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湿地拓展训练心得体会(精选28篇)
第一,对待每一项工作,我们都要迅速地投入,而不是等着领导督促。就像在一开始,我们的慢热,让我们做了许多无谓的俯卧撑。
第二,学会沟通和执行。好的执行力是我们工作完成的基础,而团队伙伴之间好的沟通,是我们更好完成工作的保障。
第三,既然在一个团队中,我们都要信任我们的伙伴。“信任背摔”,顾名思义,没有信任,何来的胆量摔。所以我们在摔下来的过程,每个人对团队信任度的强弱展现得淋漓尽致。就像在工作中一样,我们要相信团队里的伙伴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第四,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当每一个人都在为团队付出的时候,没有我们无法完成的任务。在“死亡爬行”中,我们一次次的用尽全力向着我们的目标爬行;在“人间炼狱”中,我们在泥潭中一次次为伙伴撑起桥梁……这都是团队力量最好的诠释。当我们都在为宏旺的发展和壮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时,我们宏旺这个大家庭就会变得无比强大。
第五,我们要学会感恩。在人生的旅途中,父母养育给了我们所有的爱,朋友在我们困难的时候无私的帮助、老师传授我们知识、公司给了我们发展的机会……她们给予我们的帮助和关爱,是我们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养分。
第六,坚强的意志才是更坚强的身体。第一天的训练结束后,我们全身的肌肉都或多或少的酸痛,让自己对能否顺利完成接下来高强度的训练产生怀疑。但是我发现,当自己意志坚定,坚信自己可以的时候,就会忘却疼痛,浑身充满了力量。工作中,不管自己多累,只要有着可以完成工作的态度和意志,我相信我们的工作都可以很好的完成。
第七,责任到人,对团队的工作要有所了解。产线上每一个岗位的员工,都要分配好他的工作任务;还要让他对上工序和下工序有所了解,自己可以有一定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帮助到自己的团队。
第八,敢于创新,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雷阵”这个项目里,当我们遇到第一个用常规方法无法破除障碍的时候,我们尝试从雷字那里突破,但发现行不通。于是我们就觉得阵字那里也无法突破,导致几次重复的失败。最后才知道,其实只有两个字都试过才能越过障碍。固有的思维模式是阻碍我们成长和发现“新大陆”的囚牢,我们要勇于创新,越过囚牢才能有更好的突破。就像在工作中,不要让自己的工作固化,我们要不断思考怎样可以做得更好,更加优化。
第九,居安思危,快速成长。“领袖风采”中,前两轮的胜利让我们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强大,“求稳”就好,每一次的一点小进步都是很好的。但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进步无法追上对手的步伐的时候,我们面对的就是一次次的失败。就是因为危机意识太弱让我们一次次在竞争中失败,让队长受到了惩罚。企业生产经营也是一样,不要觉得自己一时的成功是永远的成功,当你在小步前行的时候,别人已经大步迈进超越你。我们要居安思危,永远保持那股要成为领头羊的决心和干劲。
第十,目标是用来完成和超越的。“团队光环”中,这个我们觉得难以完成的圈数,在所有人一次次用力摇摆双臂过程中,不可思议地完成了。向目标前进的步伐,也是这样一小步,一小步,最后变成一个大跨越。
感谢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这么好的拓展训练,让我学到了许多,这将是我毕生难忘的一段经历。我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努力回报公司对我的培养,不辜负公司的期待。因为我是宏旺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我要拼尽全力,为我们的大家庭增光添彩。
大湿地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篇18
首先感谢院领导给我们安排这么一次特殊的培训,这次精神上的盛宴给我疲惫而忙碌的心灵注入一丝清凉和滋润,给略有浮躁和麻木的心态以警醒和启迪。
说实话之前我对这次培训有小小的抵触。觉得整整两天的时间不如去听业务和学术讲座收获大。可是去了之后才觉得获益匪浅。许多次老师的话语常常使我不由自主地对号入座,自以为四十不惑,可以宠辱不惊,不料多次被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原来自己做不到心如止水,波澜不惊。按照这次老师“ 60岁以下都是青年人”的说法,我还处在青春期。
