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33篇)
三、“排行榜”诱发竞争。
竞争带来机遇,竞争中个体有所进步,整体有所提高。当学生在班规指引下有序化之后,班级呈现出整齐划一的喜人状况,然而在欣喜之余,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学习呈现争先恐后的局面,还要为班级管理引进源头活水——“班级行为排行榜”评比。对学生的表现按照班规,达到要求者:比如,作业得A一次,上课勇于回答问题一次,积极做卫生一次,被老师,班长表扬一次等发彩星一颗,当彩星满十颗可以在班主任跟前换取红钻一颗,并在每周周五的班会上亲自贴在排行榜显示栏自己名字的后面, 班级各项先进的评选以排行榜的次序为首要条件。我将学生按照性格互补,学习互助,男女搭配合理的原则,将学生编排座位,分为四个大队,每队民主推荐一位队长负责本队的管理工作,本队学生群策群力为本队取了响亮的名字:阳光之梦队,状元队,闪闪红星队。展开组内的评比,组中每位同学的获钻数与本组的先进挂钩,将个人荣誉和本组先进紧密结合,让孩子深深的明白,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本组的支持,组的兴衰与个人息息相关。实行卫生承包责任制,学习纪律评比制,诱发竞争。每周五的班会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刻,穿梭在教师和办公室之间的人络绎不绝,彼此夸耀着兑取的红钻,两眼熠熠生辉。学习遵规守纪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早晨进入教室看到的是孩子忙碌的身影,一改以前等、靠的状态,谁来的早就主动承担组内卫生的打扫工作,都为一个目的,本人的优秀和本组的先进。队长也能利用课外时间主动召开本组学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团队精神,竞争意识普遍高涨。
四、竞聘增添活力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流砥柱。班级工作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班干部的素质。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组建一个结构合理,力量坚强,具有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和敬业精神的班委会,试想,一个懒懒散散,凝聚力不强的,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不硬的班委会,在履行职责是肯定会大打折扣。在班级管理中,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我废除传统的“干部终期制”(一个学生一学期或多学期担任职务不变),建立新型的干部选任考评机制,面对全体学生,实行了竞聘上岗,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竞争的机会,在竞聘演讲之后,学生公投选出班委会成员,教师依据学生情况合理安排职位,明确工作职责,重视班干部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落选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班干部工作进行定期考评,吐故纳新,对每期选出的最佳干部给予奖励,积极热情的肯定中,班干部工作能力逐步增强,俨然成了老师的左膀右臂,班级管理良性化发展。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内学生形成了团结友爱,向善乐学喜好读书的好习惯。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名班主任确实很累,事情很多,很操心,但是,当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双求知的眼睛,当看到学生在自己的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当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学生把自己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家长打电话来说,孩子变了,变的懂事听话了……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
班主任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7
首先,班主任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
一方面要向书本学习,养成读书习惯,终生与书本结成深厚的友谊;另一方面要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只要有强烈的求知意识,有追求自我发展的进取意识,就能胜任班主任工作,成为班级教育管理的专家。
其次,在工作实践中,要充分重视和运用班主任自身人格的教育力量。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于人格的活的源泉。任何规章和纲领,任何人为设置的组织,都不能取代教育事业中的个性……离开教育者人格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那么真正深入到性格的教育是不可能的。”
再次,要养成自我反思的职业习惯。
