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大学生思想汇报(通用31篇)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面临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党中央在世纪伊始就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早日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始终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最大愿望。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搞建设,经济发展成为了全党工作的核心。
还记得梁启超早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新一代大社会实践,缩小与社会的距离,深入了解民生,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关心和服务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遵循社会主义新风尚,弘扬正气,充分发挥一名党员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大学生党员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后备军。
祖国的繁荣强盛掌握在我们手中,为了实现国家振兴,增强国力以促进全球和平稳定发展,我们要始终保持先进性,以一名优秀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承担起作为一名党员应尽责任。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日期:xx年x月x日
2025年5月大学生思想汇报 篇7
敬爱的XX学院党支部:
您好!
前段时间团推优开展了以“端正入党动机”为主题的党小组谈话,这是我第三次面临入党动机这个问题。由此,我进行了深刻的自省,我为什么入党?又是什么让我从大一递交入党申请书一步步坚持走到现在?
大学三年,随着阅历和感受的不断丰富,对于入党一事我也有了不同的认识。大一的我属于“盲从型”“荣誉型”,看着同学们都交了入党申请书,又觉得党员是一个很光荣的称号,试一下没什么不好,于是我也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大二,我还是每月写着思想汇报,由于团推优没推上停下来了,我更多的是旁观、是思考:做好事、为别人服务就一定要成为党员吗?我爸教育我要做好人,我妈经常跟我说的是人不要怕吃亏,我自认为我没有违背他们,作为普通人,我也一样可以为别人服务;到了大三也就是现在,对于入党,我多了一份责任与坚持,因为这是我一开始的选择。
这是我在谈话前的心理状态,但这次谈话让我自省与自我批评。谈话中,针对我的发言,党员同志提问我公益组织与共产党的区别,让我知道了党员为人民服务与公益组织行为乃至普通人做好事是不同的,相比于其他组织的自发性,它更具组织纪律性,它不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来要求和规范党员,更重要的是党员经过长时期的学习与锻造,是思想觉悟高的群体,能更好地去为人民服务。这令我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觉悟还有待提高,入党动机还不够端正。
端正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我们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有持久不衰的动力,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更加自觉的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端正了入党动机,我们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克服前进路上的挫折与困难。
接下来,我会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更加端正入党动机。同时,我会抱着“主观服务他人,客观成就自己”的观念,加强实践锻炼,以提高党性修养。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日期:xx年x月x日
2025年5月大学生思想汇报 篇8
尊敬的党组织:
今年七、八月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如南海争端事件、里约奥运会、暑假实习等,把炎炎夏日装扮成一年中最多姿多彩的岁月。作为一个党员我不仅从自身角度出发,观察周围发生的事,也从更高的角度关心国家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在每一件事情上我都有一些个人的观点与看法。下面我将结合这些事件,谈谈我个人的认识,也向党组织汇报我近期的思想动态。
汇报如下:
南海问题,寸土必争
随着南海作为战略性要地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南海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大国或地区集团出于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积极扩大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染指南海地区事务,力图使南海问题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首先是美国,其对南海的控制欲望不断加强。其次是日本,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其对日本海上石油运输生命线也至关重要。印度为了实现其地区霸权的战略目标,加强了同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过的军事联系,试图扩大对南海问题的发言权。此外,澳大利亚以及某些欧盟大国,也以“南海航行权”关系到其国家利益为由,表示“不能对其视而不见”。这些大国插手南海事务,削弱中国、浑水摸鱼的意图十分明显。
解决南海争端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加以解决。加强中国与东盟有关各国的经济合作、军事交流、民间外交,都有利于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些东南亚国家政局不稳,他们通过引起领土争端,来转移国内视线的坑女性也随之加大,我国不能掉以轻心。随人我国不愿意事态进一步恶化,但加强中国海军建设,特别是建设一支具有地区威慑力的现代化海军已成为了当务之急,这是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