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5篇)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一个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点,就算是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吝啬我们爱,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我们要把这种爱奉献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能感觉到自身的价值,给他们信心和勇气。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26
在生活中其实我常会想爱是什么,它可能无处不在,但是却看不见,也摸不着。自从假期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觉得爱在我心目中更伟大了。
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用一个“爱”字贯穿全文,使人读起来特别亲切,自然。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小学生一个学年的故事。里面的每一篇故事,都充满了友爱亲情,让我特别感动。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3岁的小主人公玛尔可,他不远万里苦苦寻找自己的母亲。他对母亲的那种爱,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每次读到这,我总会鼻头发酸,感动不已。正是小玛尔可的恒心和对母亲的爱,支撑着他走完这几乎不可能的路程,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爱的归宿。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许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坎坷,但是我们应当向玛尔可一样,有一个支撑自己的强大目标和持之以恒的决心,那么就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我也像其他孩子一样,生活在爱的包围中。每次到了饭点,餐桌上那一盘盘可口的饭菜;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老师的帮助与安慰;课间时,一起与同学嬉戏玩耍……它们总是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简称,那就是“爱”。它总是会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人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就像《爱的教育》里,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故事,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念……记录了孩子们在整整一年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似简单,其实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让我感触很深,同时也热泪盈眶。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在指引我怎样做人,让我们在爱的沐浴下努力的向前,快乐的成长。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27
《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于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这是一部日记体小说,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除了但丁那部著名的《神曲》,多少华章,尚不及这部小书对无数人的益处。
《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这是一部献给九岁到十三岁小学生的书,内容新颖,情节感人至深。凡是读过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是无可争议的"爱"的典范。它所激荡的情节无不使人流下动情的泪水。
每一篇故事都以一个“爱”字为话题,作品中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
其中“灾难”这篇文章最令我敬佩。叙述了一个叫洛佩谛的学生,上学时在街上看见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在路上摔倒了。此时,有一辆马车向他驶来,于是洛佩谛大胆地跳了过去,把他拖救出来。不料自己的脚被车子轧伤了。大家都称赞洛佩谛是个勇敢的孩子。我被这个孩子惊人的举动所感动,也许他很天真,不知道自己过去以后,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也许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冲上前去,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自己却受了伤。这种学生之爱,是所有爱中最淳朴、天真的爱。
“纳利的保护人”这篇短文最令我感动,看的时候,我潸然泪下。驼背的纳利,身体小而弱,经常被人捉弄。但为了不使母亲伤心,常独自哭泣。有一次,弗朗蒂欺负他,卡罗纳把弗朗蒂打得狼狈不堪,从此再也没有人欺负纳利,卡罗纳成了他的保护人。纳利的母亲很感激卡罗纳,并将项链送给卡罗纳。
也许他和我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才会给我带来如此大的触动。我也经常一个独自哭泣,也许因为我对被欺负的纳利感到同情,更对卡罗纳的正义感到敬佩。虽然这只一个小小的故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又有谁注意到,这些精神都需要“爱”来浇灌。 故事中的每篇短文都看似平凡,但是有着超强的魅力。夏沔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啊,老师的形象之所以高大,那是因为老师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是充满爱的,没有爱,我们如何进步,没有爱,我们如何学会做人,没有爱,我们如何成长。
《爱的教育》一书中就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关注。欣赏。品位。思考。引导他们用爱心与每一个人对话。此书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们接受,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者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学习范本。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28
这段时间学校在搞蓓蕾读书工程,我也参与了其中,买了一本师生版的《爱的教育》,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爱的教育》这本书很值得一看,尤其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本书更值得我们去读,去学习。《爱的教育》的作者是意大利亚米契斯,他创作了许多反映教育教学的作品。
在《爱的教育》这本书里,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生活中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他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精神和情感。这些小故事,通过孩子叙事的形式表述出来,让人感觉特别熟悉与亲切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些日记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长,都是孩子在读书期间每天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孩子只是很简单的将这些学习过程,教育过程如实地记叙着,但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可以表达很多的内涵。因为我们读者看到小学生将他眼中的老师的教育方法,老师对学生的爱、关心,对学生的帮助,以及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友爱的情感用一些记叙性的文章记录下来,将一些简单的情感表达其中,小学生虽小,但却能深刻感受到老师“爱的教育”感受好与坏,感受爱与憎恶,这一切复杂的感受通过这一篇篇日记表达出来,传达给我们读者,引起我们读者的一些思考,让我们读者能切身体会“爱的教育”,感受“童言无忌”。
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爱的教育并非易事,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去爱学生?怎样充分运用爱的教育“法宝”?我认为:
第一、老师对成绩低下学生要有一颗无私的爱心和善心。
因为我们的成绩低下的学生,由于进入民办院校,一些人瞧不起他们,更不用说关心爱护他们,理解尊重他们了。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当作朋友。对成绩低下学生的同情和理解,是爱他们的重要表现。我对那些因学习智力特别差的成绩低下学生总是给于特别的关心爱护;对那些违犯纪律而抬不起头、受到责罚而陷入孤立的学生给予同情;对那些因失败产生心理挫折的学生给予同情;对那些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感到低人一等的学生给予同情。我们的教育学首先是人学;而教育者首先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对学生没有同情心,决不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所以,我认为,教师更应该对成绩低下学生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这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在生活细节上关心爱护成绩低下学生。
关怀学生是教师的教育素养和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我们要关怀我们的学生,这关怀不止局限于对学生物质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关心,更重要的是关怀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的未来。我们用要心灵来认识自己的学生,感受他们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动机、体会他们的欢乐和忧愁、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而《爱的教育》正是老师把对学生的爱与关心体现在教育教学中的点滴小事情上,才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看了这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我能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照顾每一个成绩低下学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从而激起他们刻苦学习,自立自强的精神。在我曾经执教过学生里,有一个非常调皮的成绩低下学生,父母对他的一切很淡漠,甚至不管不问的。
这个孩子从小仇视一切,无论是谁和他说话,他都不理睬。以前我对他的教育只是严厉的批评,他很少服从老师的教育。但是,我的一个很平常的爱的举动却改变了他。他上课不再故意捣乱,学习肯努力了,成绩逐渐上升。这让我深刻地感悟到:从前我的严厉批评,我的多次说服教育,都没有改变他的行为,都没有使他转变,而仅仅是老师一次爱的行动,却彻底地改变了一个学生,可见,教师在生活中实际的、真心的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却让一个差生迅速转变。《爱的教育》这本书,它对教育的影响很大,是改变教育方式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