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1篇)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带有温情的沟通方式永远不会消失。他寄托的感情和承载的记忆是现代科技无法替代的。多年后的回首,信件将承载着一段无法忘却的岁月。
大二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篇21
这个寒假,怀着一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充实的心态,我加入了学院的社会实践。在刚刚入学的时候,就听师兄师姐不断得在说他们实践过程中的开心而又难忘的故事,让我好羡慕。现在,终于有机会亲自体会一番了。
现在已经在家了,可每次吃饭的时候却还是会想起在惠来等待开饭的日子。不是因为我们贪吃,而是因为等待开饭的时间都是我们自娱自乐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会有很多开心的事会发生,有很多时刻都将让我铭记一生。最难得是和言川、其灌那一顿真正的“大餐”,现在即使有一模一样的饭菜放在我面前,恐怕也很难吃出那种感觉来了。永远得怀念那一句:“老板,开饭啦!”
回忆准备工作阶段,辛苦的排练伴随着紧张的复习。这个阶段我的工作算是比较多的。有《歌舞青春》要排练,另外要负责教会那些男生《青花瓷》。一下子要记好多舞蹈动作,对我这个记性差的人来说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自己没有放弃过,一直坚持着把两个节目都搞定了,虽然辛苦,却觉得很充实,很值得。
在文娱工作的准备阶段,我和很多队友都培养了深厚的友谊。因为跟进了多个节目,跟每个节目的成员都有接触,所以很快就跟整个实践团的人混熟了,看来文娱工作还帮了我不少忙。在文娱工作方面还德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在这里要谢谢他们了。至于文娱组那群家伙就更不用提了,大家打成了一片,一起工作,很是开心。
实践的最后一个晚上,就是我们的文娱晚会了。晚会在《街舞》秀中开场了,虽然演员都不是专业,但是动感的舞姿却赢得了观众的片片掌声。双胞胎姐妹用她们优美的歌喉展示她们《手心的太阳》,《鸿门宴》和《青花瓷》将晚会推向了高潮,在一曲《朋友》歌声中,所有惠来的朋友们一起高歌,一起铭记我们曾经相聚在惠来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晚会由此落下了帷幕,但我们的友情却得到了升华。
在惠来,我还负责了去敬老院的演出工作。当时决定了要迎合老人家的兴趣,发挥我们在广工学习太极拳的优势,表演一个太极拳。结果到了前一天晚上,发现几乎没有人记得太极拳是怎么打的。当时晓通很想帮我,很努力得回忆动作。最终这个节目还是被取消了,仍然很感谢晓通帮忙。去敬老院之前,我还被团长派去买水果慰问敬老院。但当时买水果的时候也很为难,觉得各种水果都不适合,有得水果过酸,有得水果过硬,有得容易上火。当时考虑到老人牙齿不好,所以特地买了香蕉。结果回来后,团长告诉我,有些老人不能吃香蕉的。虽然说水果只是我们对老人们的一片心意,但事实上意义并不是很大。而且老人们还说不希望我们这些学生为他们破费什么,能来和他们聊聊天就已经很好了。老人们虽然年纪大了,却还能为我们着想,值得我们敬佩啊。在敬老院,由于语言上的不通,虽然我很想做点什么,却似乎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其他的也做不了。刚好我们打扫完后不久便是老人们的冲凉时间,所以之前准备的小表演也就取消了。只有那些会讲潮汕话的队友能跟老人沟通了一段时间,我在旁边听他们交谈,听得是一头雾水。
在义教方面,我收获颇大。与我一起搭档的是来自华农的yc,她是学商务英语的,所以在英语方面也特别厉害。她的讲课也非常的精彩,我从她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当然,我自己也有投入到义教工作当中去。第一次义教,由于一些临时的变动,剩下给我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所以临时又对我要讲课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只是利用前面的教学内容,跟小朋友们玩了个游戏,结果效果是很好的,至少充分调动了小朋友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希望他们以后也会多开口,这样对他们的英语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英语,我实在不怎么擅长,但是这一次,我不仅大胆得说英语,更大胆得去教学生说英语,这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大二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篇22
今年的寒假社会实践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打工了。去年寒假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北国超市打了一个月的工。
当时打完工后我就有了很多感触,当时想写下来,可是由于懒,最终这一想法没有转化成为行动。就在前几天大扫除的时候,我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了一份打工报告来,这份报告是超市门店的左姐姐要求我写的,可是不知后来是什么原因,她一直没向我要。于是这份报告就留在了自己手里,现在看看都还是觉得是那么的受益匪浅。这份报告分为两部分,一是我打工的感受,第二是我对北国超市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当然,对于大家来说,还是会对第一部分比较感兴趣吧!我在北国打工的感想大概有以下几点:
1.文凭只是一块敲门砖。你可以在敲门的时候拿着这块砖而洋洋自得,但是伱当进入着扇门后,就不要再把它当做是一种必胜的资本了。因为你会发现,进入这扇门后大家就又一样了,甚至有文凭的比不上那些德高望重的。的确就是如此,相对于文凭来讲,社会更看重的是资历和经验。
2.利益是维持同事关系的关键。这点其实类似于上面一点,只不过这点的范围运用的更广。在打工的时候我更是对这句话颇有感触。其实我从来不认为被人利用是一种贬义的说法。我很同意哥哥说过的一句话:当你被人利用的时候,你就会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当没有人利用你的时候,就说明伱是真的没用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确实按照这一规律进行着。仔细想想,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想到你,这何尝不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呢?看来要想“朋友”遍天下的话,自己首先要有能力;换一个角度来说,有能力后就会有更多的“朋友”。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何乐而不为呢?
