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开门红营销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1篇)
必须做到“笨功夫+巧心思”。做好个人业务,我们认为必须做到“笨功夫+巧心思”。所谓“笨功夫”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总行的工作部署,无论抓客户开发、抓产品推广、抓平台建设、抓重点业务,还是抓专业管理,都必须扎扎实实地抓细化,抓落地,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所谓“巧心思”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客户第一、服务客户”的核心理念,从了解客户需求入手,在打造服务平台、丰富服务手段、提升服务层次上用心思、下功夫、求实效,千方百计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巧心思”争取在竞争中领先半步,成为赢家。
分行党委认为,要实现打造个人业务特色分行的长期目标,就必须以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个人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以客户为核心,以深化营销机制建设、提供全方位系统性支持为保障,以加快环境与渠道建设、加强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提高产品打市场能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手段,实现个人业务有机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
三、主要工作措施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总行“五个推进、三个确保”的个人业务营销工作部署,从机制、营销、渠道、队伍和服务等方面,在细化措施、提高执行力上狠下功夫,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落实三项机制,加快业务转型
1、全面落实个人业务营销机制
通过SWOT分析,我们发现在个人业务营销机制建设上存在不小差距。招行分行管理团队超过了50人,每家支行从事个人业务的人员达到了40人。做好个人业务,机制建设必须先行。分行始终把不折不扣的落实总行个人业务营销机制建设的各项要求作为打造特色分行的核心保障。我们抓了管理团队建设、营销人员配备和营销规范等方面的机制建设。一是建立了分行“六个团队、一个中心”的组织架构。组建了产品经理和理财经理团队,强化了市场营销职能,落实了个贷审批官制。二是按照支行理财经理、大堂经理、客户经理和助销经理1+2+4+10、特色支行2+3+5+15的个人业务营销人员标准配备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分行个人客户经理达到50人,助销经理116人,大堂经理35人。三是推行了个人业务营销规范。支行层面推广了市场分析规划模板,营销条线将营销规范和销售能力培训相结合,建立了营销规范化流程。
2、实行个人业务发展资源倾斜机制
发展个人业务前期必须要有高投入。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加大了对个人业务的倾斜力度。一是考核权重倾斜。今年个人业务指标综合经营计划考核占比达到了50%。对特色支行加大了储蓄存款、个贷指标,适度降低对公存款指标,统筹考虑利润、付息率和存贷比指标。二是费用配置倾斜。从去年以来个人业务营销专项费用占比超过了分行总盘子的50%。重点加大了对储蓄、个贷、贵宾增值平台和个人业务宣传的专项费用支持。三是贷款、风险资产配置倾斜。一季度在分行贷款额度受限的情况下,通过压缩调整出1.7亿元额度扶持个贷发展。四是人力资源配置倾斜。我们要求今年分行新增编制除新设机构必配的人员外,主要用于一线营销部门,优先支持个人业务特色支行。
3、导入系统性管理与支持机制
实现向零售业务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全面引入系统性管理与支持机制。今年以来,我们着手搭建前、中、后台顺畅、简捷、高效的特色分行建设系统支持平台。一是成立了特色分行建设领导小组,分行一把手担任组长,分管副行长、首席风险官任副组长,负责制定规划、统筹资源、系统推进,明确支行个人业务由一把手专管。二是建立中后台管理保障部门对个人业务支持机制。凡是涉及特色分行建设的重点工作,相关部门都要提出具体措施和完成时效承诺,纳入该部门重点工作考核。三是完善分行对支行个人业务发展的系统性支持机制。要求分行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在人员配备、网点、渠道建设、产品业务培训辅导、科技支撑等方面搭建系统性支持平台,并引入支行对机关的评价体系,由支行对机关、经营管理部门对支持保障部门根据其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季作出评价,严格奖惩。
(二)细分三类客户,搭建营销平台
