以致顾此失彼,也许就会造成活动的失败。第三,团队意识。彼此陌生的十个人在一起工作生活,难免会有一些摩擦,但此时我们应该想到的就是团队意识,良好的团队意识让我们知道不论在做什么工作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一切为大家着想,团队着想,不应为个人私利而去做对团队有害的事情。第四,沟通。倾听交流每个人新的想法与体会可以促进理解,也可以集思广益。第五:理解包容。从下乡的筹备活动到整个活动的结束,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每次遇到问题时,我们都会共同商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在商量的过程中,往往意见会不一致,但我们都能够互相理解。慢慢地我学会了包容、学会了体谅,更加懂得了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
此次“三下乡”活动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天的活动——关爱留守儿童。那一天在与乡亲们的接触中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孩子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通过对他们进行知识问答,我们惊讶的发现他们掌握的知识原来那么多,看着孩子们脸上天真无邪的笑容,我们打心眼里面乐了。有了国家惠农惠民的政策,相信那些留守儿童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但是通过此次的“三下乡”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现在一些乡镇里面孩子的英语水平特别的差,听他们讲说很多时候都只是有开课不上课。还有对于那些毕业班的小学生,他们的体育课也是被完全的用来上文化课了。对于这些现象,希望上面可以帮助解决,比如每年多组织一些类似“三下乡”的活动,让当代大学生们能够把最新的知识带到农村,带给那些求知欲那么旺盛的小孩们,帮助他们学习英语,教给他们更加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或者联系当地的学校,希望他们可以根据课表要求走,不要掠夺孩子们那些渴求运动渴求英语的心,使孩子们在乡镇,在没有爸妈在身边的同时也能够全方面全身心的发展,做到德智体美样样不差。
虽然这次三下乡活动比较成功但是还是存在诸多不足或做得不够的地方,但我们依然相信有收获、有挫折、有经验、有教训的活动才是真正的“三下乡”活动。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参加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体验社会展现自我的舞台,更是一次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机会。所以我得再次感谢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能够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能够亲身经历,体会这一切。我会一直怀着一颗谦卑之心去学习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技能。实践出真知,通过这次实践,我对自己也有了一个全新的科学的定位,对自己的不足也有了清醒的认识,比如专业知识的欠缺,人际交往能力、处事应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为以前不了解实际情况,不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而乱下结论的行为感到汗颜。相信通过此次的“三下乡”活动,我相信我一定会在以后的学习或者生活中做的更好。
大学生暑假实践心得体会1200字 篇13
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一、管理者的管理
在公司里边,有很多的管理员,他们就如我们学校里边的领导和班级里面的班干部。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管理,就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方法,就要以艺术性的管理方法去管理好你的员工,你的下属,你班级里的同学们!要想让他们服从你的管理。那么你对每个员工或每个同学,要用到不同的管理方法,意思就是说:在管理时,要因人而异!
二、自强自立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已一个人去解决,在这一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已独立!
三、认识来源于实践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四、专业的重要性
选择了管理为专业的我,在这次实践中自然比较关注这一环。虽然在实践中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部分占主体,而我自己对专业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到了企业实践应该能够应付得来,但是在企业里并没想象中如此容易。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要时时保持着这种竞争状态,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因为这样,企业会对每一个在厂的员工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种要求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程式就行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在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在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在工厂里出错是要负上责任的,这关乎工厂的利益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