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通用35篇)
还有一些建议,如“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与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利用传统节日和民间庆典的机会,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等等,每一个都很详细、具体,与其说《指南》是是写给教育者的,不如说更多的是写给家长的,因为教育决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真正有效的教育更需要家园携手,合作共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老师。但往往我们不懂得专业的幼儿教育,而是凭借个人经验、传统做法、或是一些从书本上学到的内容对孩子进行教育,更多时间是在摸索,《指南》中的每一方面、每一条建议都是非常具体,详细的,对于我们这些不够专业的家长来说,可操作性非常强,不仅可以通过“学习与发展目标”清晰的了解到孩子每一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更可以按照每个阶段的“教育建议”来辅导孩子,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给到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与培养。
对家长来说,真的应该再早一些看到并学习这本《指南》,才能尽早的改变自己不科学的理念,改进教育孩子的做法。之前我还跟邱老师说,学习了《指南》我都不好意思说了,自己的教育和《指南》相距甚远,做得太不够。《指南》里的这些教育建议(而不是硬性规定),相当于一个个“温馨小提示”,将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落实养育孩子的实践行为,做了详细的指引。
虽然,我的孩子离指南的目标和建议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相信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在《指南》的指引下,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会日益向着明亮那方远行,也会为孩子将来的生存与发展乃至人生理想,打造牢固的基础。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孩子的专业老师和家长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 篇25
近段时间我学习了这本书,《指南》中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发展目标与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让我更深层次的了解了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和呵护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在很多的方面需要反思。
《指南》中提到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因而,不要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进行比较。说实话孩子与孩子之间进行比较在大多数的家长中都出现过。我也是其中的一员,看到别的孩子乖巧懂事就不自觉的进行比较了,但是周末的一件事令我触动很大。我的孩子在吃饭方面一直是很令人头疼的,因此,我总是想尽各种方法让他多吃饭。今天,中午饭做好了,我说晓晓吃饭了,而他却一直在玩,看到这样我就生气了和他说,你看你的好朋友孟会博比你高,吃饭肯定比你棒,那样妈妈就喜欢他。没想到的是听完这些孩子走到我的面前委屈的和我说:“妈妈,我爱你,你别不喜欢我。”听到这些我就不自然的想到了他爸爸说过的那句话“我们爱孩子,要充分的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指南》还提到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脱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这一点我的感触颇深,刘林晓现在自己的主动性以及自己的动手能力就很差,究其原因就是在家时我们代替他做的就很多,于是我们现在都在培养他自己动手能力,记得有一次孩子回家告诉我说:“妈妈我在学校不脱衣服,”我就问他问什么呀?他告诉我说:“因为我不会叠衣服啊!” 我们两个人当晚就决定教他学叠衣服,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叠裤子,到第二天晚上就又教他叠褂子也很快就学会了。现在叠的像模像样了。就是不知道在学校现在自己的动手能力可以吗?从这一点我们发现任何孩子都有自己的潜力,但得需要我们去挖掘。我们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肯定能做的很好的。 很感谢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哪一个地方做的不好,那个地方有着怎样的准则判断自己孩子的对与错。因此,在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中去学会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 篇26
最近这段时间在网上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我受益匪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如何引导孩子,培养孩子,以及影响孩子说的都很彻底,从各个方面都对老师的工作有很好的引导性作用,也有很强的指向性,让我们年轻的老师知道如何从每个细节上去看待每个领域的教学问题,以及从各个方面了解孩子,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我学习到了幼师应该认清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一切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幼儿为主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幼儿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有学习和发展目标、教学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和发展目标针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说的很具体。使得我知道如何更好的开展平时的工作以及对孩子的观察引导。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实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幼儿学习和未来发展的一个质量,未来孩子的发展好与坏,对于孩子的现在学习教育是很有影响的。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深刻体会到了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老师,我们的教学目标很多时候都集中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而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重的是教学目的的达成、幼儿的参与度、掌握知识的学习程度等等。在学习了这次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我经常想,也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我总感觉,在教学上给孩子们的不单单是教学内容本身,还有很多对孩子发展的延伸教育,我想这就是学习的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无形有形的影响孩子。现在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我更加明白,我们作为老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指导老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
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我想,我应该要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育精神记在心里,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以孩子为中心,培养孩子。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能让我更加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挑战自己的教学思路,以更好的工作来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 篇27
最近,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学习《指南》,我深刻体会到:《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首先,作为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成人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更好。我们要杜绝“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比如,现在很多家长想看到的就是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会唱多少的歌曲,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做比较,根本没有结合自己孩子身上的长处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只看到人家孩子的优点,埋怨自己孩子的不足。很多家长出于攀比心理,迫使自己的孩子去学钢琴、学跳舞、学英语„„,孩子最珍贵的儿童时期就这样在“学”中流失。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指南》目的是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超前教育的问题,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地发展。
其次,我们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指南》的建议非常清晰,具体,能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年龄特点,联系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给予了很全面的建议,让我们知道不同阶段的孩子需要什么,他们能力的范围。这样老师了解清楚后,不仅在学习和游戏中给予支持,在孩子的操作材料上也会体现出层次,使老师们有了更多的方向。当然,我们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促进幼儿意识、情感和身体发展,又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