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义务教育标准心得体会(精选34篇)
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脱离语言文字的实践来谈核心素养的培育,就如同空中楼阁。
2024义务教育标准心得体会 篇15
不知不觉间,新课程标准培训已经接近尾声,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我获益匪浅,感触颇深。李老师精辟独到的分析使我对《义教课标》有了新的认识,对于一些以前无暇思考也无从思考的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龚老师细致地给我们讲解英语教材修订的变化,通过对比使我们对新老教材有了全新的了解。而陈老师那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更是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课堂的艺术。我要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我的教学生活中,将新的课程标准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血液中去。新教材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改变。那么如何有效实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明确目标
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改变英语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呢?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
4、创造性运用教材。
5、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三、做好教学反思并体会到其作用。
教学反思是指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省和批评,并进行处理思考的过程。教师通过对教学的反思,形成自我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理性思考,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深刻变革的目标。在教学中除了课前认真备课、写出教案和顺利完成任务外,课后认真反思,及时回顾和总结每一节课的心得体会,写出教学日记,记录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是教学进行教学反思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总而言之,我要感谢这次的培训,它给了我们同行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只有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将成为我今后一段时间需要不断温习和感悟的资料,我也会“将新课程标准融入在自己的教学血液里”。
2024义务教育标准心得体会 篇16
当今社会的日益进步和科学文化的飞速发展,致使整个社会对知识的需求空前急切。电视上的一条公益性广告更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深度思考:新的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我想这是否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呢?对于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如何将提升教育质量落到实处,我就自己多年工作中的一点体会,来浅谈如何提升教育质量。
我认为:要提升教育质量,需要老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在这三者当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对教学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教师素质”这一公式表明: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
一、教师的意识要提高。
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力。当今社会发展飞速,文化多元,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如何能够进行相应的教育,使学生能够较好的发展是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问题,其次要把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看成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教师本人才能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博览群书,真正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漫漫一生,学习一生,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读书学习,在具体的工作中认真实践,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己,以不断创新的精神更好的进行有效教学。
二、有效的班级管理
好成绩的得来离不开一支好的团队,所以一个好的班集体、凝聚力强的班级、有上进心的班级、成绩会越来越棒。班主任教师要想方设法把班级管理好,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与教学实施过程中处于兵头将尾的位置。我们应放下架子,关注学生,努力做学生的朋友,做他们身边的“头领”;同时,了解学校领导下达的各项决策,布置班级各项事宜,做好中间媒介工作。
三、构建高效课堂模式
20xx年我接到现在这个班级,主要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入手,狠抓常规训练。多表扬,及时鼓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课堂。两年多了,现在班风不错,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有点进步。我很想多辅导一下70分以下的同学,但不知从哪挤时间,觉得有点困惑。对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家长说我太善良了,不舍得打他们。在具体的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1、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材必须简洁、有可操作性,要适合本班学生,利于全体学生接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后进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对于我们农村教师来说还是很有利的。我们班级20人,属于小班化教学,一堂新课下来,我做到了课堂提问无死角。我想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是关注我的。
2、注重课堂评价。
多表扬学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同时要注意培养那些内向,胆小孩子的自信心。记得本学期一节数学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授完新课后,我找学生用“不可能”来说一下生活中的现象。朱瀚清同学举手了,(他是这学期刚转入本班的一名学生,他来的第一天,其父亲就和我说:“俺家这孩子,从汉语拼音开始就没学好,我也不指望他有多大出息,能多学一点知识就行了。”)今天,他举手了使我的眼睛一亮,我把机会给了他。没想到他是这样回答的“我考试不可能考一百分。”我当时心里想,这孩子还真有自知之明。但是我没有这样去说他,我微笑着,又充满信心的对他说:“你可能考一百的,完全有可能的。”没想到我的一句鼓励,给孩子带来了莫大的自信。从此,朱瀚清不再内向了,学习积极性也高了。特别是数学成绩,我每做一次测试,都帮他分析错误原因,及时鼓励他,令我惊喜的是一次数学测试,他居然考了89分。从他的身上我收获了正确教育的快乐,更使我坚信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信念。只要我们多一份耐心,多一份期待,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相信孩子们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欣喜。
3、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我始终认为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尤其是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它是指培养学生做作业时的良好心态。双休日的作业,每次我都让学生做好两天的学习计划,然后按计划完成作业。我认为这样做更有利于孩子们的长远发展。
四、家校合作。
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目前,农村部分学生父母一方或双方较多时间外出打工,从而对学生的关心、关怀不够,这些学生的心理有一些变化,如果仅仅班主任一方面的教育略显不足。所以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耐心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以利于孩子的终身发展。
总之,现代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取得一个装知识的袋囊,而是从多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我相信:只要有志于此,长期实践,就会运用自如,坚持下去,就会变难为易,变苦为乐,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