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5篇)
这七本账本分别是:政治账、经济账、各意账、亲情账、家庭账、自由账、健康账。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个人修养的人,才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当今,市场经济把每个人都推向市场,利益驱动越来越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面对挫折的乐观程度、情绪控制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都是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许多案例标明,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会逐步淡漠了理想信念和法制观念,在权力关、地位关、金钱关和美色关面前丧失原则,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做出了有悖于原则的事,把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在政治上丧失信念、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堕落腐化,“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金钱,不讲原则”,从而踏上了不归路,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记住人生的七本账,知道事情应该如何谱写进自己的人生账本。
二、规范自己的思想。
在学习讲座上讲了以下四点,这在我将来的工作上,生活上都起到了一定的思想规范作用。 1、任何犯法的事情不能有第一次(门坎效应)
2、运气不是救命的稻草,当你只靠运气而走偏门的时候,最后一定会丢失一些你不可承受的事物。
3、没有企业或公司的负责人,会死保党干部。
4、时刻要保持着对法律的敬畏。
三、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个人权力不受约束是产生腐败的温床。应该看到,当前一些腐败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干部缺乏抵御腐朽思想的能力。因此,建立健全严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的管理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加强对干部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时刻想一想,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及时改进和纠正,不论权力多大,地位多高,都要自觉地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模范执行党的纪律和各顶规章制度,表里如一,做好表率。如果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把自己凌架于党纪国法之上,心存侥幸,铤而走险,顶风犯罪,就必然走到向邪路,成为人民的罪人,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财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篇18
通过观看这部警示片,我们党员干部要更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一切违纪违法行为,自以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自以为靠得牢,没问题的;自以为滴水不漏,可以瞒天过海。殊不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道理。一旦违纪违法,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不论是谁,概莫能外。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共产党员只有,才能真正弄清楚“我们是谁,我们为了谁,我们依靠谁”这几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记得来时路,才能知道为什么而出发。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党员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守道德和纪法底线,规矩做事,清白做人。要算好“三本账”。党员干部要算好人生“三本账”即政治账、经济账和家庭账,始终筑牢拒腐防变第一防线,牢牢把好正确的人身航向,对得起组织,对得起家庭,更对得起自己奋斗的一生。
财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篇19
参观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一股清风正气就迎面扑来。这是一场严肃沉重、无以伦比的现场教学。铁窗、镣铐、懊悔、哭泣,一念之间,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锒铛入狱,抱憾终身,是什么蚕食了他们往昔的理想与执着、曾经的信仰与责任?
边走,边看,边听。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章、一帧帧视频,以人叙事,以案示警,深深撞击着每一个参观者的内心,从步履昂扬、意气风发的领导干部,到白发苍颜、身陷囹圄的阶下囚,沉痛的蜕变之路告诉我们:贪念、贪欲、贪腐,终是一条不归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在人情世故上曾立下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的“四不原则”,如同一面镜子,彰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身作则、严以律己、率先垂范的党性修养与政治觉悟。这种意志和品格,穿越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代,历久弥新,永葆青春,始终值得赓续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身为一名机关干部、基层党员,我们并不总需遥望银河,但依旧需要抬头看天,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是指引方向之“灯”,也是取得胜利之“钥”,一样都不能少。
财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篇20
20__年3月29日,我参加了采购中心的一季度党课,主题为“学史明志,崇廉拒腐”,通过学习我感受深刻,对采购岗位廉洁从业的认知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一、学史鉴今,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以史为鉴,警钟长鸣,党课上的一个个案件警醒自己不可有松口气的想法,切不可自我麻痹、自我放松。
二、克己知止,崇廉拒腐,做廉洁采购人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采购工作是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在采购岗任职更是党组织对我的一种认可与重托,我会珍惜组织给予的机会,克己知止,守住底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忠诚履行职责,做到担当有为、不负期望、不负时光,做廉洁采购人。
财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篇21
在9月16日,竹瓦镇召开的第二十一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动员会上,我和全镇党员干部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坍塌》。影片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的深刻剖析,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树立廉政意识,更要注重自我反思,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警钟长鸣。
一是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影片中反映的田胜辉、方海国等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金钱、官位、名利的诱惑下,放松了学习,动摇了理想信念,导致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的不良信念。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们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党的政策理论,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决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不断增强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是以案为鉴,做到廉洁自律。影片中反映的反面典型案例,让我深刻意识到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发展;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这些反面的案例也警醒我,作为一名乡镇领导干部,思想和行动上应时刻跟党走,要牢牢结合xx大精神,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是接受监督,严守政治纪律。作为一名乡镇领导干部,要时刻提醒自己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身,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我,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并经常自我反思,看看自我有什么不足和缺点,及时加以改善和纠正。同时,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坚决把风气搞正,把作风搞实,按规矩办事,做到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到无论八小时以内,还是八小时以外,都自觉地遵守党纪国法。
德能勤绩廉,廉是基础,失之则一切皆无。作为乡镇党委书记,我要做到心中有底线,行为守红线,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服务中心的思想,常思贪欲之祸,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俭以立德,廉以正身,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廉洁用权、服务中心、真抓实干、创新创优,持续推进竹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财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篇22
通过深入学习中央和省有关领导及董事长关于党风廉政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学习《关于国有企业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我矿《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我作为财务工作者,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时刻不忘清风亮节、廉洁自律,
财务工作者学习廉政准则心得体会。因此,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对财务人员廉政建设工作的体会。
一、清正廉洁须防患于未然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强调了人的意识的反作用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优良的精神文化是指引和约束具体行为的强大动力。反腐倡廉工作一直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深度考验。当前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作风问题、腐败问题已对长期执政的党形成严峻挑战。要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思想根源入手,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和“鞭挞腐败、崇尚廉政”的良好氛围,以文化倡廉、以学习思廉、以警示促廉,使廉洁意识植根于自己的头脑中,牢记“八荣八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增强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贯彻“为民、清廉、务实”的要求,防患于未然,真正从思想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