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0篇)
(二)“妙趣横生”别开生面的教室舞台
然而,你们千万不要以为清华大学老师,都是一幅板着脸孔的严肃古板、不近人情老学究形象。恰恰相反,几乎所有授课老师都有一个课堂“宝典秘籍”,那就是恢谐幽默、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清华的教室就是“小天地、大舞台”。像汪志广老师的《领导思维和工作方法》、余玲艳老师的《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刘田老师的《卓越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等。睿智的思路、激荡的心灵,课堂上的笑声此起彼伏、一浪接一浪,有时会让人笑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已。而且教师们肢体语言十分丰富,情到深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忘怀时空。吕建强副教授的《音乐经典与时代精神》,时而带你欣赏俄罗斯音乐、古典主义音乐、贵族音乐,时而播放美声、通俗、流行、民族唱法;时而响起节奏明快的唢呐、雄浑悲壮的《广陵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等。“此曲只应天上有”“大珠小珠落玉盘”“昆山玉碎凤凰叫”等古诗中描绘的美好乐音,都纷至沓来,绕梁袅袅,回荡在教室里。加上教师沙哑的嗓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断续,妙不可言,清华课堂是那么美妙、动人、令人神往!
上课前,班主任还会利用几分钟时间带领大家做健身操、游戏,放松身心。授课老师们很多都是国外留学或访问学者,有的获得多项教学大奖、发表大量专著的名人,讲授的课程大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体现了“中西融合、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风格。所有的课程都有精美的PPT课件,内涵十分富丽华彩,每场课,都像在品味一桌饕餮盛宴,回味无穷,美不胜收!
(三)“清华精神”的感人故事
明代大教育家王守仁曾说过:“古之教者,莫难严师。师严道尊,教乃可施。严师若何?庄敬自持,内外若一,匪徒威仪。施教之道,在胜己私,孰义孰利,辨析毫厘。源之弗洁,厥流孔而。毋忽其细,慎独谨微;毋事于言,以身先之。教不由诚,日惟自欺。”这里说“师严”是:老师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慎独谨微、身先示范!师德师风是教育灵魂。清华大学的教授给我们的感受不仅是他们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深邃的思想;更加打动我们内心的是,他们严以律己、严谨务实、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满怀“修齐平治”的理想抱负,以教育领域的“圣人”标准塑造自己的精神境界。
张学政教授给大家印象十分深刻,以74岁高龄,仍然在四处传播他的教育理念思想,元气充盈,声震屋瓦,激情澎湃,妙语连珠,幽默风趣,引人入胜。他从湖北一名农家子弟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考入清华大学,他不仅讲机械工程的专业课,而且更讲家庭教育、终身学习、道德修养等内容的课程。他以“枕上书、几上书、口袋书”的独特方式随时记录生活中的感受。让人们震惊的是他几十本一摞摞的笔记本几十万字的文字内容、上千幅的作图,竟然没有一处“涂改”的痕迹,像是印刷文本,还有很多毛笔绘制的机械力学等图片,也非常工整、极其整洁。他崇尚“课比天大”,当了一辈子教师从来没有请假、迟到、早退、旷课,每场课他都提前15分钟站在门口迎候学生,然后进到教室,自己动手装好PPT等上课材料。他“课比天大”的教学执念可以从两个例子中得到管窥: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家中被盗了3万多元的国库券,公安局的人找他核实相关情况下,他竟然中途提出要赶快去上课。还有一次,他突发急性胃炎送到医院抢救,因为当时通信落后无法请假,他吃下加倍剂量的“镇定药”大汗淋漓的上完当天课程,并坚持悄无声息继续按时上班,此事直到退休也没有人知道,也没有宣传。他淡泊廉洁,关心他人,乐善好施。早年,他一家人4口人,先后住在仅有12平米、16平方米、50多平米的筒子楼30年,直到20__年才住上面积较大的房子。他对子女教育十分严格,两个儿子经济生活独立,在购房、就业等方面完全靠自己打拼。他耄耋之年,捐款100万元,用于奖励清华大学贫困家庭学生,并正筹备再捐100万元。他深深扎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无私大爱、身体力行地向学生作出自己的表率。
(四)“全神贯注”,沐浴阳光雨露
教授上课非常投入、精彩纷呈,大家久久地陶醉在课堂知识甜蜜中,留连徜徉,忘怀身外,沐浴在清华学习氛围的阳光雨露之中,吮吸养份。讲台上老师神采飞扬,讲台下同学们神情专注。全班同学争分夺秒认真思辩、积极发言畅谈心得、交流成果密切互动、团结友爱分享体验。拂晓,晨光初曦,北京一片安谧。大约6点多钟,大家起床盥洗,7:00钟早餐,7:30统一乘车去教室,8点准时上课。课前早读,同学们放声朗诵《我的祖国》《太阳的话》《我愿是激流》《春江花月夜》《再别康桥》《我希望》等名篇佳著,伴随着琅琅书声,沉浸在温馨乐观的学习氛围中。
