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村委会乡村振兴工作汇报范文(精选28篇)

2024-10-12 05:18:51心得体会打印
村委会乡村振兴工作汇报范文(精选28篇)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XX乡脱贫攻坚开展情况报告如下,如有不妥,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一、工作开展情况脱贫攻坚工作(一)落实责任不打折扣当前,我乡结合“两联一进”和“大走访、大排查”、“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活动,走访群众....

  (三)建强组织,提升治理能力。探索实施农村基层党建“整街推进、整县提升”、“六抓六促”工作机制,持续抓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确保年底前全部完成整顿。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十个一”创建活动,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助推和保障乡村振兴。推广x集体经济合作社管理运营经验做法,规范集体资产运营管理行为,使集体资产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村委会乡村振兴工作汇报范文 篇21

  今年以来,xx镇以创建xx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契机,统筹谋划、高点定位,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现将一季度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聚焦现代农业发展,突出抓好总投资1。8亿元的千峰农业“新六产”、汇通粮食仓储设施扩建等9个产业类项目,目前7个项目开工建设,4个项目顺利完工。聚焦基础设施提升,投资540万元实施乡村道路改造、镇区管理提升和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聚焦文化资源优势,推进伏击战第一枪史迹馆建设,对麦秸画、霸王鞭等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展示。聚焦组织人才保障,重点实施非公党建阵地提升、人才招引、企业家培育等5项工程,组织座谈对接等活动6次、培训1000余人次。

  二是着力强化发展支撑。探索实施xx镇现代农业支持奖补办法,鼓励支持1000亩以上、镇村监管下的土地有序流转,兑现24家经营主体奖补资金72万元。创新建设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开展直播带货8场,孵化电商企业3家,实现销售额18万元。全力推进总投资2343万元的`11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积极推动3家以上合作社成立联合社抱团发展。依托产业发展优势,联合广饶街道争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三是努力营造优良环境。深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科学设置57个垃圾暂存点,清理各类垃圾1500余吨,积极争创市级垃圾分类示范镇。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对工业园区、村庄和主干道路进行高标准绿化,新增绿化面积290余亩。开展环保攻坚提升行动,投资5000万元建设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大气在线监测等4个环保项目,对全镇81处坑塘进行彻底整治。推进治安防控提升工程,新增智慧监控178路,构建起点线结合、全面覆盖的“乡村天眼”安全防控网络。

  二、存在的问题

  从前期工作看,我镇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统筹谋划水平不高,实施的大项目、好项目数量较少,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二是系统性推进工作力度不够,在文化资源挖掘宣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三是人才支撑力度不强,本土人才培育不足,外来人才引进较少,高端人才相对匮乏。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夯实基础,突破片区产业发展。全力推进总投资8760万元的9个示范片区产业项目。对盛源蔬菜设施改造提升等4个建设中项目,强化日常调度,力争早日达产。对中心粮油制粉设备改造升级、李西林下中草药种植2个未开工项目,明确专人负责,帮助开展手续办理等工作,推动项目尽快建设。

  二是深挖资源,打造片区特色亮点。按照设施农业、电商孵化、园林休闲、中草药种植、农产品加工“五区”规划,科学编制片区内16个村村庄规划。依托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县智慧农产品监管追溯平台,整合区域优质农产品统一宣传推介,打响“好品”品牌。深挖文化资源,投资150万元高标准建设伏击战第一枪史迹馆,打造耿贞元事迹展馆,策划文旅融合嘉年华项目,讲好故事。

  三是加大投入,推进片区基础提升。投资330万元,实施示范片区内环境提升、路域整治等5项工程,全方位改善村容村貌。投资700万元,推进示范片区道路建设,改造提升沙场路、丰收三路、东风路,建设集观光、交通于一体的淄河防汛道路。实施村庄绿化工程,支持南十里堡、东水、黄西村争创省级森林村居,全面消除“无绿化村”。

