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汇报(精选25篇)
近年来,我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__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主线,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手段,以遏止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为目标,落实安全责任,健全监管体系,深化专项整治,强化依法监管,全市安全生产形势连续三年持续稳步好转,事故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年均下降6.2%、9.17%和16.4%,杜绝了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恶性事故,为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几年来,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充分认识做好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安全生产纳入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统筹把握
对安全工作,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市委书记董绍林要求全市各级党委一定要把安全工作看重、看大、看急;市长马晓林也多次强调:安全生产是“天字”号任务,任何时候都不可大意,不可乐观,不可自满。由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认识高、抓得实,安全工作在我市工作大局中摆上了重要位置。
一是建立市级领导包保责任制。200x年,市委前所未有地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实行市委常委分包县(市)、区安全工作,市政府市长、副市长在管好战线分工工作的同时对安全工作负全责。这种条块结合、市级领导包保安全责任制的建立,扭转了过去由主管市长一人负责、安监部门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大安全”格局。两年来,我市市级领导检查安全工作累计达155人(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128个。二是建立安全例会制度。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302号令的规定,我市从去年起建立了市政府安全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市长、副市长及相关部门参加,专题听取全市安全工作汇报。一年来,我市共召开安全例会6次,通过例会,市政府制定下发了9个政策文件,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人员编制、交通工具、应急预案、责任制考核等重点、难点问题14个,为加强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建立安全目标责任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省政府下达的安全任务和事故控制指标细化、量化,逐一分解到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再由他们分解到乡镇、街道办事处,做到人人有指标、人人有责任,形成了上下结合的安全工作责任网络和制约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县(市)、城区和市直三类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使各签状单位既有较详细的工作任务,又有完成任务的量化标准和时限,有力推动了我市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全面加强各级安全监管机构建设,为促进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步好转提供组织保障
为了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市委、市政府把安全监管机
构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坚持高起点,狠抓“四落实”,完善网络化,建立健全了结构合理、上下贯通的市、县、乡三级安全监管组织体系。
一是坚持高起点,抓好市级安监机构建设。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是在20__年底政府机构改革中组建的。安监局组建之前,市委、市政府就确定了高起点的原则,把安监局列为市政府直属机构,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核定22个行政编制,编制人数的配备目前在全省各地市中占首位。在今年初的部分行政机构改革中,考虑安监局又有新增职能,在全市行政编制进一步压缩的情况下,为市安监局调剂增加了3个行政编制,并挤出资金陆续为安监局配备了两台监察车辆。二是坚持“四落实”,抓好县(市)、区级安监机构建设。我市从20__年开始大力推进县(市)、区级安监机构建设。到当年底,全市所辖6个县(市)、4个城区全部组建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办),而且全部做到了机构、职能、人员编制、监察经费四落实,人员编制在4—10人,工作开展得扎实深入,富有成效,多次在省局会议上介绍经验,进一步强化了全市安全管理工作基础。三是坚持“三到位”,抓好乡镇、社区安监机构建设。在抓好市、县两级安监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我市从去年开始,把重点放到了乡镇、社区安监机构组建上。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乡镇安全机构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把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网络向乡镇、社区延伸,有力推动了乡镇、社区安监机构建设。到今年5月底,我市72.9%的乡镇、办事处组建了安监机构,做到了人员职责到位,装备经费到位,监管工作到位,到今年底,我市乡镇、社区安监机构组建率力争达到90%。
三、着眼于建立完善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部署,市政府把专项整治视为贯穿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过程的长远任务,连续下发了19个政策性文件,明确了各牵头部门的职责任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在煤矿和非煤矿山专项整治中,由主管市长挂帅,相关部门参加,对全市所有煤矿的“一通三防”情况进行了7次大规模的深入排查,全面落实瓦斯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关停、炸毁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各类小煤矿122个,连续三年杜绝了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同时在全国率先推行了非煤矿山安全条件设计工作,认真开展安全条件认证,依法关停、取缔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非煤矿山企业118户,全市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状况有了根本好转。在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中,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全市482户危化品从业单位,从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监管,对156户经营单位进行了安全评价,对23户生产、储存企业进行了安全评估,“两评”率名列全省前茅;对生产、储存、经营和使用单位加强分类指导,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会同工商局严把各类从业单位登记注册前的安全条件审核关,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在道路交通专项整治中,以整治公路行车秩序和事故多发点段为重点,以遏制超员、超载、超速行驶和整治八项违章行为为突破口,加大对各类违章车辆(船舶)的整治力度。近三年来,我市道路交通、水上和铁路路外事故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下降,进一步规范了全市交通安全秩序。在人员密集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中,认真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四停、六清、八到位”的要求,对全市文化娱乐场所、商贸中心、粮食、物资储存场所、学校、医院、幼儿园、宾馆饭店、洗浴中心、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年均组织10次以上拉网式的安全专项检查,三年来,共检查各类场所6786个,整改火灾隐患3426处,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场所148个,杜绝了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在民用爆炸物品和烟花爆竹专项整治中,严格实行了统一购销、统一管理、统一运输,理顺民爆器材和烟花爆竹的流向,实行直管、直供、直销;对全市18个炸药库和烟花爆竹仓库进行全面整顿,逐一落实人防、技防、犬防措施,落实使用环节的领用、清退、登记制度;处理、深埋废旧炸弹16次,合计286枚,防止了涉爆恶性事故的发生。我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多次得到国家和省政府安全检查团(组)的肯定和表扬。
四、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预防性监督监察机制
以颁布实施《安全生产法》为标志,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市政府把建立预防性监督监察的长效机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摆上了重要位置。
一是加大现场监督监察力度。年初以来,全市各级安全监管、消防、建设、交通、技监等部门,围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危化品安全、春冬防安全、节日安全等重点,共组织现场安全监察1100多人(次),发现各种事故隐患1300多处,下达整改指令书1297份,隐患整改率达到98.2%,有效预防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大重、特大隐患整改力度。20__年,我市被省政府确定的省级重大隐患单位的有17户,一般隐患64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隐患,市政府召开了专门会议,责成各位副市长牵头负责整改工作。两年来,全市各级财政和有关单位共投入整改资金2800多万元,到去年底,17户重大隐患、64处一般隐患全部完成整改任务,有效净化了全市的安全环境。三是积极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预案制定工作,率先在全省制定实施了市级预案。目前,我市的市级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已完成了进一步的修订工作,煤矿、危险化学品、消防、道路交通等16个行业预案也已制定完成,同时组织了部分行业预案的应急演练,在现有条件下,为我市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性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