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精选23篇)

2024-10-10 07:31:09心得体会打印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精选23篇) 为进一步开展好主题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弘扬革命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10月23日下午,学校领导班子、部分党员干部到方山镇党建展览馆、方山寨等地学习参观。....

  虽然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但引漳入林从设想到行动,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了林州人高度一致的支持,立下“大战八十天 引来漳河水”的誓言。我第一次掉了眼泪,没有强烈的吃水、用水的愿望,怎么能够凝聚这样的共识?红旗渠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延长了工期,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但每家每户的付出,每一个刻在石块上的名字,都用自己的血汗兑现了承诺。杨贵书记身先士卒战斗在工地上,直到八十多岁的母亲去世才答应离开工地回家奔丧;工程师吴祖太日夜绘制施工图纸,没来得及见到新婚妻子的最后一面,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有脸吃上红旗渠的水”有人家把十五岁的孩子送上工地,却再也没有等到孩子的归期;……一路泪水涟涟,直到那张万人欢庆红旗渠通水的照片浮现在眼前,感动的泪水化作发自内心的喜悦。真希望自己也生在那时,可以为了一个伟大的梦想奉献和付出,可以在现场分享胜利的喜悦。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红旗渠精神被概括为了十六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后人所传颂,其中的开拓创新最让我震撼。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且不说国家财政只占百分之十五,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举全县之力,光是这一工程中体现出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就足以让人震撼。没有先进的水利测量工具,就发明了用脸盆、板凳和水组合成的测量工具;为了尽快完成四千多米长的通道,从山顶掘了十三口井把两个工作面变成了二十六个工作面;红旗渠长藤结瓜的探索,将这项工程打造成了“引、蓄、提、灌、排、电、景”一体的大型灌区。除此以外,与山西省政府签订的补偿协议被誉为“最早的拆迁补偿”,修渠过程中责任到生产队、到村、到户的做法,与十多年以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能不由衷地说,红旗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太行山上的五部曲。 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靠着红旗渠精神名扬天下的林县儿女们并没有躺在先辈们的成绩上睡大觉,而是奏响了与我国时代发展步伐相一致的五部曲。六十年代,千军万马战太行解决生存问题,七十年代千军万马出太行解决温饱问题,改革时期千军万马富太行解决发展问题,新时代千军万马美太行、福太行,一个与时俱进的林州县向全国人民宣布: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青年洞里的回声。 踏着脚下的青石,扶着两边的栏杆,一路走到青年洞,仰望石壁上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每一个人都举起了右拳,气壮山河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回程,这次活动已经成为过去,红旗渠却成了一座精神丰碑。循着红旗渠精神照耀的大路,心中无比明亮,国运昌盛、四海升平不仅仅是一种愿望,更是铿锵有力的回答:这样的中国梦,算我一份!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4

  从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出来,行走在鄱阳街葱茏的行道树下,迎面而来的是老汉口历经百年风雨洗礼后的安静温婉,街道一旁矗立着一幢庄严肃穆的三层公寓。公寓的门楣牌匾上书写着——八七会议会址。

  走进展厅,名为“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巨型浮雕闯进视野:密布的阴云之下,以毛泽东为中心,几位参会者神情凝重地围坐一起。展厅按照“风云突变”“重大转折”“星火燎原”的历史脉络,还原了1927年共产党人在重重危机之下,寻找到新的道路,完成由*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循着纪念馆的展陈脉络回望,听着纪念馆讲解员讲述那段风云激荡的往事,“白色恐怖”笼罩下的紧张情形似乎穿越时空,大家仿佛就站在八七会议的现场,感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真理的追寻,对初心的坚守和战胜艰难的勇气与力量,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历第一次伟大的转折酝酿而生。

  历史峥嵘、气壮山河,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让我们更加坚信,革命先辈播撒的精神火种,一定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5

  3月19日下午,伊美区人民法院组织40余名党员干警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回忆峥嵘岁月,筑牢政治忠诚。

  红色教育基地陈列展示了中共北满省委旧址,三、六军基地,六军军部遗址、抗联老战士深入密林回访的情景等照片,重现了中华儿女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史实。干警们一边聆听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一边阅读革命文字记载,通过瞻仰革命先烈图片,共同回顾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在苦难中铸就辉煌,在奋斗中创造奇迹,在挫折中重新奋起,在绝境中浴火重生的强大力量,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思想灵魂的洗礼。

  参观结束后,干警们深受洗礼,大家纷纷表示,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要坚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要认真学习革命先烈们对党无比忠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不断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和奋斗不息的革命意志,从中汲取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为伊美区法院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教育基地前厅,党组书记、院长朱科华领誓,全体党员面对鲜红党旗,高举右手、紧握拳头,重温入党誓词。仪式简短,却是一次涤荡心理的精神洗礼。铮铮誓言展现的是坚守司法为民的初心,是保证严格执法的信心,更是打赢这场刀刃向内、正风肃纪攻坚战的决心。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从党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了信仰与意志、目标与方向、宗旨与情怀、成就与警示、勇气与定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铭刻的是过去,启示的是当下,烛照的是未来。我们要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加深理解,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以“最讲政治”的底色、“最能担当”的干劲、“最守规矩”的修养、“成绩”的保单,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6

  近日,准格尔旗第一分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分子参观学习红色教育基地——大口村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全体党员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廉政纪律教育,从而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展馆的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和一份份详实的文献资料,生动地记录和展示了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顽强拼搏的革命思想,让党员们深深的感受了共产党员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以及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感受到了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和他们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大家接受了一次深刻革命传统教育,党员们纷纷表示,要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发扬他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进一步强化党性意识,加强党性锻炼;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践行革命精神,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立足自身岗位,争做优秀的共产党员。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7

  20__年6月4日,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械党支部、医技党支部和脑康党支部一行50余人赴林州红旗渠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怀着对红旗渠的向往和对红旗渠精神的崇敬之情,全体党员首先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林州人数十年的磨砺造就了人工天河--红旗渠,成为世界奇迹,也成就了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我们河南人的一张名片,也是河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丰碑,红旗渠精神曾经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馆里展出的工程模型、修建场景、英雄形象以及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详细地记载着上个世纪60年代林州10万人民苦干10个春秋,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总长1500公里、灌溉区域达50多万亩土地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的英雄事迹。

  随后,大家又前往建设红旗渠时的经典地段分水闸和青年洞实地参观。看着一幕幕真实的即惊险又伟大的工程,大家无不被林县人民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精神所感动。

  这次参观红旗渠活动也是党员的一次特殊的组织生活,在青年洞前,党员同志们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表达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通过参观学习,全体党员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同志们纷纷表示,红旗渠精神虽然是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但它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精神,至今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对于我们新时代的党员,要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高共产党员的凝聚力,把红旗渠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来,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勇于奉献,为医院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