1、确定目标客户群。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凡是个贷业务做的好的支行,个人业务也全面发展;凡是融入本地主流经济的,个人业务也持续发展;凡是个人业务发展好的,公司和国际业务也均衡发展。之所以发展好,本质就是客户数量多、客户结构好、客户质量高。未来几年与四大行争夺存量和增量市场份额是股份制银行实现突破的必然之举。但四大行强大的网络渠道平台和大中小客户并举的个人业务发展模式是股份制银行不可复制的。我们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客户定位。我们确定了三类客户作为目标客户群体。一是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高端客户群。目标客户群体为私营企业主、大中型企业高管、文体名流。二是年收入6万元以上的价值客户群。主要包括公务员、教师、电力、电信行业从业人员、外企白领。三是卡内留存1千元以上的基础客户群。高端客户重点发展,价值客户批量发展,基础客户兼顾发展,并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差异化营销方案。
2、拓宽营销渠道、搭建营销平台。为找准目标客户群、解决客户来源问题,我们按照总行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的工作部署从分、支行两个层面抓了四个平台建设:一是县域支行建立了批发市场营销平台。重点建立与周边建材批发、外贸服装、钢材市场等专业市场的合作。目前,开发区、胶州、城阳等支行以TPOS业务为切入,开展了规模化合作。二是市区支行建立了特色街营销平台。威海路、山东路等支行以私营业主贷款和商户业务为突破建立了与周边啤酒街、民俗街、酒吧街、美食街等特色街的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分行层面搭建了商会、协会、民营企业协会合作平台。去年以来通过联谊会和推介会建立了与温州、泉州商会、民营企业协会、餐饮协会的联系,开始了业务推荐。四是分行层面搭建证券、保险合作平台,共享客户资源,实现批量开发。与齐鲁证券、招商证券、华夏人寿、中国人寿客户共享、联动营销工作已启动。
3、区分客户群,差异化营销。客户开发计划性差、营销模式单一、服务流程不规范是个人业务营销人员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今年我们重点抓了营销模式的有效转变。一是推进高端客户节点式营销模式。以存量高端客户为节点,按照生意圈、亲属圈、交际圈等维度延展式开发。要求营销人员与客户贴近距离,交成朋友,配合产品经理和理财经理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化服务方案。二是推进价值客户链式营销模式。要求组合营销私营企业主贷款、网银、银行卡。
参加开门红营销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14
20_年12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山西建投建筑产业化办公室组织的市场营销培训。
来自山西建投各园区的20位市场管理人员聚集在一起学习、分享。通过园区培训工作组组长授课、学员总结复习等形式进行,重点培训了《营销的未来》、《招投标管理》等市场营销相关知识。为期一天的培训,时间不长,但是丰富的内容、有趣的形式,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一、丰富的培训内容
这次培训对我们以后的市场工作开展有很强的指导性。
1、找准定位,为企业保驾护航。
开班前,越总别开生面的开班寄语,给我们明确了自我定位。越总强调了市场部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市场人员肩负重任;而后,越总举了《西游记》的生动案例,指出市场人员要做企业和领导身边的“孙悟空”,要为企业保驾护航。
正如越总所言,市场部作为企业的主导部门,对企业发展肩负着责无旁贷的重任,是企业发展的“龙头”,而市场工作人员是市场部的核心。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要明确自我定位,加强自身学习,为公司领导独当一面、为企业保驾护航。
2、强化理论,为市场开发助力。
培训中,李文娟老师的理论培训,使我们受益匪浅。《营销的未来》系统地讲解了营销的过去、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结合装配式建筑市场的情况,从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发展、策划、管理等角度分析,完善了我们的理论架构。《招投标管理》从工作开展的角度,系统地讲解了招投标基本知识、法律体制、应标策略等内容,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体系。
市场营销是近年来的热门课题,随着市场的成熟、竞争的激烈,市场营销理论体系的建立将越发重要,我们要从思想上重视,从理论上完善,从实践中总结,为园区贡献出符合我们装配式建筑的市场开发理论体系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