3.公司不是家。公司就是公司,它永远也不会成为我们的家。因为维持公司运转的是交易,是合同。只有当你可以给公司带来利润的时候,公司才会让你成为其中的一员。如果当你对公司没有丝毫的利用价值,那么即使你对公司是十分忠诚、十分热爱,我想最终还是会被公司“遗憾”的辞退。我说这点的目的并不是让大家在工作上偷工减料。尽职尽责地工作是天经地义的,这就如同公司要发给工人工资一般。我的意思是,当大家不幸的被某家公司辞退的时候,不要觉得心寒。你要清楚的是,公司之所以辞退你,不是因为他们怀疑你的衷心,而是因为你对他们来讲不再有利用价值了。在这里,希望那些过于投入工作并且过于信任公司的的人们有个心里准备。当然公司是自己的除外。
这就是我在北国打工的一些感想。当时想想,觉得打工挺苦的:一天站8个小时,随时接受摄像头的监视,到了晚上还要叫卖。我从小到大都没干过这活,开始叫卖时真觉得不好意思,可是一想到这是工作,也不得不照做,后来就渐渐适应了……
不过,通过这次寒假的打工经历来看,在北国打工实在是太幸福了!我和另一个小女孩这次决定尝试一下给个体企业打工的滋味。于是我俩边挨家挨户的找。看到有招聘的店我们就进去问,绝大多数的店主一看到我们就会说一句话:“对不起,我们招长期的。”我们便不得不退出。出来后,我俩便很奇怪地打量着对方,说:“咱俩有那么像学生吗?”仔细地和别的店mgnm员对比了一下,最终得出答案:“的确很像学生!”俩人相对一笑,接着下一家。现在想想,我们当时的心情很轻松,但偶尔大脑里会蹦出一个想法:“我毕业后会不会也是这个样子呢?给买衣服的打工人家都觉得不适合。那念大学到底有什么用呢?”想了想觉得很郁闷,后来也就不想了。没办法,我没办法控制以后的事情,我能做好的只有现在。既然我选择了读大学,那么我现在的任务就是把大学读好。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最终我们找到了一个给企业发传单的工作,一天30元,每天工作6个小时。开始想想觉得挺简单,但开始工作后才发现难度很大。那么冷的天气,我们要在外站着,热情地给别人发传单。但是路人的反映,往往十分冷淡。更惨的是,我们要随时接受老板的检查,他要检查我们是否认真工作了。通过这次打工,我们是深切地体会到了资本家的剥削本性啊!呵呵。不过,也确实有收获,这次面对的人更加的社会化,并且没有任何人的照顾是的这次的社会体验更加真实了!最主要的是,我的脸皮是更加厚了,呵呵。
这两次打工社会实践感受有两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学和社会是截然不同的!读书真的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了,不用为任何生存的事情发愁,更不用勾心斗角。只要把掌握了知识就算完成任务,实在是太简单了!可是,我们早晚都要走出象牙塔,就算外面的世界再黑暗、再艰难,我们还是要面对的。因此,越早适应社会对以后越有好处,适者生存嘛!这也正是我打工的最重要的目的。不管是什么工种,就算它再不起眼,我觉得也能从中收获一些东西,那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虽然我们是大学生,但是你在社会上实际的感受一番,你就会明白,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分量是越来越轻了。有的岗位还专门注明:不要大学生。(这是我在询问上好佳临促的时候了解到的,厂家认为大学生太木了)怎么样同伴们,倍受打击吧?但这就是现实!现在,学还是要上的,而且还是要上好的;但仅仅学习好是远远不够的,多接触接触社会,就会觉得受益匪浅,也许从中也能找到奋斗的动力,也许人就是这样长大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