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2篇)

2024-03-16 02:33:43心得体会打印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2篇) 刚接到这个暑假作业的时候,我十分苦恼。因为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校友,并且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另外我家远在辽宁。如果这个作业是在学校期间布置的,我想我会完成的很好。....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如果不好好把握却很容易蹉跎光阴。这次寻访之行确实让我受益良多,写着这些文字,我还在想着校友对我们的忠告,我会牢记在心,并落实到行动上,向校友学习,做一个有贡献的人。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 篇22

  2月16日,我校派出四十余名小记者与数十名教师分头走访众多退休老教师、老领导。非常荣幸,我与李校长、王老师做为一组,采访到了老校长陆学萍,老教师王桂青、常玉春。

  在北园幼儿园,我看到了退休多年却依旧矍铄的陆校长。她还是那么健谈,一见我们一行人,就热情地招呼着“快坐,快坐!”一声声质朴地关怀,让我们感受到这位年近花甲的奶奶慈母般的温情。在交谈中,我了解到,陆奶奶不仅是我校的老校长,而且原本也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那时,学校只是一个四合院,陆校长曾经提着煤油灯在这里艰苦读书学习。说到这,陆奶奶的眼里闪着自豪的光芒。后来,陆校长将我们学校办成省规范学校,她整理了档案,新建了教学楼,用李校长的话说,陆校长真厉害,“一个顶俩”!

  后来,我们又走到了王老师家,那是一位热情好客的老人。一见我们,她就连忙抓起两个苹果塞到我和詹宇轩手上,“吃吧,甜着呢!”起初我俩还不好意思,后来就不推辞,大口吃起来,王老师说:“现在的学生活泼、敢想、敢干,真好!”

  我们采访的最后一站也是最让我激动地是在常老师家,一进门,一幅古朴典雅的书画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参观完常老师的家后,才知道原来每个房间里都挂满了她心爱的收藏。常老虽年近耄耋,但说话的声音却底气很足,可谓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她认为做为教师,要注重师生间情谊,她最反感有的老师的所谓“绝招“——抄课文,请家长。孩子犯了错,教师应该先从自身找原因。在交流中,我了解到常老师总是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学校组织看电影时,她宁可卖废品,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也要让交不起电影票钱的同学看上电影。也许那时的小学课程,还没有思想品德课,但是常老师的一言一行、儒雅气质、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就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最好方式吗?

  结束了这次采访,难忘每一位老教师、老领导。是啊,他们桃李满天下,昨日的努力,换来了今天的成就。只有经历了沧桑的淘洗,才可以去污除沙,绽放出金子般闪亮地光芒啊!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 篇23

  12月12日,我和另外一个小记者——贺维嘉临时接到通知,在唐老师和湖南都市频道记者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沈慧婵姐姐家。听说她现在23岁了,还患了先天性的小儿麻痹症,可是她还是用笑容面对每一天,所以我们想看一看她是怎么做到的。

  到了她们家的房前,我看到了她家的房子:大约只有3、4米高,房顶是用瓦片铺成的,虽然外观简陋,但是房子里面还是整整齐齐的。一进门,我便站在了沈慧婵姐姐的面前,她面带微笑看着我,我便问:“姐姐,你过这样的生活你觉得幸福吗?”姐姐回答道:“我觉得我很幸福,因为我有一个非常慈祥的母亲,还有非常友好的同学,我能和她们一起做手工,一起锻炼、画画、晒太阳,所以我觉得很幸福。”

  不久,沈慧婵姐姐的母亲回来了,都市频道的记者对她的母亲说:“阿姨,你能跟她洗一下头发吗?”阿姨说:“可以。”说完,阿姨便去接水,把沈慧婵姐姐扶到水边,轻轻帮她洗头,生怕姐姐感到不舒服,洗完后,阿姨又帮姐姐吹头发。另一个小记者贺维嘉问:“阿姨,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顾姐姐,您觉得厌倦、辛苦吗?”阿姨热泪盈眶地说到:“厌倦时肯定有的,但是她毕竟是我的亲生女儿啊,我不照顾她谁来照顾她呀。”

  唐老师去帮沈慧婵姐姐拿助走器,沈慧婵姐姐把她细心地打开,轻轻站起来,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走出门后,沈慧婵姐姐吃力地上着楼梯,我和贺维嘉连忙扶着她,记者看到了她的助走器,问:“你这个助走器是被磨穿了吗?”这时我们才发现助走器有两个脚已经被磨穿了,还有两个脚盖子也掉了。记者让姐姐的母亲把她穿过的鞋子拿来看一看,这时我们竟然发现她的鞋子底也被磨穿了。

