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简爱的心得(通用30篇)
读简爱的心得 篇29
我从小就是个书迷,几乎看遍了我所有能看到的书,但一直没有时间,也没有毅力去看完一本完完整整的小说。那一天,妹妹带来了一本厚厚的小说,说是专门为我借的。惊讶之余,我第一次细细打量了这样一本拿在手里仿佛有着浓厚岁月沧桑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精致的封面,引人入胜的介绍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我静下心来,开始翻阅。令我没想到的是,这本书的文风那么符合我的胃口,就好像一个赤脚走在遍布荆棘的荒路上的人突然穿上了一双舒服的鞋子,那种感觉是无法表达出来的,只能用心去体会。
书里的文字,就像一件件华美的羽衣,不仅语言优美,韵味悠长,还经得起细细的推敲。它给我一种远离人间,像是在另一个世界的感觉。清新脱俗,华丽精致,既不庸俗,也不拖拉。这才是我一直想要阅读的作品啊!
书里的主人公韩子奇痴迷于玉,促使了他与梁君璧的婚姻,但是那是逆境中的自然结合,没有爱情。但是在海外流浪十年之久让他与梁冰玉惺惺相惜,产生感情,最终生得一女,新月。而她,又是另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了。她始终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和自己相爱的人阴阳相隔,只有一首《梁祝》永永远远的陪着楚雁潮,陪着他寂寞的心……
这是一个悲剧,却充满着力量。也许是我还小,对于这本书的真正含义我理解得并不透彻,但是我无法否认对它的喜爱,它所表达的情感远远超出了文字本身,它的身上有着浓浓的民族气息,它的身上烙着鲜明的时代的印记,成为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时代的记忆。
我用了四天的休息时间将它看完,才发觉自己已深深陷入了霍达用文字编织的世界里。那个似真似幻,欲语泪先流的世界,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神圣。直至现在,那婉转千回的故事仍似历历在目,只要脑中一想起它,各种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便会蜂拥而至,要思考好久才能回味过来,心中早已不复平静。
指尖磨砂着精致的封面,我的嘴角却勾起了笑容,经典便是经典,只可永远在心中珍藏。
读简爱的心得 篇30
“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缈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
这一段话出自于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从简的一席话中可以看出,她不为自己身世的卑微或一切外表上的不足而感到低人一等,而是因为自己心灵的成熟,不惧同任何生活在“上流社会”的人交流,这是她自信的体现。身为女性,在当时英国那种严格的阶级观念的限制下,她还能保持自信,对平等、独立、自由的坚持和追求。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自信是我们人生中必须具备的品质。只有面对一切艰难险阻都不胆怯,才能以最好的姿态面对。正如顾拜旦在近一百年前的演讲中所说:“勇气是战争中的美德,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在“奥林匹克之父”看来,自信比勇气更为重要,这也正是自信作为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的原因。
读《简·爱》让我想到了一位中国的画家——齐白石。虽然他们出生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甚至连性别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有着相同的自信。齐白石五十五岁时,只身一人第二次来到北京。原本他身为一名文人画家,在老家湘潭过着舒适的生活,但北京的画家看不起来自湘潭的他,也因此看不起他的作品,甚至连他自以为得意的诗作也被认为是毫无规范的“薛蟠体”。但他没有失去信心,而是进行了艺术的反思,直到遇到画坛LD陈师曾。正是自信促使着他作出改变,成为画坛中不朽的一位名画家。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看到简·爱能够以此自信面对社会,我也懂得了自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