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教育心得体会(通用31篇)
第一,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以严要求高标准来衡量自己,不断给自己施压,主动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活动。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同时,认真做好作业批改和辅导工作。
第二,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在纪律方面,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
其次, 要爱生如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可能是学校中最不容易满足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对周围的人和事容易理想化,而我们又习惯把学生当成“不懂事者”,对他们的声音往往听不见或者不想听,对他们所做的事情往往是不屑一顾,做错了事情不去深入了解就一味的批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受和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我通过做班级联系人,经常与学生沟通,努力地去挖掘,其实就能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闪光点。要把“学生当成人来培养”,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师生之间应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实际上是一种矛盾,处理得好就会像父与子、母与子的关系,但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对立态度。我在今后的教育中,注重把学生当成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习俗,彻底转换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共同发展,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
最后,在爱校如家方面,本人自觉维护学校形象,发扬合作思想,弘扬团队精神。可以说,爱校如家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人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去实施的。
第一,增强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强化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适时对外宣传我们学校,在招生方面也尽心尽力。
第二,增强大局意识。“不谋全局,难以谋一域”,舍小我为大家,舍私利为公利。本着开源节流的精神,不浪费学校的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
第三,增强合作意识。在工作中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以1+1>2的观念,加强团队协作精神,能与学校各部门各专业的教师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师生之间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教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并在服务的同时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句话,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让学生满意的客观需要。愿“爱岗敬业,爱生如子, 爱校如家”成为我们的师表之基,师风之根,师德之魂。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5
今天聆听了季检和钟致雅副主任两位身边优秀典型的先进事迹,令人感动,倍受鼓舞,深受启发。“历史烛照时代,榜样传承精神。”作为一名土生土长、长期工作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的检察人,我更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和苏区优良传统,以榜样为镜、见贤思齐,学习他们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服务人民的崇高情怀,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的务实作风,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以及清正廉洁、无私忘我的高尚情操,并从他们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要永远铭记党恩,对党绝对忠诚;要学习先进典型,传承红色基因;要增强斗争精神,敢于担当履职;要严守法纪底线,永葆清正廉洁。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6
20xx年3月13日,我非常荣幸的在上海杨浦高级中学聆听了全国教育楷模、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于漪老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助理、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副会长谭轶斌老师以及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孙宗良老师的精彩讲座,他们的讲课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长达好几个小时的讲座,听起来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通过学习,我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更使我感受颇多。
一、“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这是于漪老师讲座里的一句话。于漪老师讲了整整两个半小时,竟没有用讲稿,其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无不使大家为之折服。“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当听到于漪老师的这一句话时,我感动于这位耄耋老人对于教育事业的挚爱,感动于这位教育智者宽容博大的精神,感动于这位教育前辈的情意深长的教诲。就在感动中,我也懂得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到孩子的生命质量,课堂教学是育人不是育分,中国教育培养的是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于漪老师就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灯塔,她的讲座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
这是孙宗良老师讲座的题目,他的这一观点拓宽了我们教学的思路,他从一个个的案例入手,让我们意识到了尊重学生学习需要的现实误区,又从一个个的案例分析怎样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我们形成了“学生意识”的教育观。孙老师讲座中提到的对于文本的“变质的‘多元解读’”,我在教学活动中也曾经遇到过,盲目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感受而违背了基本的价值观。听了孙老师的讲座,我豁然开朗,知道了要引领学生把自己的独特体验与文本的价值取向湘融合,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三、“教育关注的并不是成绩第一,而是成绩背后反映的发展趋势”
这是谭轶斌老师的讲座《漫谈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句话。
她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来谈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引领我们了解了国际的评价标准,而从去年上海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取得了“全球第一”的骄人成绩来看,我们不得不佩服上海的教育不愧是走在我国乃至国际教育的前沿。就目前来看,我们的教育还重在关注分数,而有些忽视成绩背后反映的发展趋势。谭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感受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总之,听了三位专家的讲座,作为一位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应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以先进理论作指导,既教书又育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打造有效课堂;遵循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善于反思总结,争取做一名现代型优秀教师。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7
一位英模就是一盏明灯。四位英模手执司法利器,全力维护社会安宁,传递司法温度,在政法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通过学习有以下心得体会:一是要爱岗敬业,深耕细作,以出色的业绩回报组织的信任和培养;二是要保持坚定,面对诱惑始终铭记初心使命,保持公仆本色;三是要守住底线,纪律无小事,时刻紧绷纪律之弦。我将朝着这盏明灯,不断磨砺自己,提升自我,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检察人。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8
观看完《生命重于泰山》的宣传片,打从内心的体会到了,生命安全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生命,因此要格外的珍惜。
人,是当前社会的发展之本,我们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人员的生产,而人的安全是生产的基石,是每个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人,作为每个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具体生产工作的执行者,不管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工作都必须围绕着人来开展的,离开了人,什么事情都将会变得无所事事。在现当今社会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要构筑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在当前社会中,深感身上的责任重大,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保持好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吃苦耐劳的意志风格,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安全生产中要坚持以人为先。
我们要以《安全专题》会为指导思想,要时时刻刻的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重在落实”的方针为安全口号,最近又展开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及培训,在这些培训及教育中的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安全所带来的深刻含义。每个人的安全就意味着责任,每个人的安全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更多地要对别人负责,要对家人负责。我们每个人不管从学习、生活、工作中都要必须要提高个人的安全认识,加强防范,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每个人的责任所在。
岗位上安全生产的难点是在于我们自己身上的,所以每个人的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要从头开始,从学习安全知识,学习法律法规开始,增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安全知识,提高整个社会工作人员对于安全的意识,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