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的教育的心得9百字(精选32篇)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曾在讲座中提到她学校里的孩子们从来不会叫她刘校长或刘老师,而是亲切地叫她“希娅”。当时我就很诧异,而直到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以后,我才真正明白孩子们一声“希娅”的背后一定是刘希娅校长平时经常走到孩子们中间,放下作为校长和老师的形象,像朋友一样和他们亲密接触,以及希娅校长所付出的无私的爱,才会让孩子们如此喜欢她。夏丐尊先生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真的需要爱,爱就是的教育。所以,我想爱将会是贯穿于我今后教育生涯的一条主线。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用爱的行动感染孩子,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用心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爱每一个平凡的孩子。我想,这是作为一名好老师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作为幼儿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读爱的教育的心得9百字 篇21
爱,在大家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常常会忽略周围的爱。
当我将这一本《爱的教育》读完后,自己深有感触,《爱的教育》这本书中记述了许多关于各种各样的爱的故事,比如:马克尔万里寻母,菲鲁其奥的血,重病的小泥瓦匠……一个个拥有爱的小主人公与一件件附有着爱的动人故事,使我流连忘返。
“爱”这个字是我们都挂在嘴边的,可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常忽略周围的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朋友与朋友之间互相安慰……这些常常都会被无知的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当然,如果你去静静的享受,就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啊!
最令我难忘的,是《扫烟囱的小孩》,讲的是一个男孩子去别人家扫烟囱,得到的三十个铜币,全从口袋里的破洞里漏了,许多学生把自己的零花钱给了他,三个,五个,六个……他的手上捧满了铜币,有个小女孩没有钱,为了表示自己的心意,她把手中的花送给了男孩。男孩望着这一把钱和这束鲜花,欣慰地笑了……
这篇文章里的那群学生们有着一颗乐于助人的心,而那位没有钱的小女孩的身上,更是洒脱出一种儿童的纯洁之心,她要通过传递鲜花,来换取被别人的笑容,这是一种多么好的品质呀!我们要向她好好学习。
自从看完了《爱的教育》,我就学会了静下心来,用心灵去感悟,去发现,竟发现了许多事物的爱的故事,而我也学会了体会别人,关心别人,爱别人。
有一次考试之前,我检查自己的文具是否带全时,突然发现自己的直尺不见了,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心想:大事不好了,直尺没带啊!这次考试可就是考用直尺画图形呀!这时,坐在一旁的好朋友印润沁发现我神情不对,连忙凑过来问清情况,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直尺扳成了两半,给了我一半,又对我笑了笑,表示让我们一起加油,我点了点头,开始考试了。从此,我们的友谊又变得牢固起来。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么幸福啊!
读爱的教育的心得9百字 篇22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伟世界各地的名著,它是以日记方式来来叙述的,每一篇的篇幅都不长,但毫无意外地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日记的内容主要是以一个名叫安利科的小孩的生活为背景来展开的,从一个小孩的眼睛里看世界,从小孩的日记中折射爱的涵义。日记里包含着安利科自己记载的所见所想,还包括其父母写给他的信,还有教师每月例话。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学校、父母、兄弟姐妹、师生之间关系的看法。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虽然没有感动到流眼泪,但不得不让我承认这是一本能给心灵引进和煦春风的书。打动我的,其顶着的世界名著的头衔,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简单而坦率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暖暖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爱国之情……这部字字洋溢着爱的小说,积蓄着一种深厚的、浓郁的情感力量,使每一个用心去品读的人不得不为之动容。它阐述了一个道理: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思想情感不同,但是每一个不同的你都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这本书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其中有几篇是我特喜欢的。大概如下:
一《每月例话——<少年爱国者>》
十一岁的少年是意大利人,因为家庭贫穷被卖到戏班,遭受到非人的待遇,后出逃,被领事馆的人员送到邮轮上遣回家。在船上他碰到了三个外国游客,他们可怜他的悲惨遭遇,于是就施舍了些钱给他。这笔钱对于处于困境中少年无疑是救命的稻草,他的苦郁的脸上终于露出欢喜的笑容。当他躺在二等舱的床上听到三个外国游客用恶毒的语言在侮辱自己的祖国时,他气愤得将手中的硬币掷到三个游客身上:“我不拿侮辱我祖国的人的钱!”
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少年,在如此困窘的情况下,能如此凛然地喝出这样的一句话,令我不地不钦佩。这笔钱对他来说无疑是珍贵的,但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他不惜将自己推回食不果腹的旧地,这个故事让我有了个想法:爱国是不与年龄、知识背景、社会地位相挂钩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爱国主义是暗藏在我们的血液之中的,或许我们从不在口中吐出半颗浮华的誓言,但当侮辱或是伤害真正刺伤国体尊严时,再粗糙的皮肤也会不自觉地迸裂出反抗的暗涌。我们可能早已对爱国行为下了一个规范的定义:抛头颅洒热血。认为当今和平时代,那种捐躯赴国难的义行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远古的符号,我们没有那么伟大爱国,但真正践行起来时,我们才发觉:其实爱国可能就是在自己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时还可以发出那正义的一喝。
二《义侠的行为二十六日》
本章节讲的是克洛西被同学忽兰谛取笑,奋起反抗而误将墨水泼到先生胸前,先生责问并调查此事件的事情。开始,先生责问是谁干的时候,卡隆为帮助克洛西而替他认罪时,先生明察秋毫,静静地说:“不是你。”然后又说:“决不加罚,投掷者起立!”当他知道克洛西是为了反抗别人的欺辱而做出这样的举动时,他对着忽兰谛等说“你们欺侮了无罪的人了!你们欺侮了不幸的小孩,欺侮弱者了!你们做了最无谓、最可耻的事了!卑怯的东西!”然后走到卡隆的旁边,将手摆在他的腮下,托起他偏下的头来,注视了他的眼说:“你的精神是高尚的!”但听了卡隆请求先生原谅忽兰谛等人时,他又指着忽兰谛等说:“我饶恕你们。”
我觉得这一篇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特别是先生的一言一行。
我想为师者首先要记着罗曼·罗兰“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一句话,只有教育者本着一颗健康正直包容的心才能拥有散播爱的能力。记得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诚然,正因为心怀关爱,先生才会严正办事,决意查出真相;正是因为心怀关爱,先生才会严责丑恶,张扬善良与正义。他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对待这两者又应持什么态度。
此外,我还觉得为师还需要谙熟教育爱的艺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爱心,更重要的是爱的合理方式。教育爱没有逻辑的条块,不能像硬件那样起运、加工、生产……教育爱适宜的方式是浸润,潜移默化。因此,教育爱需要身体力行、春风化雨。正如某位名人所说的那样:是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读爱的教育的心得9百字 篇23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全文以小孩子的日记方式记录了三年级的主人公安利柯所见所闻的感人故事,每一篇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都是感人的故事。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爱”的一些思索。这个世界上的爱有很多种,爱情,亲情,友情......但我认为小孩子的爱是最纯真也是最感人的。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在一个学年十个月里记载的日记。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在于它多高的文学价值,而在于那平凡细腻中体现出来的亲子情,师生情,朋友情......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全文以一个“爱”字贯穿始终,这不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这本书感人的故事有很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爸爸看护着》这个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乡下少年去看望爸爸却阴差阳错认错了爸爸,但在这个年轻人知道真相后还好心的照料这个“爸爸”,直到这个老人家去世。故事太感人了,年轻人的爱心真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