上课前,由组长指定一名本组同学站上讲台导课,简明介绍本场授课教师的专业领域和主要成果,让各位同学大致了解这名教师。每一场课后,由组长指定一名本组同学,站上讲台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接受任务的同学非常认真,反馈所学、所思、所得,阐述自己的学习收获。很多同学的学习体验,深中肯綮,启迪智慧。例如:督导室占维笑、乐平中学曹晓泉、浮梁一中程小马、政教科方超、综教科罗斌芳、乐平一中倪文华、市二中邹秋平、昌江一中庄义、市一中施刚毅、浮梁县教育局程根才、市教研所谢红英等等同学的课后分享,精彩纷呈、华彩亮丽、画龙点睛、巨笔屠龙、别开生面。充分展示了景德镇市教育系统干部高超的理论素养、深厚的文化功底、独到的视角维度、思辩的领悟水平、敬业的教育情怀。
课堂上都是同学,没有领导、下属之分,景德镇市教育局各位领导们自始至终,以身作则,以“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作为指针,带好头、作表率、树榜样、立标杆。他们坐在最前排,电话关机,专注听讲,聚精会神,认真笔记。与同学一起值日、烧水、打扫教室,听从组长的安排,与同学们一起设计制作本组LOGO、组徽组训、互动游戏。上午,课程很满,中午有时要到将近12点钟才吃午饭,休息的时间只有10分钟到30分钟,1:30左右从宾馆乘车出发去教室里上课。各位领导模范地执行纪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课堂上没有丝毫疲惫和懈怠。课后,融入到每一组,展示精彩文艺活动,互助合作,亲密无间,真正做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二、知行合一:学习培训受到的启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学而不思则罔”。清华学习令人陶醉和难忘,怎样才能使我们在清华大学的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为自己加油充电,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呢。个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感触:
1、要以终身学习为己任,坚持“自强不息”
这次,授课的清华大学的老师当中,有的年事较高,然而,他们的思想与知识,都能够站在最前沿、顶,我们看到他们制作的PPT课件,对当今界前沿科研成果、图表、数据、比对等都非常详实,从中可以看出来他们钻研的非常深、专、透。因此能够带领学生悠游于知识的崇峦叠嶂,观赏无限风光。这与他们持久不懈的学习提升分不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深入学习教育的大政方针、教学理论,也要学习最新科技知识、历史文化知识等。以清华大学的校训为人生座右铭,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自强”,就是自己不断努力精进,使自身不断强大,必须持续以知识武装头脑、强筋健体。“天行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循环往复、运行不休、无限自新,才能永远保持前行力量,做到“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2、要以进德修业提升操行,坚持“厚德载物”
梁启超先生在清华演讲的《君子》篇中说:厚德载物是指待人接物,宽宏大量,责己严,责人宽。教育管理干部要有博大心胸,要容纳知识,更要有体人之短、谅人之难、容人之过的雅量,加强与教师的团结共事。德如广阔的土地,承载着大地山海,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增加了内涵,具备了崇高的道德和博大精深的学识,践行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才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够关心人、爱护人,以正直和与人为善的态度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兼容并蓄。才能肩负起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承担教育重担,无愧人民。
3、要以师德的光芒引路,坚持“行胜于言”
清华大学日晷上写着“行胜于言”,这也是清华的校风。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梅贻奇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致,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这里说明教师示范作用,对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力。严以律己,是做一位好的教育工作者的基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为教师做表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华教授对我们说,我们每个人把自身工作做好做认真,就是一种修为。无德无以为师。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对工作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以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引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