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精选18篇)
中共中央在xx届中央政治局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句“打铁还需自身硬” 的平实语言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这句话理解来说,也就是必须先把自己强化好、整理好、管理好,才能够真正解决自身问题。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内涵丰富、普遍适用,不仅在党的自身建设上意义重大,对我国新时期、新机遇、新挑战下的发展也具有“指南针”般的作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驾驭经济能力是基础。随着我国进入革“深水区”,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情况,如何更好的利用经济资源,把握未来发展的关键走向,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在下一个发展转折期继续保持先进势头的关键。我们党已经引领我们攻克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问题,从98年金融危机开始,我们党不但没有被欧洲次贷危机所影响,反而在多重经济危难中继续保持勃勃生机,这不得不说对经济发展政策的准确指引,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如果我们要想继续走在发展的前沿,那么就必须继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从而面对各种新型困难做到不急不躁,游刃有余。
打铁还需自身硬,增强掌握全局能力是关键。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关键性的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不仅是把经济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同时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都要放在重点位置来抓。现在各国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由原来的一头堵,发展到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较量。看世界的另一端的美国,从山姆大叔到马克吐温,不论是其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还是到独领风骚的文学大师,美国具有特色性的文化产业似乎以其特有的手段迅速征服了亿万人的心。我们不仅应该警惕这种文化侵略,同时还要积极吸取有益因素来发展自己,为下一轮的自卫反击战做好准备。窥一隅而知全身,我们不仅要打赢文化战争,更要在全局上鼓舞士气,全面进取。这就要求我们党从根本上做到“全面都要抓,全面都要硬”。
新时期对我们的的发展提出了更新而且更高的要求,这时我们必须牢牢记住“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做到集中力量发展自己本身的优势,更要全面增强各个方面的能力,学着走到发展的前端,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只有我们真正让自身“硬”起来,才能打好发展这块“精铁”,才能走出一条真正“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
“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 篇18
“打铁还需自身硬”,朴实无华的一句话,却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土地督察干部要做到“自身硬”,必须加强执行力建设。执行力不仅是能力问题,也是作风、制度、党性问题。所谓执行力,核心是“做”和“干”,就是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实现既定目标的具体过程,完成任务的态度和精神,抓落实的手段和能力。对于土地督察机构来讲,改进作风提高执行力,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结合实际,用几个词来概括如何提高执行力,它们是:责任、创新、敬业、学习、大局。
顶压力,有担当。态度决定一切,最重要的还是责任。责任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有责任才能有担当,责任意识是成就事业的思想基础。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决不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推卸责任。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对于国家土地督察干部来说,责任来自于国家赋予的职责、人民的重托,来自于为国督察的神圣使命和个人职业素养,来自于每个人的品性和价值追求。国家的利益,人民的福祉将成为督察干部镌刻在心头的座右铭。正是在这一责任与使命的引领下,我们土地督察工作者才能在成立几年来的工作中不寻找任何借口,不强调任何理由,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才能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无所畏惧,一次次顽强拼搏、突破困境、实现目标。
思进取,求创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是一种敢为人先、不断进取的心态和意识。敢于创新,才能主动研究新情况,开拓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本身就是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产物。几年来,通过不断地总结、创新与完善,得以持续发展。当前,土地督察工作正处于巩固拓展阶段的关键时期,也暴露出基础薄弱、手段不多、核心业务亟待加强等问题。面对土地督察事业不断发展完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土地督察干部应当具有发展的眼光、创新的能力,及时总结规范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提炼形成规范性制度。应开拓进取、解放思想,克服固步自封的思想束缚,把握机遇,审时度势推陈出新,克服思维定势,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创出新成果。当前,尤其要克服工作上安于现状的情绪,要敢于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在创新中持续推进,保持土地督察创业以来的锐气。
乐观积极,爱岗敬业。敬业的实质就是脚踏实地,勤奋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是一种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敬业没有任何借口,首先要以坦诚的态度接受工作,而不能把自己学识浅、工作经验少、身体状况不佳作为理由推诿,甚至编造谎言逃避工作职责。不管工作分工如何,无论逆境还是顺境,始终要乐观面对。敬业是态度的问题,而态度决定一切。对工作尽力,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土地督察事业实行几年来,我们面对很多的工作都是急活、快活、难活。很多时候,工作只是简单、琐碎的重复,时间长了难免会疲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即使工作只是繁琐的小事,也必须认真对待。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的敬业态度,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件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敬业的态度要求自己,或许困难就会变得简单得多。做好每件平凡的小事,本身就已是不平凡。
常思考,勤学习。学习是立身做人的第一需求,也是增强党性修养的第一要务。甘藏春同志曾在北戴河整训时提出,要建设学习型国家土地督察队伍。学习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伴随终生的事。唯有学习,不断学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学习已经成为年轻的土地督察队伍担负重大的土地督察职责的必备能力。学习是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在土地督察工作中提高对各种具体情况的认识性,发现问题的预见性,把握问题的准备性,处理问题的原则性。学习,尤其强调主动,要从自身出发,发挥主动性。主动自省、主动思考、主动总结。早做思考,早作打算,利用零碎时间来思考近期完成的工作有无差错,想工作中有无遗漏等。在思考中积累总结,在繁杂琐碎中找到工作中的亮点,主动总结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点,提炼出它们的相通之处,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的指导实践。土地督察干部要把学习作为做好工作的第一需要,把学习作为提升执行力的必要条件,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事学。
讲政治,顾大局。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部门和地方、部门和部门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正确处理不同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简言之,就是树立大局意识,就是要做到小局服从大局、个人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国家土地督察,受命于国务院,对人民负责,使命光荣神圣。为国督察,是督察事业安生立命的根本。所以,土地督察干部要始终站在国家和人民的高度思考问题,谋篇布局;要始终以人民的认可,国家的满意,作为事业成功的标准;要始终坚守信念,坚持原则,坚定作风,服务国土资源事业建设的大局,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服务维护人民权益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土地督察干部要时刻牢记肩负的责任,坚决和党中央、国务院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国家、部党组和总督察的权威、土地督察的形象威信。在解决和处理具体问题时,把自己的思想、行为摆在大局之中。在贯彻中央领导和部党组的决策部署时,坚持为国督察的奋斗目标不动摇,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不找借口,不打折扣,坚决执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