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24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一期观后感(精选35篇)

2024-06-12 21:55:39心得体会打印
2024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一期观后感(精选35篇) 借着超高标准高水平的20__主持人大赛开播,来康康19年前CCTV主持人大赛金奖获得者撒贝宁的精彩表现吧曾经是意气风发自信飞扬的49号选手现在是大气从容睿智幽默的大赛主持人一段当年的评委评价:“当年主持人大赛给评委规定,所有的选手分....

  面对以“家乡的味道”为题材的90秒即兴考核,她也能快速理清思路,从食之味延伸出浓浓的思乡之情。除了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李莎旻子展现出来的真诚与热情更是极富感染力,让康辉和董卿给出“近乎完美”的高评价。

2024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一期观后感 篇31

  网友看得超过瘾,把选手之间的PK称之为神仙打架:即兴主持开口就是满分作文、申论素材;主持人大赛提供了那么多涨知识的机会。网友们不由感叹,别人张口就是满分作文,而我只会惊呆在电视前,满脑全是浆糊。你可知道,一个主持人台上所展示的专业度,背后拼的是深厚的知识储备。旁征博引数不胜数,诗词歌赋信手拈来,这是日复一日的积累与扎根。

  然而最大赢家还是董卿女神,她因点评一针见血,犀利又温柔,再次被送上热搜!

  听董卿讲话,委实是一种享受。她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专业、真诚与知性。主持人应具备的技巧、情感、美德等等,董卿总能在各方面给出最专业的点评。

  不仅如此,她每次在节目中出现,都因出口成章、谈吐不凡备受瞩目,不愧为国民女神!也正如董卿点评的那样,“一切学问都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

2024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一期观后感 篇32

  第一期播了也有一段时间了,今天终于抽出时间看了!看完之后只想大喊,这到底是什么神仙专场。大赛赛制简单,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三分钟自我展示,第二个环节九十自我展示。为了不剧透,我就挑我印象深刻的部分讲。首先大赛的节奏真的是看过同类型节目中最快的了,四分钟就开始正式比赛,三人之后进入赛点,没有故事直接淘汰!

  以下不是全部赛手(顺序是个人观点,跟节目组有出入)

  龚凡

  其实她不是专业主持人,是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理工女学霸。整个风格别出心裁,自己写代码,其实观众的反应是不可控的。但是她表现的很成功。控场能力max

  姚轶滨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位选手三分钟自我展示的部分我觉得是最自然的,故事与个人联系很自然

  迟茜

  才24岁,还是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她,遗憾的是没有晋级,但是这个小姐姐绝对展示了极高的职业素养,关键是还只是研究生啊!小姐姐未来可期。

  赵思衡

  “充电两小时,通话五分钟,通往成功的路总在施工中”“他们可能是小龙虾,但也有可能是龙虾小时候”绝对是个合格的段子手,但是投机取巧也有点明显。不过有很强的个人风格,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选手

  李莎旻子

  看之前不知道是湖南台的主持人,看完之后有点遗憾,个人觉得这是一位被高估的选手,三分钟自我展示很聒噪,动作也很多。是唯一一位想让人快进的选手。

2024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一期观后感 篇33

  当然主持人光鲜亮丽的光环还是吸引了6000多的报名参赛者,而能够进入复赛的也多半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传媒工作者,或者具有高学历的在校大学生,不难看出,主持人对文化修养的要求在逐年递增,而一直强调的主持人亮丽的外形似乎却在减弱。于此同时,有一些参赛选手,从事的是老师、记者等的职业,在比赛的过程中还是从专业的角度上制约了其前进的脚步,而另一些以朗诵和娱乐见长的选手似乎

  也走得较艰难。从比赛的设置可以开出,选综合类的选手往往都比新闻类的选手多,他们认为在综合类的题型当中发挥得余地更大,展示的空间更多,而新闻则更需要良好的新闻视角、知识的储备、分析与整合的能力和新闻感,比如选择新闻类型的28号选手王鹏和18号选手顾国宁,都以新闻见长,并在后来的比赛中表现其实力。  从比赛当中,我还是深刻的体会到两点。“说别人的话和说自己的话”,“说别人的话”其实也就是对稿件的处理和播读能力,从复赛看出,基本功还是制约了很多选手的发展。在拿到稿件的时候,如何把别人的话转为

