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精选33篇)
3、由于是初冬的原因,天气变化比较大,小孩子生病的特别多,我们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由于来应诊的患儿很多,使我有机会接触各个病种,除小儿常见的上感、肺炎、腹泻等外,还见到了个别不常见的病种,如肾病综合症、佝偻病、21三体综合征等。除此外,小儿之间易传染的如腮腺炎、疱疹病毒感染、麻疹等疾病也接触了不少。在此期间,我主要负责登记来访的患儿,记录他们的病情以及处理方式和用药。待到后来我逐渐熟悉了用药特点和用药剂量时,也主动给复诊的患儿开处方,然后经老师审核无误签字后交给患儿家属。遇到很典型的病例,老师先叫我认真看、听、触仔细观察病情,然后指出这是什么病,并详细的讲解它的诊断标准和处理措施。在此期间我反复遇到了诸多相同的病情特征,所以掌握这些疾病相对迅速和牢固。
4、接下来的三个月我在内分泌、消化内科、心脏内科进行我的实践生涯。在内分泌时,我看到很多糖尿病的病人,因为是第一次深接触糖尿病,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每天为所有糖尿病的病人测空腹、餐后两小时的血糖,通过血糖的情况为病人们调解胰岛素的剂量,每次主任大查房,总是很认真的为我们讲解知识,还有一些其他疾病的处理,在内分泌科的一个月使我明白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的并发症,所以我常和病人聊天,让他们多注意自己的饮食、运动,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
到了消化内科,我看到了很多典型的病例,例如,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消化道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也学会了根据病情都应用什么药。老师还交我一些常见病应用简单的药就能治愈。
5、心内科使我实践大内科的最后一个科室,回想在心内的一个月,最让我开心的事,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听诊器听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心音,如房颤和早搏,看了正常和异常的心电图,也参加很多次重病号的抢救,亲身体会到那种在生与死边缘的选择和抢救时紧张的气氛。在心内科应注意病人体位,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患者多因肺部感染而引起胸闷气促。学会了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用药,以及心肌梗塞的溶栓和溶栓成功的指征。
1、六个月的内科实践生涯已告一段落,回顾这些日子,是苦是乐,是酸是甜,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听以前的实践同学说外科是特别的累,带着好奇我来到了普外,刚来到普外对什么都特别的新鲜,我又从零开始了新的学习,对于普外一些规矩我还不是很懂,经过了一周的的非常适应,我逐渐从了解到熟练。每天查房后,就要开始开化验单,换药、每天的生活在这样重复的忙碌中度过。说实话,很累,但是想到家人对我从事这方面的支持,老师对我的用心,身体的累,微不足到,对于进手术室我还是第一次,因为医院管理的特别严格,所以能进手术室是我的愿望,我也会抓住机会跟老师学知识,如果不能上手术看看还是很长见识的,例如,阑尾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脾切除术等等。对腹腔镜技术的了解还有介入治疗都是让我感到新鲜,更加用心的记。
2、在骨科实践一个月里,大大小小手术经历了很多,值过多次夜班。可以说,通过这些手术以及术后处理,使我学到了很多。在骨科住院的人都很杂,这时候不仅要有技术上,更要有超强的人际交往。在这短短30天里,痛苦与快乐并存。而痛苦,莫过于身体上劳累,在创伤骨科手术中,有很多是四肢骨折,而在四肢骨折中,下肢骨折尤其多见。在骨科的老师是所有带我的老师中病号最多的一位,也是位特别出色、很有名气的外科医生,所以找他看病的特别的多,自然做手术的机会也特别的多。对于简单的骨折打夹板和打石膏我已经掌握,在骨科看片子是不能少的,对于看片子基本已经掌握。
每天除了换药和拆线,还进行一些简单的缝合,对于缝合做的不是特别的好,我还需就一步努力,争取把缝合练的更好。
3、妇产科是我最想去的科室,终于在最后的实践日子我来到了妇产科实践,在这里我能感受到新生命降临时的那种喜悦的心情。对于新入院的病号我都要去询问产科记录的内容,进行宣教,每次和老师去手术室,我都特别的兴奋,看到孩子和母亲顺利的出手术室,虽然不是我做手术,但就是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在妇科实践的日子,更明白母亲的伟大!
实践的最后一个科室是肿瘤科,在这里大多病人都是需要化疗的,看看他们那渴望求生的眼神让人觉得心里真是酸酸的,但作为医生我们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也许是因为快要结束实践的原因,对科室有特特别亲切的感觉,老师总是在百忙之中给我讲知识,问问题。在病房,我看到了许多生老病死,也看到了许多癌症末期的病人不断的在与病魔缠斗,很多病人乐观的心情以及积极想要活下去的那股意志力令我动容。他们那种精神让我动容,想想以后还有什么困难让我们灰心,放弃!
三、主要收获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实践带给我的一切还是那样的让我觉得真实,最真实的是人际关系,科室里面,医生和护士的关系,医生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医生和病人及家属的关系,下级医生和上级医生的关系。总而言之,在理论学习后的临床实践我才刚刚起步,临床经验还需要很大程度的积累,临床技能还需要很大程度的加强。这些就是我第一次临床实践过程中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总结,对学做一名合格医生的体会,也含有一些对医学事业的瞻望。我想,这样充实的生活,将会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四、存在的问题
十个月的实践结束了,在这实践生活中我学会了很多,但还有很多的不足,总结如下:
1、对所学的知识不够扎实,不能运用到临床。
2、自信心差,对自己学的知识不敢确认。
五、对学院的建议
1、多组织同学们去医院参观,从中体会医院的气氛。
2、组织活动是同学们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大学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12
一、活动内容:
①服务孤寡老人,为社区孤寡老人做家务事。
②清理绿化带内随意扔弃的垃圾。
二、活动目的的意义:
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自主参加公益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公益活动。
三、活动过程:
和去了奶奶家两次,连同自己单独去的一次,总共三次。三次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无所适从,每次去,奶奶都很客气,忙着倒水,忙着让座。
我们两个人都很远,奶奶的子女和孙辈周末都会到她家,他们不需要周末两个小时的陪护,可是我们陪他们聊聊天,多少可以解解闷,可能这只是我们一方面的想法。
奶奶和老伴的身体都不是很好,而且年纪很大了,当儿女上班不在身边的时候,能够买药,到医院排队挂号,才是他们急切需要的,而这些我们做不到。这些需要社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而非我们所能及。
目前有个想法,如果还是每次这样过去,只能变成例行公事。老人身体不是很好,可否有医学组的义工和我们一起过去,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有个毛病的,给予一定的药物和居家养护指导。
虽然其他组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这个项目的落实,光靠我们义工的力量是不够的,其实社区才是主角。现在社区的规模突然增大,但社区服务却没有跟上,特别是空巢老人的问题。虽然有些社区做的很好,但是照顾的面毕竟有限。所以有必要和社区沟通,形成社区内的互助。
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或者已经遇到。让老人颐养天年,是每个子女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责任。
我们组会一直坚持下去,但是我们希望能够给老人做更多实际的事情。
四、感悟收获反思: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点、民间风俗等方面的习惯,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珍惜、爱惜、保护它们。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大学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13
作为一名大二的师范生,能在这个假期去参与一个教育机构的招生工作以及后面上课的全过程,我觉得这是上天或是社会或是自己给自己的另一种引导,鼓励和启发,很多事情是需要我们勇敢的踏出第一步,也有很多事情是需要我们去尝试了才能明白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