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读《水浒传》读后感想(通用33篇)

2024-08-20 21:18:57心得体会打印
读《水浒传》读后感想(通用33篇) 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小房间中,一个棕色古朴的书架傲然立于墙角,上面放满了各式各样的古今中外名著,但在它们之中,我最爱的还是翻看了无数遍的《水浒传》。从书架上再次拿出那本有点褶皱的《水浒传》再次领略一番书中那群梁山好汉的风采。....

  这本书里的故事被现在得人广为传唱,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智取生辰纲……这些都是我最为喜欢的事件。看完《水浒传》后我为这些英勇的战士感到悲伤,我们大家不要学那些打打杀杀,我们应该学学《水浒传》里英雄的勇敢,坚强和诚实。想到这些战士的悲惨,我流下了眼泪。

读《水浒传》读后感想 篇17

  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看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人,不算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这是一代伟人对我们的期望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是应该去探究探究。抱着这个想法,我今天从学校图书馆里借来了《水浒传》这本书,然后认真地看起来。在这部小说中,其中“武松打虎”这个故事最吸引我了。读完后武松那勇敢机智,豪爽,充满正义感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武松打虎”的故事讲的是:武松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准备过景阳冈时,肚子饿了,就去到一个店家想找点吃的。走到店前,看见上面飘着的酒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岗”五个大字。他进去了,一口气喝了十八碗酒。酒足饭饱之后,他听店家小二说山上有老虎危害村民,发誓为村民除害,执意趁着夜色爬上了景阳冈。到了半山腰,武松停下休息,等着老虎出来。结果,真的有一只吊睛白额的大虫向他扑来。武松酒气一下没有了,施出平生所学的武艺,与老虎进行殊死搏斗,然后终于打死了老虎。村民得知后,尊称武松为打虎英雄。从此,村民过岗都不怕了。

  拜读完这个故事后,武松那豪爽,勇敢,嫉恶如仇的性格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对比武松,我觉得我是一个胆小,怕事,没有正义感的人。尤其是那次发生在公车上的事,我对于自己的懦弱行为更是感到羞愧。记得那天是星期天的早上,妈妈叫我坐公车送点东西给外婆。车走到一个站点时,一个流里流气的青年走上了车,然后站在一个老爷爷的身后。老爷爷可能是犯困了,趴在座位上睡觉。突然,我看见那位青年的手偷偷地伸进了老人的包里。我的心一下提起来,刚想张嘴喊:“有小偷……”但是,那青年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一下子蔫了。眼睁睁地看着他拿着老爷爷的钱包下了车。最后,看着老爷爷知道自己钱包不见后那捶足顿胸的样子,我内疚得不得了。要是,我当时能像武松那样勇敢,挺身而出,大声制止,然后报警把小偷绳之而发就好了。如果社会上,人人都像武松那样嫉恶如仇,伸张正义,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和谐了。

  希望我们大家多读一些我们中华的经典书籍,因为它不但开阔我们的视野,还能使我们明理。这就是我读了《水浒传》之后的最大收获。

读《水浒传》读后感想 篇18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从一起聚一义到梁山。受朝廷招安,再到战场大破辽国兵,最后把叛党一网打尽,却遭阴险小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这整整一本书。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出两个字,那两个字大家应该猜到了那就是忠和义。

  忠,就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对朋友尽心竭力的帮助。宋江在有一种有一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宁死不屈,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被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这也是忠。在当今社会上, 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只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能做到这个“义”字的人,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一个“义字”,包括了数也数不清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为了兄弟为了朋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就只是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或一个人的信誉或等等什么宝贵的东西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老人孕妇让座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是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大勇气,甚至是以命换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感。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所以,我们应该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不要做一个没有正义感。贪生怕死的人。

读《水浒传》读后感想 篇19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合上《水浒传》一书,听着《好汉歌》,108条梁山好汉的形象又涌现在我眼前:雪中送炭的“及时雨”宋江,胆大如虎的武松,机智聪明的吴用,嫉恶如仇“黑旋风”李逵……他们无一不是被人们大加称赞的英雄,他们的“侠肝义胆”英雄品德被传扬,他们的英雄事迹被人们津津乐道着。只是这些英雄,当真是名副其实吗?

  我认为不是,梁山好汉滥杀无辜的现象是相当严重的,甚至不分老幼良贱地杀。老人和小孩,特别是很小很小的小孩,良是主人,贱就是奴仆丫鬟,他们无辜地被牵连被杀害。比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武松,景阳冈打虎让他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他仗义、爱打抱不平,人们都说他是顶天立地的真好汉,可是武松在血溅鸳鸯楼的时候杀了15个人,其中就包括两个小孩,马夫、丫鬟、仆人各一人。蒋门神设计陷害他犯了官司,他杀蒋门神报仇也就算了,可他还不解气,本来都已经要出门了,又回来把大门关上又杀了两个妇女,最后留下八个血淋淋大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正义凛然”地向世人公布其英雄壮举。这些无辜死去的平民何错之有?就这样被武松一刀夺取了宝贵的生命。再者最最有名的当数李逵,江州劫法场救宋江时,“黑旋风”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分兵丁、百姓,见人就砍。” 后来就是抓住了坏蛋黄文炳,李逵却自动请缨把黄文炳杀掉,其手段之残忍,以千刀万剐了了他人性命。李逵却还自我感觉良好地大喊: “我杀着开心啊!”一边杀一边烤了人肉吃。他不仅主动杀黄文炳,割来烤着吃,也让大家吃,真让我感到一阵彻骨寒意。所谓的“梁山好汉”的“英雄壮举”更是不止这些,母夜叉孙二娘、菜园子张青夫妻二人,还有催命判官李立,都惨无人道的把死尸开剥了“把做馒头馅”;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白面郎君郑天寿,自家喝“人心醒酒汤”,把人肉赏给小喽啰解馋,更是让我感到毛骨悚然。

  纵观梁山108位好汉,能真正为百姓伸张正义,除暴安良的可谓屈指可数。打着“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名号,干的却是为私心为私利的事情,为的是个人义气,以至于还干出滥杀无辜的凶狠暴戾之事,真的不由我不发出一声感慨:梁山好汉非真英雄啊!

  古人曰: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聪明智慧是吴用,胆力过人有武松等,“英”“雄”梁山好汉都占了,但是我认为,他们也只能被称为英才和雄才,确切说他们只是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离英雄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我心目中的英雄,应当是顶天立地,无私忘我,仁心宅厚,扶弱助残济困,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 ,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梁山好汉只算是才能和武功高人一等的人,不算为人民利益而作抗争的英雄。

  我心目中的英雄,应该是这样的……“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封狼居胥,大捷而归。”这些无不是西汉著名的骠骑将军霍去病以汗血立下的赫赫功绩。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断然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这种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行为,才绝对是铮铮铁血的英雄的本色!

  我心目中的英雄,应该是这样的……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是文官,却为了保家卫国,反抗元军,依然走向了战场,领兵抗元。不仅奋勇抗战,还拿出了自己的家产,招募了3万壮士,抗原救国。后来南宋统治者向元军投降了,文天祥却依然坚持抗战。无论受到多少元人的严刑压迫和高官厚禄的利诱,文天祥依旧坚持着自己对国家的忠心,不想苟且偷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这才是顶天立的英雄。

  我心目中的英雄,应该是这样的……20xx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吴菊萍也是一名母亲,事件发生时孩子只有七个月大,还在哺乳期。在坠楼女孩生死关头的瞬间,没有过多考虑这一举动会造成伤害,就毫不犹豫地伸出手去,这位“最美妈妈”用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诠释什么是英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