反思,就是让班主任对日常的教育管理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将所有顺理成章的习惯性做法放在一边,以怀疑、批判的态度去审视习以为常的过程,以积极的心态去分析、提炼管理过程与教育结果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从而作为新一轮班级管理的生成性资源。
第四,科研。
科研兴校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科研意味着探索、创新,班主任要深入地钻研班级教育管理过程的微妙细节,大量地、认真地观察学生和分析学生,把班级作为班主任的实验室,并以所碰到的问题为科研课题,坚持写班主任工作反思手记,把实效性的教育经验落实到文字上。这样既可以激发班主任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又可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理论水平,充分形成合力,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理论问题。
第五,再实践。经过上面四个过程的交错循环,班主任能力和素质会不断提升,班主任在“再实践”的这个环节必定将更加成熟,更加游刃有余。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纷繁复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制度上为每一个班主任教师创设公正、宽容和相互尊重的民主环境,共同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班主任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8
真诚、耐心让我明白了班主任的责任;思考、感悟让我懂得了语文教师的魅力。微笑、交流、放手、阅读促进我与学生共同成长。
一、露出微笑,心灵的释放
一位年轻的雕刻者,技艺精湛,但内心痛苦,阴暗萦绕其身,他去访一位大师,寻求解决之道,大师得知他每日雕刻的都是魔鬼,叮嘱他今后只雕刻天使,一年后,当年轻人再次出现时,已变得神采奕奕,笑容满面,如同祥和的天使。
20xx年,刚从大学校门踏进初中校门的我,却承担起了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双重责任,虽诚惶诚恐,却凭着年少气盛以及干劲十足想要一鸣惊人。正是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我走向了严苛的极端,回顾与第一届孩子们相处的点滴,有一些后悔,严苛多于关怀。孩子们惧怕我,在我面前战战兢兢,他们并不爱这个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想到这些,内心总有些许失落,三年之后,与第二届孩子们的相遇,我尝试改变,多一些微笑,多一些关怀。班级成绩虽不是最好的,但与孩子们的相处却是快乐的,孩子们曾问我,更喜欢哪一届学生。我发自内心的告诉他们,和他们在一起很开心。班里有个有些自恋的男生,总说自己长得帅,当他得知我喜欢霍建华时,就问我,自己帅还是霍建华帅?甚至会很认真的说,如果他考到年级多少名,我可以叫他男神,当时就被孩子的话逗乐了。原来只要改变心态,我就可以看到更多的微笑,听到更多温暖的语言,感受到更多的快乐与幸福。
二、真诚交流,心灵的感动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在我眼里,班规大于一切。班里有两条规矩,我不允许任何学生触碰,一是顶撞老师,二是辱骂同学。
班里有一个男孩子,学习好,脾气好,对他的第一印象还停留在聊天时,他将头靠在了我的肩膀上。可是这个在我看来近乎完美男孩子,却因为数学题的问题与同桌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女孩向我哭诉,男孩辱骂了她以及她的家人,我当时怒火中烧,径直走到他跟前,严厉的呵斥他,男孩一开始并没有承认,但到最后沉默不语,直至在我的面前留下了眼泪,那一刻我的心痛了,我甚至开始后悔自己是不是太冲动了。下午我把孩子约出来,敞开心扉,谈了许久。既有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也有我最在意的东西,以及对他的肯定,最后用调侃的语句结束了我们的对话。你还生老师的气吗?嗯,我还生气。那你准备生气多久,一辈子吗?那倒不会?那下周呢?差不多了。两人会心一笑。晚上孩子在qq上发了一段话给我:我其实一直没说,其实老师,自从您当初在合唱比赛,我弹钢琴准备上场很紧张的时候,您给我了一个拥抱,记忆犹新,那个拥抱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给我的不只是鼓励,所以我直到现在还记得,以后我也会记得。所以,谢谢,真的谢谢每一次的拥抱,给了我很多勇气,与更多的东西,谢谢。
三、放开双手,心灵的思考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课堂,“强势”或者“预设性太强”恐怕就成为最佳答案,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照设计按部就班的进行,就像是设下一个个的陷阱,引导学生进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好课堂的定义就是:安安静静听课,认认真真记笔记。可是当看到死水般沉寂的课堂,当看到孩子们手上拿着笔随时准备记笔记时,我突然感到害怕,担心他们成为只会听话,只会记笔记的机器人,却没有了思考。那一刻,我突然有所醒悟,或许真的该反省与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