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初三化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6篇)

2024-07-21 20:31:37心得体会打印
初三化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6篇) 一、新教材的变化:旧的化学教学大纲将旧教材设定为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四大板块,这四大内容体系像指挥棒一样,使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行为被死死的束缚住了,师生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

  二、理解并实施新课程理念创新与策略

  1、教育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培养学生终生发展为目标,在培养目标价值上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要求来体现。强调学生在学习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了解和体验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学会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例如:在学习“走进化学科学”这一节时,向学生展示化学科学的特点、发展历程、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以及化学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奇美妙和化学科学的无穷魅力,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引领学生关注今后个人的发展与化学科学的关系。经常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更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社会、关注环境、关注能源、关注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他们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2、课堂教学由“以师”为主向“以生”为主转变

  传统教学中,课堂被教师所主宰,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往往是“我听你讲”、“你写我抄”的僵化模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过程由浅入深,顺畅自然。整个过程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是采用学生已学知识引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不断的思考中,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讨论、归纳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3、教学过程由教师“讲述”向学生“探究”转变传统教学是教师的“一言堂”。新课程倡导课堂内容问题化,由教师提供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人、事、社会、自然的真实情境,真正挑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考,实际上是将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样无论对知识的构建,还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都十分有益。教师要引导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将突出的、主要的问题进行探讨,然后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氯气与水反应时,教师先给出自来水可用氯气消毒和自来水不可以养鱼的背景,学生马上会有:(1)氯气通入水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如果是化学变化,氯水中可能有哪些物质?如何判断?(3)氯水中的成分又会有哪些性质?带着许多疑问,通过观察氯水,对氯水进行预测和假设可能有的性质,根据实验探究中所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进行实验设计,通过氯水与镁条、石蕊溶液、硝酸银溶液、红纸条等实验现象,经教师引导,得出氯水的成分以及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所有的问题都是在学生认知冲突中得以解决。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接触到了很多新的观点,明白了我们教学的目的还要使学生更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社会、关注环境、关注能源、关注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他们终生学习奠定基础,使我的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方法得到了升华!

初三化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5

  2X年11月10日,由烟台市教科所组织的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在蓬莱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我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化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在这次活动中,我共听了8节课,分别是初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溶液的某些性质》以及初四的《金属的化学性质》。听课后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个体会。

  1、精彩的导入。在我听的这八节课中,这些老师的导入都非常精彩。有的以谈话导入,有的以视频导入,有的老师的导入也非常有特点,比如说付仙花老师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课时,以童话故事《驮盐的驴》导入,使初三的学生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故事的寓意直抵本节课中心,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精心的设计,一下子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2、在这八节课上,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化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化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比如:在梁丽凤老师实验直接进行,引导学主动参与、探索实践、自主建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

  3、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如于波老师的小组评价机制就很到位,学生兴趣很好。

  4、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电子白板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电子白板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5、重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使学生能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领悟到化学的魅力,感受到化学的乐趣,进而感受生活化学之美。

  总之,听了这些老师的优质课,我从中领略到他们不同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我感到自己和他们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力争上好每一堂课。

初三化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6

  4月27日,临高县九年级化学教师培训在我校举行,上午,由来自琼海嘉积中学海桂学校的李吉麟老师给我们做了《基于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报告。他说现在的课堂教学“重”、“轻”失衡,很多老师只“重”数量,“轻”质量;以及当前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老师的教学设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李吉麟老师建议我们在写教学设计时要标准把握课标的基础上,精准定位学情,标准设计目标。李吉麟并从中考试题透视教学,让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解读教材文字中获取信息,重视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的表格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从实验和活动探究中获取信息。并要善于从试卷分析反思我们的教学。

  听了李老师的报告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改变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引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充分用好教材,选好用好教辅;注意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

  下午,海南侨中陈丽君老师上了一节复习观摩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她以识别真假黄金的问题导入,归纳出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堂练习设计的很好,加深学生对金属性质的理解。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学有所得,也让我深思,怎样把各位教师的教学优点尽快融入自身的课堂教学中,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的有特色、有效益。我将借这次活动的东风,把优秀教师当作追赶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缩短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初三化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7

  20xx年9月25日——9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精品课程《普通化学》的高校师资网络培训。在这里领略了同济大学吴教授的风采,严谨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授课经验、以及独特的授课艺术,让我深受感触,收获很多。

  本次培训以分机构为中心,以班级为团队进行在线讨论,大家分别创建BBS课程论坛、班级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在这里自由的交流,传授课程经验、提供经典教材、理出关键问题、吐露教学心声,在这里大家擦出了教学上的火花。网络的盛行让大家没有了距离,在这里我们可以与大师面对面,与专家面对面,从更深层面理解了普通化学相关内容。同时大家也把各自对本课程的看法也进行了相关的表达和阐述,让我们对本课程有了新的见解。

  我从x年开始给生命科学学院一年级学生讲授《无机化学》这门课程。大一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求知欲也很强。作为一名教师,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感,也有很大的压力,希望能竭尽所能将知识传授给他们,但课后总觉得这堂课效果很差,对课程内容的讲授不够清楚、深入,没有让学生学到很多东西。所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自己教学水平一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