  自己的话,如何让它融汇贯通消化成自己内在的观点,将其复述于大众并规范标准的播报出来。评委在点评的时候也向选手提问到“近些年,很多主持人越来越不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其实基本功对主持人和播音员还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就是“说自己的话",顾名思义也就是主持人自己的文化底蕴,这对于选手是否走的远,能否展示其个人修养和风格的建立都至关重要,很多选手在播读稿件上可以驾轻就熟或者说是游刃有余,有的都过于油腻,但是主持人要不断加强个人修养的提升和自己剖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胸有成竹,才能出口成章,例如夺得最后冠军的36号选手王宁,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  其实,能进入最后总决赛的选手都实力不凡。其中,拿过金话

  筒奖杯现任广东卫视的主持人28选手王鹏,其扎实的基本功和多年的实战经验还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18号顾国宁绝对的这次比赛的一匹黑马,其10年的农村的考察经验,让他能够在比赛更从容的表现自己,更多了一份人文关怀。总决赛的比赛设置首先是直播现场,考察的是选手们的临场反应和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这个环节当中王宁以及时调动现场观众互动,夺得了高分。而在第二环节中,王宁又从温润、平实和珍惜的角度,把青花瓷、自行车和稻田串联在一起,提炼出对生命、文化的思考,立意深远表意清晰。而在最后一个环节中,由于28

  选手王鹏的外语水平的制约,这个老师您在文章也提到了,考察的还是选手的综合能力,我就不多说。  王宁的夺冠,其实还是给我们可供学习的地方。之前我就是在央视三套看过她主持的文化节目,所以对主持人对文化的要求较高,而王宁又是一位善于思考总结的选手,所以在比赛中表现的从容淡定而又另人深思。而她在比赛中的模拟主持的环节视频,现在也是在网上广为流传。从《地下铁》到一对夫妻的故事,都让我们在匆忙的城市生活当中,放下脚步,仔细思考我们人生的意义。有时候,我更觉得她不像是在比赛,而是在传承,在

  表达她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  对于大三的我们来说,更应打好自己的基本功,这是一把利器,是主持人和播音员拿在手上武器,然后不断地提升自我,增强自我的综合能力,现场报道、文艺作品演播、主持人的访谈、稿件的播读、英语呀等等等等,最后把“别人的话”说的好,把“自己的话”说的漂亮!

2024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一期观后感 篇34

  经过层层选拔

  从数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全国60强

  将在这个主持界的顶级舞台上接受考验

  60名选手将分为新闻类和文艺类两组进行角逐

  见证他们为梦发声的

  有担任大赛主持人的撒贝宁

  作为点评嘉宾的康辉、董卿

  以及17位专业评审

  和面向全国观众招募的“在线大众评审”

  作为专业评审团成员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表示:

  “今天的舞台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精彩,

  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2024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一期观后感 篇35

  康辉老师,十分精彩。有点有面,真诚直率。

  不止一针见血地抓住痛点,而且还给出十分具体的建议,让人豁然开朗。这样精准的点评,是专业+实践的积累,无论是选手还是观众,都会觉得十分受用。

  简单讲,主持人比赛,比的是“主持技能”,不是播音水平,更不是朗读大赛。

  鉴于很多朗诵朗读爱好者喜欢在录制音频的时候自称“主播”,在这里,我想简单强调一下,播音、主持和主播这三个概念的不同。

  简单理解,播音是在读别人的话;主持是在说自己的话。

  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播音的有声语言样态是“播”,或“读”,对字音的准确特别重视;而主持需要自己思考、自己组织语言,有声语言样态是“说”,其实可以有一点“演”,字音方面不如播音员细致。

  比如选手李莎旻子的主持状态,讲故事绘声绘色,有自己的特点,就比较倾向于“演”了。但我个人觉得,她演的成分有点多,如果再控制一些,主持人的身份体现得更明晰一些,分数应该更高。

  顾名思义,做播音工作的,就是“播音员”,做主持工作的,就是“主持人”。而融合了二者特点的“主持人型的播音员”,才叫“主播”。

  比如本次比赛中,康辉老师的几次点评,有点有面,精准凝练,让人折服。显然这是“主播”的职业素养在背后支撑;还有当年主持《南京零距离》的孟非,经常在没有稿子情况下,口若悬河、条理分明的大段评述……

文章评论