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心得体会(精选31篇)
要做到战略上藐视对手,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仓中有粮,心里不慌。教师要不断地总结以往的经验教学,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不断地思考以往失误的原因和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逐渐增强自己的信心。新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在碰到具体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应对,不要着急,经验的积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错误,不断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知道,办法总比困难多。经历的失败越多,教师也就成熟地越快,终有一天,你会发现,面对学生的时候,你已经心中有底,可以俯视他们了。
战术上重视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因为你一旦不尊重他们,便会忽视他们,忽视他们的能量和能力,你要犯轻敌的错误,就要吃败仗。要打败对手,首先要尊重对手,这是一条原则。尊重学生,也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他们,凡事以理服人,不要去压制学生。批评也好,表扬也好,务必要让学生心服口服。学生有思想情绪了,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一定要抽时间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千万不要有“小孩子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思想。否则,日积月累,等到学生的问题成为三尺之寒,酿成大错,后悔也就晚了。
战术上重视学生,就是要研究他们。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敌情不明,你如何打仗?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在决定动手做学生工作之前,一定要把情况了解清楚,并作好详细计划,不打无准备之仗。研究学生,还得尊重自然规律,要了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知道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不作违反教育规律的事情。
要做到战术上重视对手,教师必须勤勉,要关心学生,与他们亲近,要知道他们想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要经常参加学生的活动,而不要整天坐办公室里,离学生远远的。对于学生的变化,要及时予以关注,不要忽略学生一丝小小的变化。学生的一些反常的行为,一定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的,不能只看到表面,要挖掘深层的原因,设法打开学生的心锁,解开学生的心结。
对于学生的不良言行,教师要勇于指出来,有些教师,主要是副科教师,碰到学生违反纪律,睁只眼闭只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极端错误的,必然招致学生的轻视和不尊重,最终自食其果。遇到学生做了违反原则的事情,教师应该大义凛然,坚决与学生的不良行为作斗争。这是战略上藐视学生的表现。
学生犯了很大的错误,也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一棍子打死。要怀有宽容之心。要知道,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难免要犯一些错误,这是正常的现象。要相信学生总是向上的,向善的,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出现了反复,不要气馁,要有耐心,要鼓励他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学生的错误都是可爱的错误,现在的调皮大王将来很有可能是和你感情最深的学生。教师的心态要平和,要有主帅的胸怀与气质,这也是战略上藐视学生的表现。
在具体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则要讲究策略,光有大无畏的气概是不够的。教师要精心备课,要精心布置战术,要善于等待时机。教师要深谙因材施教的准则,要重视学生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随机应变,具体情况具体处理,考虑问题要全面,做到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必得手。这是战术上重视学生的表现。
教师要冷静地看待自己的不足,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于不能做的事情,不去勉强做。自己失误或做错的地方,要勇于承认,而不是遮遮掩掩,或千方百计寻找理由。教师对于形势要有清楚地判断,特别是在学生情绪激烈的时候,不妨退一步,避其锋芒,而不是强行压制学生。平时,教师也要善于听取他人尤其是学生的意见,要学会反思,对于师生冲突和矛盾,教师要有承担百分之百责任的勇气,这也是战术上重视学生的表现。
学生毕竟还是可爱的,虽然有时候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对孩子要有爱心,要理解他们。教师看学生的眼光应该是俯视的,这是战略的需要。学生犯的错误,教师不要耿耿于怀,要学会以德报怨,不要跟学生一般计较。对于那些迷失了方向的孩子,还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另一方面,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也要保持高度警惕的头脑。学生的教育工作很重要,不能放任自流,不能轻描淡写,不能无为而治。这也是战术的需要。该执行的规章制度一定要执行,该有的惩罚一定要惩罚,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惩罚小的错误是为了避免他将来犯更大的错误。
战略与战术不是矛盾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常常说“大处着严、小处着手”,这里的大处指的是战略,小处便指的是战术。因此,我们做学生工作时,一方面要高瞻远瞩、胸有成竹,这是战略的体现;一方面也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是战术的要求。什么时候我们将这两方面都做好了,什么时候我们的.工作就进入境界了。
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我们高水平高能力的体现。
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篇28
不知不觉顶岗的时间已经过半了,走上讲台已经两个多月了,对于备课我有一些新的认识。我以前觉得备课没什么用,只是一个形式而已,现在我感觉有时候就想拍电影一样,而备好课就想写好剧本意义昂,课讲得好不好,全看剧本精不精彩。
作为新教师,教学设计应该具备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堂上提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怎么回答,如何板书等。最好是,教师自身的修养比较好,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最后博采众家之长,吸取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或者跟其他老师共同备课,这对新教师把握难点,提高效率都很好。我们要灵活的使用教材,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本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情情况对自己的教材进行灵活的把握。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针对每年出现在考试中重难点把握教学计划,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调整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到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对教材配套练习,教具的自主开发,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本学科的优势,同时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从客观角度分析,,每天一堂课程45分钟的课,即使知识量再小,对于某些好动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难以忍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只有正确的驾驭好课堂语言,用生动的引人入胜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这样教师摈弃了呆板枯燥的课堂,学生获得了生动有趣的知识讲授,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益处的。
另外在授课当中,根据课文的类型,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的穿插一些幽默的小笑话和小故事,可以调节课堂气氛,缓解学生听讲的疲劳感,同时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力。
无论是哪个老师和哪一堂课,都是老师和学生在创造的过程,这此中有老师的教育学生的学,老师的教是重要的教学创造过程,学生的学是再创造中重要的成果环节,只有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精彩的课堂,才能培养出会教学的老师和会听课的学生。这样也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改善学生学习的压力,帮助学生更大的取得进步。
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篇29
近年来,家庭教育被作为一种学科来进行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所必须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下一代是我们的艰巨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它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人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高的地位。的确,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奠定成功人生的基础,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则可能是不幸人生的源头。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对当代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有所了解,管窥之见,略陈如下。
1.过分溺爱,懒散成癖。我们学校是寄宿制,每周双休。学生每周实际在校时间是四天半。我观察发现,有很多家长到校,送零花钱,送菜,用保温桶送“加强餐”,铺被子,带回脏衣服或就在寝室帮孩子洗衣服等等,少则一次,多的甚至天天如此。放假、返校家长接送。假期里,很多家长从不让孩子帮忙干农活。家长对孩子惟命是从,说什么就做什么,要什么就给什么。与此同时,在学生打扫卫生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拿着抹布这里揉揉那里抹抹,把卫生墙或玻璃擦成了花脸。有的学生拿着扫帚随便画圈,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在偌大的清洁区空地上有点不知所措。这些现象反映出,当今某些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大多数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唯恐照顾不周,事无巨细的包办,使得孩子懒散成癖,好逸恶劳,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低下,长此以往,将影响他们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