  我们还去了沈慧婵姐姐的学校,看到了姐姐学习的地方,也看到了许多和姐姐一样身残志坚的同学。

  虽然姐姐身体残疾,但是她却不想平常我们一样娇气,而是坚强地用笑容来面对生活,我希望我以后能像姐姐学习她的坚持不懈、乐观开朗,也希望有更多地好心人来帮助她们,让她们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 篇24

  周日清晨,平时爱睡懒觉的我,早早的从温暖的被窝里起来了。是什么让我这么兴奋呢?是因为今天我们小记者又有任务啦!我们今天采访活动的目标是南后街的一家百年老店“同利肉燕老铺”。

  爸爸很早带我来到了现场,我远远的就看到我的两个同学,我赶紧飞奔过去。我笑着跟她说:“你们怎么比我还积极啊?”过一会儿,其他小记者陆陆续续的来到了集合地点。我们在三坊七巷的入口照完了集体照接着一起大喊:“我们是福建小记者,同利肉燕我们来啦!耶!”

  来到了古香古色的同利肉燕店门前,老板早已等候多时了。只见他一身古代的装扮,笑容可掬的对我们说:“欢迎福建小记者网的小记者们!”店门口摆着一个木架子,架子上面放着一块光滑的砧板。老板向我们介绍:“这是梨木做的,因为只有梨木做的才够硬,经的起千锤百打。”这时有两位师傅向我们演示怎么打肉泥,只见他们有节奏地敲打着,配合十分默契。我们也试着举起木锤打肉泥,感觉好重啊,我体会到原来平时好吃肉燕背后师傅要花这么大功夫。这时老板已经为我们端来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肉燕来了,我迫不及待的品尝起来。哇!真是美味极了,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

  终于到了紧张激动的提问环节了。一个个小记者们排着队轮流向老板提问。有的同学问挑肉燕的技巧,有的同学问您几岁开始学做肉燕等等,老板都一一耐心的回答。终于轮到我提问了,我慢慢的走到老板面前鼓足勇气问:“您好,请问我们福州人为什么逢年过节都要吃肉燕呢?”老板和蔼地说:“由于肉燕加上鸭蛋叫作太平燕。老百姓把好多美好的愿望都揉合到这一碗菜里,所以说这一碗寓意着平安吉祥的菜,是妈妈的味道,这是一碗乡愁的味道。”老板回答完摸着我的头问:“我的回答你满意吗?”我连忙说:“我十分满意,谢谢您。”老板还跟我们讲:“你们将来无论从事任何职业,要认准它,喜欢它并把它做好,你这辈子就很有成就了!”采访过程中不断有老人、年轻人甚至有外国人停下倾听,老板讲到精彩处大家纷纷鼓起掌。

  这次的采访活动太有意义了,不仅加强了我们的表达能力,也锻炼了我们的胆量,真是一举两得,真感谢福建小记者网组织这样的活动!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 篇25

  一束阳光斜射下来,照得地面斑斓一片,更照在同学们欣喜无比的脸上——是的,我们有幸作为刘海粟小学的小记者,在吴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常州人民熟知的化龙巷网站的开创地:新北区太湖路9-1号,以了解化龙巷网站是怎样运营的。

  坐在大巴车上,同学们一路谈笑风生,期盼着快点到达目的地。可到了那后,我心里不由得又感到一丝紧张和惶恐。这时一个身材魁梧的总管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他热情的带着我们参观了整个办公区,20__多平米的现代化工作环境整洁宽敞,就象电视里的白领们工作的地方一样,一格一格的,每个桌上都有一台电脑。他还一一为我们介绍了每个房间的分工,并给我们粗略讲解了整个公司是由记者、技术人员、会计、CEO等120多名员工组成。

  接着我们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一窝蜂的来到最大的那间办公室,开始了我们的小记者采访大记者活动。我和隔壁班的王斌组成一支采访队去采访一位记者姐姐。走上前去,我的心情十分紧张,看着她一脸严肃地对着电脑,更有点忐忑不安,脸涨得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王斌用手肘捅了我一下并轻声说:“快问呀。”我听后鼓足勇气,结结巴巴地开口了:“请……请……请问,您,您在这儿工作多久了?”我想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她回答的特别大声但很亲切:“大概三年左右吧。”看着她那热情洋溢的笑脸。我的紧张感在一刹那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此时,我打消了顾虑,一鼓作气连问了她好几个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回答。使我知道了整个网站是这样经营的:她们每天一上班,先看看网民提供的信息,再让记者去证实,最后编写在网站上,给全常州142万拥有化龙巷账号的网民浏览。网站上还有房产、汽车、婚嫁、母婴、美食、旅游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位阿姨很爱这份工作,只见她电脑的显示屏上两个可爱的包子吉祥物“香香”和“忧忧”每天都在向她微笑。她们公司还有一个响亮的口号:“生活在常州,爱上化龙巷”。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工作人员,我们怎能不爱上化龙巷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