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的心得感悟笔记(通用31篇)
多读书的心得感悟笔记 篇15
一本《培根随笔》,穿越了数十年的58篇短文,语言真实朴素,却完美的概括了“生活”二字,一切生命中的旅程,都会在书中得到答案,每一个字都在闪耀着智慧与理性的光芒,闪耀在人们心中。
文章短小,却是将冗长的文章精炼,提出精粹,在政治角度上,对生活中所能遇到的一切进行解剖,分析。而他谈论的,不仅仅是正面的,还有一些负面的,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需要我们自己去掌握、控制的东西。不过对于它们,我们应该去正视,而不是压抑在内心。培根是位伟大的学者,他用如此短小精悍的文章,就将一切完美诠释,所有文章几乎句句是金,都可以独立出来成为新的格言警句,无不体现出培根的风采。
在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谈友谊》。文章开头便将没有友谊的人视作孤独的野兽,是与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我们将朋友当成是可以交换心声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当你收获了友谊时,你才真正远离了孤独。培根认为友谊的'一个主要成效就是宣泄各种激情引起的心中的憋闷。非常直率的说法,没有一点花哨,但对于我们这些热血青年来说,我们都会和真正的朋友们一起同甘共苦。我们不一定有一样的地位,一样的生活;但我们可能会有相同的目标,相同的兴趣使我们走到一起。可我们为何如此呵护这一份友谊呢?周国平曾经写到“人人都是孤儿”“我们偶然的来到这世上,有必然的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同样的,对于友谊,更是两个偶然的碰撞,就更值得我们去珍惜。所以找到一个知音朋友,才需小心谨慎。我们要将朋友当做明镜映照自己,如果能找到你自己有“衣冠不整”的地方,你就应该整理好。
没有朋友就是一种食人的生番。所以,把握好机会,找到自己!
多读书的心得感悟笔记 篇16
《绿山墙的安妮》描写一个孤女在纯朴的绿山墙农舍找到了温暖的家,自尊自强踏入社会的经历。
女孩可以不漂亮,但是她们必须有颗纯洁、善良的心。安妮就是一个这样的女孩。她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一切平凡的事物在她的眼中都妙趣横生;她渴望亲情和友情,因为1岁时的安妮已经失去了父母,11之前在孤儿院的她没有任何朋友;她的相貌并不美貌,一头红色的头发,面颊上生满了雀斑,可是上天对她是公平的,赠予了她那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心。自从安妮·雪莉来到绿山墙农舍以来就不断地犯错误,但每件错事都让她改掉了一种严重的缺点。在安妮乱动养母的紫晶胸针那件事中她改掉了乱摸乱碰不属于自己东西的毛病;在请朋友吃茶点把应当涂抹的果酱涂成了镇痛剂帮安妮改掉了在烹饪上的粗心大意;在随便购买小贩摊上的染发剂来染头发的事上为她甩去了过多的虚荣心……
于是,我想起了发生在我身上的点点滴滴。记得有一次,美术课要用国画颜料我在前一天就开始准备了,可当我准备好材料时却发现我没有把宣纸放进。这一下啊,可把我急坏了。平时我就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看见什么就拿什么,拿了以后又不放回去随便一扔就了事了。到了需要用的时候又找不到了。这一次,我正需要用宣纸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我着急的上下楼梯跑来跑去,做翻翻右翻翻,弄的整个房间乱七八糟。爷爷奶奶看见了连忙问我:“怎么回事?”我上接不接下气地回答道:“我的宣纸不见了,明天美术课要用!”爷爷连忙帮我找,奶奶却在旁边不停地唠叨。听的连我的耳朵都长茧了,可又能怪谁?是我自己丢三落四的。过了一会儿,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宣纸。这时,我想起了一句安妮说的话“在错误中成长”。是啊,我要改正这个毛病,不再次犯这个错误,让自己成长起来。
让我们向安妮那样,乐观向上,用积极的心态微笑着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冲破一个又一个难关,在错误中成长,朝着我们美好的梦想奋进吧!
多读书的心得感悟笔记 篇17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而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换其他人热情的能力。”自从我拿到这本《人性的弱点》,从封底上看到作者的这句话,我便时常在想:如何拥有这85%的能力带着这样的一个疑问,我开启了这本充满智慧的书。
它告诉我:如要采蜜,不可弄翻蜂巢。
美国鼎鼎有名的黑社会头子,阿尔卡庞在被处决前曾这样说道:“我把一生当中最好的岁月用来为别人带来快乐,但我得到的却只是辱骂,这就是我变成亡命之徒的原因。”我就不理解了,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卡庞在死之前却都没有一丝自责悔恨。其实这便是人性的弱点——做错事的时候只有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反思自己。
想到这,我却不禁脸一红,羞愧不已:我却也曾为自己的过失找借口,为错误推卸自己的责任。
记得印象很深刻的。一次班级卫生评比,虽然当天我并不是值日生,我也确实看见了地上的那团纸,我却不愿意起身,弯腰拾起它。心想这么一个小纸团应该也不碍事。结果:当晚却被扣了班分。看着老班在训斥值日生,我也在埋怨他们工作不细心,殊不知,若是当时我愿意起身弯腰,也就不会被扣班分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真是太聪明了。
犯错,首先应反思自己,再考虑别人的过失。我一直提醒自己。
《人性的弱点》也告诉我:无事也登“三宝殿”。
对于这点,我其实感触颇深,有一次,我兴致勃勃地打电话给我的好友,想与他分享我的喜悦,不料,他接起电话后,便飘来冷冰冰的一句:“有什么事”顿时犹如倾盆大雨,浇灭了我满腔的热情。事后我翻阅了它,才想通:其实是因为我平时给他电话,总是有求于人,或者不好意思开口,拉着人家东拉西扯了几十分钟,忽然开口:“你帮我……”自己的不好意思却令对方误会成是在利用自己。
现在,我学会了无事也登“三宝殿”。这才是人际交往的最佳状态。
这本充满了智慧的《人性的弱点》,教会我的不仅仅如此,它教我寻找人性的弱点,并克服它,相信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它将会成为我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的心得感悟笔记 篇18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论美》篇。这是一篇关于“美”之作,语言简洁,内涵土独特,充满哲理性。“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人生观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
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多读书的心得感悟笔记 篇19
在加拿大,有一位叫蒙哥马利的作家,在她的笔下,有一位活泼、可爱、天真、善良的异国女孩。她穿着一件又短又紧又难看的土黄色棉绒裙,戴着一顶褪了色的水手帽,两条粗粗的辫子一直拖到背后。她的下巴很尖,大大的眼睛中充满锐气与活力,嘴唇可爱甜美,眼睛里流露出紧张却充满期待的神情。因为,今天是她被人收养的第一天,她很期待自己的养父母是谁。她,就是女主人公;安妮.雪莉!
绿山墙农舍的马修和马瑞拉兄妹,本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帮忙干农活,没想到却阴差阳错接来了红头发女孩安妮。安妮用玫瑰般绚丽的想象力,一张小嘴巴永远讲个不停,给身边所有的事物取可爱的名字,无心犯下的错误常常让人忍俊不禁,活泼开朗的性格、勤奋好强的天性使她在学校里赢得了很多朋友,并获得学业上极大的成功。安妮的到来使原本沉闷的绿山墙焕发出诱人的生机与活力,也给古老的村庄带来了无穷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