当我看到电影 《飞越老人院》中院长计算陪伴老人的时间这一情节时,我触目惊心。我在心里暗暗计算了一下,暗暗庆幸我比她幸运一些,因为我离父母很近。正因为很近,又觉得父母身体还行加上工作忙所以并不常去父母那儿。初中时曾受感恩教育,天天给父亲洗脚和袜子,坚持了一年多,而现在却再也没有给父母洗过脚、洗过任何东西,心里十分惭愧。
我的父亲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在几万多名职工的矿务局,他高超的业务水平和固执耿直的坏脾气一样有名。因为他对工作要求完美,近乎苛刻。他原来学的是俄语,英语是后来学的。没上过高中,却完全凭自学上了大学。印象中,小时候家里墙上贴着大张的图纸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英语单词。我后来上初一学英语,那时候没有听力,老师也不讲音标,音标是我父亲启蒙的,他为了练发音托人从上海买的录音机,那时候可是稀罕物。他的领域是机械制造,但他是跨行业的高手。1981左右年矿务局第一批安装水暖管道的设计安装组负责人居然是我爸爸。他之前可是不懂管道设计的。我爸没有不会做的东西,小到钥匙、锅铲刀勺,大到折叠椅和沙发等各种家具,都是他比着《上海家具》书上流行的式样打制的,既结实又时髦,成为争相参观的对象。他床底的箱子好多,箱子里有一大堆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获奖证书,那个年代都是货真价实的。他会买好多书给我读,从不吝惜。会做各种精致的玩具,引得小朋友羡慕不已。
我眼里,爸爸是无所不能的。有一年生病在济南住院,我陪在医院。那天晚上,爸爸异常兴奋地和病房里另一位病友聊得火热,侃侃而谈,简直不像一位第二天手术的病人,一点没有紧张和焦虑,言语间充满了以我为荣自豪的样子。 以前他从来不表扬我,我意识到曾经我无所不能的父亲终究老去了,他也到了拼孩子的年龄。而并不优秀的我,从他口中说出来成了他的骄傲。
我的母亲心灵手巧,长得也漂亮,可惜我遗传了我父亲。她很善于经营家庭,总能用不多的工资让我们吃得更好。记得那时,家家在宿舍门口都养鸡。别人都是养几只母鸡下蛋,我妈除了养几只母鸡,就5分钱一只小公鸡一下买50只,所以隔三差五就给我们炸小鸡吃。在那个需要粮票和肉票的年代,吃上一点肉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啊,别的小孩羡慕得馋得慌。那时能让孩子吃好是天大的一件事,我觉得我妈很厉害。我妈一直是嫌弃我的,小时候嫌我长得黑、长得丑,长大了嫌我不够努力学习,嫌我没考上名校。直到两年前我正回复一封国外的邮件,我妈紧盯着屏幕。她以前也是学俄语的,不懂英文。她说:“哎,这些我都看不懂哎。”眼神里不再是嫌弃,而是充满了喜悦和欣赏。
那样能干的母亲,一直嫌弃我的母亲,有一天突然180度大转弯,为我自豪,为我高兴,这只能说明,她老了。曾经,父母一直是我的榜样和骄傲,可是有一天反过来了,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为人子女,我们都是有责任的。为了父母,就算活不成父母想要的样子,也要努力活得不要太差。
为了叫父母不太失望,我们也要努努力。
希望我们一路前行,依旧不忘初心。希望我们都不要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历经生活打磨、岁月洗礼,内心依旧清明,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不江湖。天天充满正能量,快快乐乐来上班。
说到上班,这次培训上老师有句话“上班的质量决定了人生的质量,工作的质量决定了家庭生活的质量”,说得特别好。前段时间有个特别火的微信文章《离开了单位你什么都不是》。你靠什么去获得你需要的生活物品?是单位!你靠什么赢得社会的尊重?是单位!地球离了谁都会转,单位离了你行,你离了单位却不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真的,你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离开了单位,你什么都不是。
说到这里我要感谢三院,了解我,包容我,关心我,培养我。派我参加英语培训,去美国进修,去进修儿童无痛胃镜。还被评为了首批青年才俊。当时参加青年才俊和考博士都是主任陈丽萍三番五次催促我鼓励我报名的。我来三院好几年都没考继续教育,因为我不想晋升职称了。副主任齐爱霞说那怎么行,你还这么年轻,硬是让我一下子报了6门课,现在心里特别感谢她。有人问我来了三院后悔吗,我说后悔啊,后悔没早来!医院提供了这么多这么好的平台和机会,三院的每一位都是何等的幸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