  四是示范带动,实现乡村全域振兴。紧抓示范片区创建契机,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立足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农业项目建设,全力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突出组织优势,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批等8项村级制度。筑牢生态优势,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农村污水处理、美丽庭院创建等基础工作,补齐人居环境短板,推进五大振兴齐头并进。

村委会乡村振兴工作汇报范文 篇22

  20xx年以来,樟市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乡村振兴作为重点工作谋划推进,并取得新成效。

  一、严抓基层党建,充分推进组织振兴。

  落实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对标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第一方面,完善了13个村(社区)党建阵地建设,第二方面,提升镇委党校教育质量,于20xx年6月完成13个党校分教点挂牌,启动精品教育创建工程。一年来,开展了一线教学78期,全镇党员教育覆盖率达90%,覆盖村居民400余人次。第三方面,实施“发展党员严格化、党员学习常态化、组织生活规范化、先锋作用显现化”四项提升工程。

  二、打开基层精品教育新模式,推动文化振兴。

  一是注重实践,抓准重点提升基层干事能力。结合全镇工作要点,开展针对性、实践性的培训班共14期。二是打造精品,积极探索减负提效教育新模式,把“讲师+课件+教材”打包配送到各村(社区)分教点,确保基层群众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乡村振兴、扶贫政策等知晓度,凝聚党群合力共同推进政策实施。

  三、抓队伍建设,培育忠诚担当党员队伍,促人才振兴。

  深入实施“素质”、“定力”、“能力”、“活力”“四项工程”,持续强化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的攻坚克难的能力。如我镇圆满完成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产生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61名,平均年龄40岁,较上届下降了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45名,较上届多28名,有效实现了学历及结构双优化。村(居)委换届顺利推进,计划于1月24日—25日开展选举,预计可实现预期目标。

  四、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引进“金新农”生猪养殖、盛大农业、东升农场等项目,加快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强农富民的特色产业。做好“特”字产业文章,打响樟市农业品牌。我镇流坑村马坝油粘米、北约村优质肉牛成功入选为广东省20xx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我镇优质水稻成功被评为20xx年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水稻)。

  五、推进新农村建设和镇街提升整治,强化生态振兴。

  一是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新农村建设。我镇,目前全域推进干净整洁村建设,共涉及79个村小组建设项目,目前启动的有77个,完成的有75个,完成率为95%。该项目完成后,我镇148个村小组将全面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5个省定贫困村65个村小组通过围竹篱笆等方式建设人畜分离区,全面实现家禽圈养。二是“139”镇街提升项目有效推进,填补了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短板,实施过程得到了广大群众和商铺经营者的鼎力协助和大力支持,仅用了4个月就完成总体进度的90%,再次彰显了“樟市速度和樟市效率”,该项目完成后,将大大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我镇的整体形象和城镇品位。

  存在问题

  基层组织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结构仍不够合理;人居环境虽有改善,但与美丽宜居乡村仍有一段距离。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围绕基层组织建设,高质量完善三个全面升级。结合镇委党校、风度书屋、党员活动室等优质学习平台,精心设计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实现党建教育阵地全面升级。打造支部党建示范带,辐射带动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全面升级。强化头雁队伍、党员干部队伍专业化培养,实现党建促进经济建设能力全面升级。

  二是加大农业招商项目开发,加速樟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协调、引进上市的正邦、新五丰、温氏等大型上市公司,在我镇选址建设现代生猪养殖场。

  三是继续加大城镇整治力度。特别在整治“六乱”上下狠功、出实招,严格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精细化服务,巩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明确、处置及时”的动态监管机制,不断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并打造出具有樟市地方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最美生态小镇。

  四是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庄。在S521樟市段沿线村庄实施“寻回消失的村落—溯源马坝人”白楼村美丽乡村示范片环境提升工程及“樟林流翠、故里果香”美丽乡村示范片提升工程。继续打造芦溪—南约路段沿线风貌整治建设,形成住房风貌整治示范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