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0篇)
不仅仅教育,整个社会都要成为学习型社会,所以说,学习非常重要。
感受之二:新时期合格教师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请大家来听一个故事: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一位是柳生义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问:“凭我的资质,要炼多久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宫本回答:“最少十年。”柳生说:“假如我加倍苦炼?”宫本答:“要二十年。”柳生疑狐地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日以继夜地苦炼呢?”宫本回答:“你必死无疑,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剑客。”柳生又问:“为什么?”宫本答:“要当一流剑客,就必须永远留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反省。现在,你两只眼睛都死盯着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柳生听了,满头大汗,当场开悟,终成一名一流的剑客。
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将全部时间用来工作只是敬业的表现,但没有给自己的学习与反思留出时间,只能是让自己一直在探索之中,而不会有登高望远的气魄。想成为一名一流的教师,就要永远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认为: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提高“教师素质”,就是“成为什么样的教师?
优质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呢?优质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尽职尽责。他们使知识易于为每个学生接受。他们坚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对学生既一视同仁,又承认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他们根据对学生兴趣、能力、技能、知识、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的观察和了解来调整自己的教育实践。他们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在实践中运用认知和智力理论,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对学习的崇敬。
优质教师懂得其所教学科及如何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他们能充分理解其所授学科,以及该学科的知识是如何创造、组织、如何与其它学科相联系,并如何用之于实际情境中的。他们掌握如何向学生传授学科的专门知识。注意学生通常会带到每门学科上来的先入之见和背景知识,以及能有帮助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材料。他们知道哪儿可能出现疑难,并相应调整其教学实践。并且善于教学生如何提问和解决问题。
优质教师善于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学习。他们创造、充实、维持和改变教学背景以吸引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并最有效地利用时间。他们掌握了一系列教学技术,他们知道如何约束学生群体以确保有纪律的学习氛围,知道如何组织教学使学生达到学校的目标。他们善于设定学生间和师生间社会交往的规范,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如何在面对暂时的失败时保持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用多种方法测量学生的成长并能清楚地向家长解释学生的表现。
优质教师系统地思考其实践并从经验中总结学习。优质教师是有教养者的典范,他们身体力行养成学生的美德,。优质教师利用他们在人的发展、教材和教学方面的知识以及他们对自己学生的了解来对教学实践是否合理作出原则性的判断。并鼓励他们的学生终身学习。为加强教学,优质的教师批判地审查自己的实践,力图扩展自己的技能,加深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并根据新的发现、思想和理论调整自己的教学。
优质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优质的教师通过在教学政策、课程开发和教职员发展上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来促进学校效能的提高。他们能根据自己对地方教育目标的理解来评价学校的进展和学校资源的配置。他们了解哪些专门的学校与社区资源有益于他们的学生,并善于在需要时利用这些资源。优质的教师会设法合作性地和创造性地与家长打交道,使家长建设性地参与学校的工作。
这些标准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与此相比较,我们似乎好多时候仅仅处在一个“教书匠”的层面。当我们谈论起教书匠和研究型教师的时候,还以为当不成优质教师,当个教书匠足以。其实,还是没有真正弄懂教书匠的含义:“以教书先生而曰“匠”,盖讥之也。因从前念书之人,书念得不多,亦不甚懂,不能做他事,只能教书糊口,而误人子弟的多,故以匠呼之。”当今,匠者在教育该无立足之地的。
谈到这里,会不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凭什么走上讲台?哲学,心理学,教育学,态度,专业,方法,工具等好多方面,我们准备好了吗?
感受之三: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课堂?
有这样一个事情:
北京一老师与一位专家有过这样的对话:
老师:“我讲课,45分钟不够用,惟恐学生不明白,可学生依旧很难理解,不好掌握。”
专家:“你怎么知道讲了学生就明白了呢?
反思:时间+汗水=成功吗?
当然,一堂课的成功不是看他热闹与否,活跃与否?有温度没有深度,有活动没有学习是不行的。应该看看学生发展了没有?变了没有?说根本的就在于课堂的有效度。所谓有效度,我个人理解就是单位时间内的所获。课堂的有效性不应该单单是学生知识层面的,更应该达到学生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最直观的检测就是同样的知识,你所花时间的与别人所花时间的差别。
老师们,当我们静下心来对教育进行一番思考的时候,总有一种“悬在半空”的感觉,悬在空中做什么呢?做理论与理论的“空对空”演习,空中“呼呼”传来专家学者精准的导弹,颗颗击中教育的要害,然而,学校尤其是老师们在帮着助威的时候,却发现目标原来就是自己,真正的实践者没有了理论的话语权。“理论联系实际”原本并不难,可是中国的教育却遭遇着“拥有理论者不去实践,实践者不出理论”的尴尬。
反思实践,回归实践。这才是教育的一大进步。
最后让我们就像聆听优美的轻音乐一样,感受教育的真谛!“工作着、学习着、享受着”“有眼界才能有境界,有实力才会有魅力,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有多大本领,就有多大舞台” “教师要有底气,要大气,有人气,有灵气,才会创造名气”、“人啊,首先要认识自己,虽然很难,但必须去做,并试着引导别人去做”,因为“TRY=尝试+努力=成功”。
当然,培训的过程中有太多值得我们慢慢品味,深入思考的东西,还有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仔细去感悟、内化。相信只要我们虚心的学习,大胆的实践,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收获属于我们的一片璀璨。
大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25
在这个丹桂飘香,阳光灿烂的金秋时节。我们一行83人有幸鳞选,怀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标,相聚在北京师范大学这片学习的乐土,完成为期一年的20__年新疆中小学汉语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
这次培训是国家支援新疆教育的举措之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得以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教育工作的大力扶持。
来之前,心怀忐忑顾虑颇多,到了之后,所有的顾虑都烟消云散。学校不仅安顿了完善的食宿,全方位的学习培训课,甚至连交通,安全等问题也全部考虑周全。为此,我们新疆班的全体学员对北京师范大学给予的关心和照顾都表示了诚挚的感谢。特别是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好的一个学习的平台,使我得以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总的来说,这次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国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回首这一个多月的教师培训,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特别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张燕玲教授《现代科技时代的文言文教学》的专题讲座,真是心生感慨,让我受益非浅,让我懂得语文教学要从幼儿时期抓起。
六经注我,而后才是我注六经。因为,0——13岁是孩子记忆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让孩子有意识的学国学,从幼童时期起步,3-6岁开始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小学阶段背诵《论语》、《孟子》、《老子》、《礼记》中的经典名句,及《爱莲说》、《马说》、《陋室铭》等短篇40余段,1万余字;初中阶段背诵先秦、唐宋等名篇60余篇,2-3万字,烂熟于心。初中以前奠定好基础,高中阶段就可以自由翱翔,调动自己的经历、情感、知识,丰富和深入理解一切典籍了,而且还可以把精力放在认知学科数理化上,为以后的科学发展创造赢得能力!然而这却不是在学校的课堂能完成的。要想达到理想的语文教育效果,这需要孩子、家长和学校老师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